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接下来的话就很艺术了。梁文锋说,一个人能在任何领域做到全国顶尖,都不应该辜负这份天分,而罗老师“靠嘴吃饭”的天赋早已是全国顶尖。
1
罗永浩在B站新开了一个视频播客节目,叫《罗永浩的十字路口》,作为最新的创业尝试。
据说,这是受到了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的影响。
原来在6月的时候,梁文锋对他发出了灵魂之问:“你为什么非要做科技?”
接下来的话就很艺术了。梁文锋说,一个人能在任何领域做到全国顶尖,都不应该辜负这份天分,而罗老师“靠嘴吃饭”的天赋早已是全国顶尖。
大家知道,罗永浩做科技产品是有执念的,手机、APP、电子烟、VR、人工智能助手……众多赛道挨个试,不光做一个扑一个,甚至在他闯入之后,整个行业都开始往下走。如此玄学,让罗老师喜提“行业冥灯”的称号。
相反,为了还清造手机时的欠债,罗永浩“耍嘴皮子”直播卖货,却实实在在大获成功,上演了一出还债6亿的“真还传”。虽然被跟他反目的紫辉投资郑刚揭底,说他夸大还债数目,但罗永浩靠直播赚到大钱,应是不争的事实。
广大吃瓜群众都能看出来,罗永浩应该不是做科技产品的料,专心“靠嘴吃饭”才是正道。但是这种话传不到他的耳朵里,就算传到了,以他的性格也一定不会听。
也只有梁文锋这样一流的科学家与企业家,有资格当面对他语重心长进行劝诫。这就相当于全国最有名的大夫开出的诊断,你还能有啥好怀疑的?
这回,罗永浩应该是听进去了,于是有了这次视频领域的重新出发。
与此同时,知道罗老师不会来了,很多行业终于松了一口气,放下了悬着很久的心。
但是,陶叔在看完第一期节目——长达近4小时对李想的专访——之后,产生了预感:不好!大概率还要扑!
不是嘉宾李想的表现不好。相反,他非常真诚,掏出了大量个人成长与创办企业的故事,对自己也做了很深入的剖析。特别是提到在理想汽车生死一线之时,美团王兴伸出了援手,李想泪洒当场。
在节目中嘉宾真情流露,这是主持人很有功力的证明,看过央视朱军节目的观众们都知道。
但是,陶叔却依然觉得节目味道不对,走偏了。
播放数据也印证了我的判断。8月19日李想的第一期是250多万,26日何小鹏则是120多万,最新一期专访脱口秀演员何广智,放出9小时后是20多万。
这在B站只不过是比较大一点Up主的成绩,明显配不上罗永浩的咖位。
难道罗老师连“靠嘴吃饭”都不灵了?
2
实际上,罗永浩职业生涯遭遇过的所有挫折,归根结底用两个字就可以概括:“错位”——他的主观意愿总是和客观现实不一致。
这毛病从新东方时期就开始了。
罗永浩怨恨俞敏洪人尽皆知,去年东方甄选与董宇辉内讧时,他跳得最欢。
在直播间给全国观众,上演了马(屁精)老师给铁(公鸡)老师拍掌的名场面。
为什么恨意如此之深,20多年都不能化解呢?
因为罗永浩觉得俞敏洪太抠门,对不起创业期那帮老师的付出,所以要骂臭铁老师。
这事要说俞敏洪不对,太资本家,也能说得过去。但是,站在老俞的角度,他的新东方本来就不是为了那些讲课老师办的。他们再厉害,也不过是招来的员工罢了。
俞敏洪又不是于东来,没那个觉悟把白花花的银子都散给穷人。
陶叔之前在说董宇辉的那篇文章里,对老俞做过分析,这人的圈子很小,很封闭。
最初创业时,他拉着徐小平、王强一起干,拉天下、分天下就是那几个兄弟,后来再开放了少数几个分校校长入圈。
等到功成名就上层次了,人家交往的都是政商大佬,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一般人,他哪看得上。
对于普通员工,他可以很和气很照顾,但从来没想过要平起平坐,他的胸怀没那么大。以至于董宇辉快速崛起,让他很不适应,最终是“庙小供不起大菩萨”,礼送出境了。
现在的董宇辉无法让他接纳,以前的罗永浩同样如此。
罗永浩认为俞敏洪该如何如何,对不起,一个AM,一个FM,大家不同频道啊。
原本错位的缘分早就尽了,老去纠缠又有什么意义?
3
虽然闹得很不愉快,但老俞是个讲究人,后来不管罗永浩说什么,都当没听见。
而罗永浩也真有本事,凭借“老罗语录”成了初代网红,创办“牛博网”跻身互联网新贵圈。
当他决定要创业做锤子手机时,已经积累了足够的能量,一大帮朋友真金白银投钱支持。
后来失败的故事,大家都清楚,就不多说了。
值得反思的是失败的原因,在罗永浩与李想对谈时,无意中给抖落出来了。
还是因为“错位”。
第一个错位,罗永浩自认为惊天动地足够颠覆性的“亮点”,对行业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
他对李想说,想不通为什么当时各大手机厂都会去抄苹果的外观,抄的还是那么丑的设计,自己偏不。果然,发布会现场锤粉疯狂地爱了,自己也很有感慨,忍不住流下来。
看到没?过去这么多年,罗永浩心心念念最在乎的,还是手机的外观!
做科技产品的,不强调技术含量,难怪他发布锤子T1时,会说出“4G网络不重要,3G就够用了”的话。说他是科技“门外汉”,做手机“野路子”,“自我感动”,并不过分。
而在李想谈到自己从互联网转战汽车赛道时,第一个要找的是供应链专家,罗永浩的反应是“我一开始完全没概念”“我做手机的时候,这块吃了巨大的苦头”。
李想说的另一件事,更是出乎罗永浩意料。理想汽车因为体量小,厂商即使答应排期,却偷偷换成给别家生产。他们的人就躺到生产线上撒泼打滚,硬是把零件给抢了下来。
锤子手机同样出现过“产能地狱”,罗永浩此时的反应却是:“这样激烈的事没经历过”。
这说明什么?手机生产上的事,罗永浩完全交给别人去处理,即使知道出了大事,他也根本没全力以赴去解决!
当初放出豪言“我不是为了输赢,我就是认真”,真正开始做事,他的认真只在抠外观细节,专注提升几个APP的体验感。
做硬件,无论如何得先生产出来吧。生产不出来,客户用不上,吹再多牛逼有啥用?
这一点,李想懂,罗永浩没想到。
所以,锤子手机的失败,与罗永浩用“做软件的思维去做硬件”的认知错位,绝对脱不了关系。
另一个错位,更加要命。投资人想要的,不是罗永浩想给的。
投资人想要什么?无非是投资回报。罗永浩想干什么?他是真以为自己能颠覆手机行业!
收购苹果的狂言,当然是营销话术,但在罗永浩看来,其他家生产的都是什么玩意,自己搞出来几款牛逼产品,站稳脚跟简直不要太轻松。
这种信心满满,一旦遇到产能难题、技术劣势、舆论风暴,很快就暴露出准备不足,应对上惊慌失措,乱成一团。
不能说这个过程中,罗永浩没有做出过改变,但他进步的速度明显跟不上形势的需要。
在那场TNT灾难似的发布会上,罗永浩满头大汗喊着“李姐万岁”时,锤子手机的覆亡已成定局。
投资人亏了钱,就不可能有什么好脸,之后必然是破产清算、卖身还债,挤出最后一滴可用价值。那时什么雄心壮志,再高明的语言艺术,都成了屁。
没看上罗永浩的老俞,起码给了他展现才华的第一个舞台。把他捧上天的投资人,在发财梦破之后,恨不得把他踩进泥底。
理想与现实错位造成的后果,罗永浩感受到了,后面再创业,无论如何也不敢起那么高的调了。
4
说了这么多,该回到罗永浩的新节目上了。
为什么陶叔敢判断要扑?因为他又犯了老毛病——错位。
在节目介绍里,罗永浩写的是“我会和各界大牛聊科技、人文、世界、时代、男女、爹青,以及人生所有的十字路口”。
不难猜出,他认为自己的优势在于请得到“各界大牛”,再加上无与伦比的口才,必定能激发出很多不一样的东西。
咋一看没毛病,根子上却错了。
他忘了自己的来时路了!
当年“老罗语录”为什么大火?因为他倾泻出了一名北漂,在面对各种不顺与不公时的极度愤懑与挣扎。最吸引粉丝的地方,是他对权威的解构,那种如野草般顽强的叛逆感,让人听得畅快至极。
去年他阴阳铁老师,直播间数据立马飙到爆炸,正是因为粉丝们喜欢看他扒头面人物的不堪,欢呼那个熟悉的“老罗”又回来了!
可在与“大牛”的对谈中,我们看到的是谁?
一个侃侃而谈企业管理,不经意间炫耀百万豪车品味的成功人士。
这种疏远感、陌生感油然而生,言谈举止散发出的老登味更是让人不适。
说白了,罗永浩的粉丝绝大多数是为生活奔波的牛马,底色是被压榨后的愤怒与叛逆。
他们视罗永浩为嘴替,要看的是为大家出头,对那些高高在上贵物们公开处刑,由此激发出精神复仇的快感。
罗永浩与大牛们对谈,推广成功学,自认是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但是,对于广大粉丝,真有那么重要吗?
要看成功人士商业互吹,铁老师的《老俞闲谈》不香吗?
老罗现在跟他最厌恶的铁老师,还有什么区别?
粉丝们愿意为罗永浩的锤子手机买单,因为他高举“认真”二字心法,最能引起广泛的共鸣。
认真,努力,拼搏,成功——直白的逻辑,清晰的路径,由此而形成的信仰,拥有无数信徒。就算罗永浩挑战现实撞得粉碎,却丝毫不会损害他的形象,反而因为殉道的悲壮一举“封圣”。
那些背后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平台、资源、机会……过于复杂,更非普通人所能企及。
现在不是十几二十年前了,哪来的那么多吊丝逆袭的神话。
罗永浩对粉丝循循善诱,你看要做企业,就得这样这样再那样,像在精心烹制一席海鲜大餐,却根本看不到粉丝们眼中的失望。他们期待的是烧烤盖饭,大火爆炒,你那些玩意,不解饱,不对味。
同样的错误,太多人犯过了。
宁浩拍《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大火,与刘德华合作的《红毯先生》大扑街;冯小刚作为贺岁片开山鼻祖,近年来再难激起一点水花。
因为他们以前的电影讲的是小人物的挣扎,现在却喋喋不休小圈子文艺贵族的那点破事。他们自以为扬名立万的本事是风趣幽默,特别会抖机灵,丝毫没意识到观众热捧的是情感认同,把他们当成了自己人!
说白了,脱离群众,不接地气了。
罗永浩同样变了,他不清楚自己的群众基础是什么,更不知道粉丝们想看什么,大家早就不是同一类人了。
当然,事情也不是无法挽回。
就算已经阶层跃迁,他还是可以“假装”跟粉丝在一起,节目还可以改好。
关键要改掉另一个毛病——他凡是要认真做的事,都一意孤行,把自己的认知硬往上套,最后套不上给玩崩掉。
相反,只要打定主意,就是奔着赚钱去的,他都很听劝,客观上尊重了规律,事情就能干成。
直播带货就是这种“无心插柳”的成功案例。
第一场直播时手忙脚乱,不了解领优惠券,没看懂商品文案。
最大的翻车,是罗永浩把极米投影仪,说成了“坚果”,足足说了15分钟,直接给对手打广告去了。
意识到错误,罗老师有些慌了,向品牌方和观众道歉,90度鞠躬,露出秃掉的头皮。
你看,他就没有多大的热情干这事,但是心疼这份“委曲求全”的粉丝们,硬是把他捧了起来。
同样的道理,罗永浩真要把播客做起来,就得把做人生导师的那套想法收敛起来,踏踏实实回到粉丝中来,装也得装出来。
粉丝想看什么,就弄什么。
比如,有两个现成的选题。
一个是联系一下铁老师,上演世纪大和解。或许铁老师不一定愿意搭理,那就找王自如。小王最近不太如意,也缺流量,估计能一拍即合。
挣钱嘛,生意,不寒碜!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说到了点子上,不妨点个关注,并请一键三连。
来源:跟陶叔一起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