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 年我孤儿入伍,在连队当上士买菜磨豆腐生豆芽,3 年后我出名?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2 13:05 2

摘要:76 年开春,火车站的风还带着冰碴子,我攥着区里给的介绍信,站台上的广播正播着《东方红》。那年我十九,户口本上 "家庭成员" 一栏永远空着,街坊说部队是铁打的营盘,总比在巷口蹭饭强。

76 年开春,火车站的风还带着冰碴子,我攥着区里给的介绍信,站台上的广播正播着《东方红》。那年我十九,户口本上 "家庭成员" 一栏永远空着,街坊说部队是铁打的营盘,总比在巷口蹭饭强。

接兵的王班长拍我后背时,我差点把帆布包捏变形。"孤儿?" 他嗓门跟火车汽笛似的,"到了连队就是到家,先给你分个好差事。"

新兵连三个月,我被子叠得跟砖块似的,五公里越野总落在中间。可轮到帮厨,我眼睛亮得很 —— 大师傅切菜我递刀,烧火时我蹲灶前添柴,夜里还偷偷把伙房的水缸挑满。指导员看在眼里,下连时拍板:"李建国,去当上士,管买菜。"

上士不算官,可全连一百多张嘴的吃喝都攥在手里。第一次跟着老上士去菜市场,他教我捏黄瓜要掐蒂看水分,买猪肉得翻过来瞅膘厚,"咱连队补助少,一分钱得掰成两半花。"

月底对账,我发现菜钱总超支。琢磨了三夜,我揣着算盘蹲菜市场角落,看菜农把蔫了的青菜往筐底塞。第二天起,我专等散市前半小时去,三毛钱能买一筐带泥的萝卜,回来削掉蔫叶,炖萝卜汤照样香。连长喝第一口就咂嘴:"建国这萝卜,炖出肉味儿了。"

可光靠省不行。那年头副食品紧张,战士们训练完,端着清汤寡水的菜总唉声叹气。我夜里睡不着,摸黑翻炊事班的旧报纸,看到豆腐能补钙,心里咯噔一下 —— 菜市场的豆腐贵,咱不能自己做?

找老乡借的石磨有半人高,我凌晨四点就起来泡黄豆。头回磨浆,手被磨盘碾出红印子,豆浆里还混着石渣。煮开时扑了满灶台,我急得用抹布去堵,结果烫得直甩手。大师傅被吵醒,蹲旁边看了半晌:"傻小子,火得用温的,浆得滤三遍。"

第七回试做,豆腐总算成型了。嫩得跟水豆腐似的,撒点盐就能当菜。早自习时,战士们看到菜盆里的白豆腐,筷子抢得叮当响。二排长老王边吃边抹嘴:"建国,你这手艺能开豆腐坊了。"

做上豆腐,我又盯上了豆芽。菜市场的豆芽又细又长,看着就没劲儿。我找文书要了本《蔬菜栽培》,在伙房后墙根搭了个小棚子。绿豆泡得发涨,铺在竹筐里,早晚各浇三遍温水,还得用棉被捂着。

头批豆芽长了黄毛,我蹲棚子跟前掉眼泪。通信员路过,塞给我半包红糖:"俺娘说,发豆芽加点糖长得旺。" 我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思撒了点,三天后掀开棉被,豆芽白胖得跟胖小子似的,根须短得几乎看不见。

那天中午,醋溜豆芽端上桌,战士们吃得直舔盘子。指导员夹着豆芽问:"建国,你这豆芽咋比人家的胖?" 我挠着头说:"多浇水,勤翻身,跟侍弄咱连队的兵似的。"

日子跟石磨似的转得快。我买菜时能把价格讲到一分钱,磨豆腐的手艺练得闭着眼都能滤浆,生的豆芽除了给连队吃,还能分给附近的家属院。有回团长来视察,喝了碗豆腐脑,指着我说:"这兵是块好料,把伙房管成聚宝盆了。"

第三年开春,军区报纸的记者来了。他蹲在豆腐坊看我推磨,又跟着去菜市场看我跟菜农讨价还价。见我掏出小本子记着 "今日白菜三分,萝卜二分五",记者直乐:"李建国,你这账比会计还细。"

登报那天,全连敲锣打鼓的。报纸上的照片里,我穿着沾着豆浆的围裙,手里捧着刚出锅的豆腐,笑得露出两排牙。指导员在大会上说:"建国同志把买菜当事业干,这就是咱解放军的精气神!"

后来我才知道,那篇报道让不少连队都学我们搞起了 "小作坊"。有回出差路过邻县部队,炊事班长拉着我看他们的豆芽棚:"李建国,你这法子真管用,战士们都说伙食比以前强十倍。"

现在想起那三年,石磨转动的吱呀声还在耳边响。其实我哪懂什么诀窍,不过是想着,咱连队就是家,得让家里人吃好点,吃饱点。

感谢鉴赏,多谢关注

[注:本文为虚构故事,旨在展现一种生活态度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并非真实事件。]

来源:高冷暖阳Hw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