“瘦子菌”实锤!AKK菌让代谢指标提升42.42%!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02 20:00 1

摘要:AKK菌首个被发现的疣微菌门,也是人体肠道天然存在的有益菌,仅占肠道菌群的3%-5%;由于Akk菌能在肠道粘液层中生长,联合效用广大,能直接作用宿主免疫、代谢、炎症等多项重要生理功能。

连续补充12周的AKK菌可以让代谢指标提升42.42%!

你是不是觉得有点夸张,让我们一起来探究真相

这篇文章将会和你分享

AKK菌首个被发现的疣微菌门,也是人体肠道天然存在的有益菌,仅占肠道菌群的3%-5%;由于Akk菌能在肠道粘液层中生长,联合效用广大,能直接作用宿主免疫、代谢、炎症等多项重要生理功能。

我们可以形象的把它比喻“肠道原住菌”,专门啃你肠壁上的‘黏液保护层’。听起来吓人?别怕!它其实边吃边刺激杯状细胞分泌新鲜黏液,相当于免费给肠道做‘深度保洁’,让有害菌没地方扎根。

2021年6月韩国国立首尔大学的团队在《自然·微生物》杂志上发表Akk菌改善宿主肥胖和葡萄糖稳态作用机制的重要研究成果

该研究揭露了Akk菌双向调节的关键,AKK菌分泌的P9蛋白能刺激GLP-1受体来调控胰岛素水平,维稳血糖;延缓胃排空,通过中枢性的食欲抑制达到减重效果,并降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

2019 年 7 月《Nature Medicine》刊发了一项针对超重/肥胖/胰岛素抵抗的志愿者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试点研究;40 人入组,32 人完成试验。

研究发现,连续 12 周补充 10¹⁰ CFU 的 Akkermansia muciniphila(简称 AKK),受试者胰岛素敏感性直接提高 42.42 %,血 LDL-C 下降 8.6 %,炎症因子 IL-6 下降 36 %。

参考文献

Supplementation with Akkermansia muciniphila in overweight and obese human volunteers: a proof-of-concept exploratory study | Nature Medicine

AKK菌(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之所以被称为“长寿菌”,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一系列严谨的动物实验、人群研究和机制验证,具体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1. 百岁老人肠道中“专属富集”

2023年《Cell》子刊研究对160位百岁老人、112位高龄老人及47位成年人进行肠道菌群分析,发现百岁老人肠道中的AKK菌丰度显著高于其他人群。这种“长寿人群特异性富集”现象,是AKK菌被冠以“长寿菌”称号的最直接证据

✅2. 动物实验证实:可延长寿命10%以上

2019年《Nature Medicine》发表研究:向早衰小鼠补充AKK菌后,其平均寿命延长13.5%,最长寿命延长9%2025年最新研究进一步确认,AKK菌可使秀丽隐杆线虫寿命延长10.6%,并显著改善其运动能力机制路径具体作用抗炎抗衰减少“肠漏”,降低血液中促炎因子(如LPS),抑制“炎症性衰老”(inflammaging)。修复肠道屏障刺激杯状细胞分泌新黏蛋白,使肠道黏液层增厚20%-30%,强化物理屏障。代谢优化激活AMPK通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糖脂代谢——代谢健康是延缓衰老的核心。

AKK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与其他常见益生菌(如双歧杆菌、乳酸菌等)相比,有以下几个关键区别:

AKK菌是唯一一种以肠道黏液层中的“黏蛋白”为唯一碳源的益生菌。普通益生菌(如乳酸菌、双歧杆菌)主要依赖膳食纤维或糖类发酵产生短链脂肪酸(如丁酸、乳酸)。AKK菌定植于肠上皮与黏液层交界处,直接作用于肠道屏障,影响全身代谢。传统益生菌多定植于肠腔内容物中,作用更偏向局部肠道调节。功能维度AKK菌普通益生菌代谢调节激活AMPK通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减重作用较弱抗炎抗衰通过Amuc_1100蛋白降低炎症、延缓衰老效果较局限情绪调节提升多巴胺水平,改善焦虑抑郁效果不显著

4.生存条件更苛刻:

AKK菌专性厌氧菌,对氧气极度敏感,生产、储存、运输难度大。普通益生菌如乳酸菌可在微氧环境甚至空气中存活,商业化更成熟。AKK菌的**巴氏灭活菌(后生元)**在减重、控糖、抗炎等方面,效果比活菌更稳定、显著传统益生菌仍普遍遵循“活菌更有效”的原则。

在2019年《Nature Medicine》发表的AKK菌临床试验中显示,志愿者服用后耐受性良好且没有任何副作用。且AKK菌灭活避免了活菌带来的感染风险,适用性和安全性更高。如免疫力缺陷人群,腹泻、肠炎等肠道敏感人群都能安心服用!

如果你不知道你肠道AKK菌情况,可以做一个肠道菌群检测,进行针对性的补充。

来源:注册营养师ivy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