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补国内外空白!成都华微发布全自研ADC芯片,可用于无人机等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02 20:15 2

摘要:根据成都华微介绍,HWD12B40GA4型ADC芯片是一款4通道、分辨率12位、采样速率40GSPS的多通道高速高精度射频直采ADC,是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

9月2日消息,成都华微发布公告,公司研发的4通道12位40G 高速高精度射频直采ADC(模数转换器)于近日成功发布。

根据成都华微介绍,HWD12B40GA4型ADC芯片是一款4通道、分辨率12位、采样速率40GSPS的多通道高速高精度射频直采ADC,是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

该芯片是成都华微在公司已有的多通道高速高精度ADC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采样速率、带宽等技术指标,填补了国内外同类型产品的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技术水平。

芯片采用全自主正向设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突破了多通道射频直采ADC架构设计、高线性度动态放大器、低抖动时钟等关键技术,相关创新技术申请了多项国内外发明专利。全部流片、封装工艺基于国内厂商,生产加工及供货可控。

据悉,目前该芯片具有高集成度、高性能、高可靠性的特点,支持KU波段射频直采,可广泛用于雷达、商业卫星、电子对抗、无线通信、高端仪器仪表、无人机等多个领域,未来应用前景广阔。目前该款芯片已向部分客户进行送样并已有意向订单。

成都华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成都华微”),成立于2000年3月,源于国家“909”集成电路专项工程,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资委管理的央业)旗下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控股企业。

成都华微主要从事特种集成电路,公司产品涵盖数字集成电路产品和模拟集成电路产品,其中数字集成电路包含了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CPLD/SoPC/RF-FPGA)、MCU/SoC/SIP 系统级芯片、存储器等,模拟集成电路包含了模数/数模转换器(AD/DA)芯片、接口和驱动电路、电源管理等,同时为客户提供ASIC/SoC系统芯片级解决方案。

自“十一五”以来,公司连续承接多项FPGA、ADC、SoC方面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目前国内少数几家同时承接数字和模拟集成电路国家重大专项的企业。此外,公司已形成了一系列核心技术成果,整体技术储备处于特种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第一梯队。

目前公司最先进的奇衍系列为采用28nm制程7000万门级的FPGA产品,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达到同类水平,技术成熟度达到CRL6。同样的,从流片、封装、测试全部都是国内产业链。

与此同时,成都华微也加速推进布局前沿技术。

2025年3月,成都华微与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各自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及机器人领域的核心技术优势,共同推进智能机器人核心部件的国产化研发与应用落地。

6月11日,成都华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华微”)正式发布全自主正向设计4通道12位高速高精度A/D转换器,该款产品的各项核心指标全面超越国内外产品,实现了射频直采高速ADC芯片的技术新突破,定义了国产高速高精度ADC的行业新标杆,该产品广泛应用于相控阵雷达、无线通信、高端仪器仪表、电子DK等领域,吸引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8月12日,成都华微又公告发布全新32位RISC-V超低功耗MCU。该产品凭借超低功耗设计以及高效率高可靠性,可广泛应用于超轻量化场景,如机器人、可穿戴设备、AI眼镜、物联网设备、脑机接口等。据介绍,该款MCU支持自主硬件架构+国产鸿蒙操作系统,国产自主底层硬件+国产自主底层软件双轮驱动。

成都华微于2024年2月7日在科创板上市,也是当年四川首家上市的公司。

2025年9月2日收盘,股价上涨7.54%至49.49元/股,总市值为315.18亿。

8月28日晚间,成都华微发布的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显示,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55亿元,同比增长26.9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72.05万元,同比下降51.26%;基本每股收益为0.06元。

数据显示,上半年成都华微的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例高达28.27%,较上年同期显著提升。

公司28nm工艺的2.5亿门级FPGA进入工程验证阶段;10位128GSPS超高速ADC/DAC芯片完成流片,采样速率与国际头部企业持平;面向5G通信的零中频射频收发机HWD9361进入量产准备,填补了国产化空白;智能异构SoC芯片实现16TOPS算力,并在无人机、机器人等场景落地验证等等。

关于业绩变化,成都华微在公告中表示,营业收入变动的原因系报告期内行业竞争加剧,部分产品价格降低,导致毛利率下降。除此之外,公司为应对技术迭代与市场拓展需求,加大研发投入及市场推广力度,使得期间费用同比增幅较大。

来源:卓乎科技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