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香遇普洱”周末市民文化讲座 打造“小而精、小而美”社科普及志愿服务品牌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2 19:21 2

摘要: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去年以来,普洱市紧贴人民群众需求,健全“四个机制”,坚持打造“香遇普洱”周末市民文化讲座“小而美、小而精”工作品牌,线上线下常态化开展社科普及志愿服务,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普及社会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弘扬人文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去年以来,普洱市紧贴人民群众需求,健全“四个机制”,坚持打造“香遇普洱”周末市民文化讲座“小而美、小而精”工作品牌,线上线下常态化开展社科普及志愿服务,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普及社会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弘扬人文精神,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着力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健全工作机制。印发《关于开展好“香遇普洱”周末市民文化讲座文化志愿服务的通知》,对讲座进行系统谋划和部署,每周末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开展志愿服务讲座。健全联席会议机制,成立由市社科联、市文联牵头,市融媒体中心、市文旅局、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和部分社科专家组成联席会议机制,紧密结合党中央关于文化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对科普选题、内容等进行策划并作出系统安排,明确职责分工合作,共同做好主题策划、专家协调、活动组织、宣传报道等工作。

健全需求对接机制。采取活动现场问卷调查、调研走访、座谈、公布电话邮箱等方式,采集市民群众需求信息,征选和精心安排选题,作出针对性安排,提升社科普及的精准度。加强与市内外高校、企业、社会团体、文艺机构、社科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的协调对接,动员他们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系统建立100余人的专家库和涵盖党的创新理论、红色经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法律法规以及普洱茶文化、咖啡文化和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普洱特色文化的社科普及课题库,向社会进行系统发布。依托联席会议机制,听取专家和市民群众对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建议,不断改进提升活动质效,努力把科普做到市民群众心坎上。

健全宣传推广机制。一是健全线上发布机制。市融媒体中心通过制作短视频宣传片、精美海报等,在普洱发布、普洱融媒等平台对讲座进行发布,对每期讲座精彩内容制作30秒至60秒的短视频进行展播;建立成员单位、社区参与的微信矩阵,对相关信息进行联合推送,扩大覆盖面;一年多来,新华网、云南网、澎湃新闻等对周末文化讲座等活动进行报到。二是建立线下宣传推广机制。在市文化中心固定位置长期展示周末市民文化讲座举办信息;有针对性通过发函或电话邀请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社区、社团组织参与;市文化和旅游局加强与旅游公司、文化企业的对接,积极向游客推送活动信息,引导外地游客积极参与,讲座现场经常有来自北京、东北、四川、广西等全国各地的游客参与。

建立融合发展机制。整合各级各相关部门、各社团组织的专家和文化讲座信息,加强审核把关,对符合条件的积极协调纳入“香遇普洱”周末市民文化讲座文化志愿服务整体活动,引导社会力量参加公共文化志愿服务。围绕讲座主题,有机嵌入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景迈山申遗成功一周年、“我们的节日”等展览展示以及全民阅读、文明实践、新书和研究成果发布、优秀传统文化文创产品发布展示等活动,拓展讲座形式,增强讲座吸引力和感染力。

2024年3月至2025年6月,“香遇普洱”周末市民文化讲座已开展65场次,60余位各类社科专家与市民群众面对讲授、交流互动,线下累计签到参与6500余人次,线上点击率累计30万+。

讲座不仅为社科专家直接走进群众、服务市民群众搭建了平台,更为市民群众送上了高质量的优质文化大餐,为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自信,助推普洱旅游城市和文化强市建设凝聚了奋进力量。

图文来源: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