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参加《中华砚文化汇典》座谈会,让我感概良多,用八个字概括,就是共襄盛举同品甘饴,就是说我们大家共同努力进行了编典的伟大工程,今天终于可以一起品尝甘甜的果实。
共襄盛举 同品甘饴
今天参加《中华砚文化汇典》座谈会,让我感概良多,用八个字概括,就是共襄盛举同品甘饴,就是说我们大家共同努力进行了编典的伟大工程,今天终于可以一起品尝甘甜的果实。
砚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其和笔、墨、纸一起,传承和记录了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
自古以来,用砚、爱砚、藏砚、读砚者众多,而综合历史、文化、社会以及地质等门类的知识进行研究的却很少,乃至近现代,随着摄影和印刷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有关砚的书籍、画册时有出现,但形单影只,真正客观、公正、全面、系统的介绍中国砚台的书也不多,一些书中还存在着谬误和讹传,这些都严重阻碍了砚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怀着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为了贯彻党中央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刘红军创会会长和会里其他领导一起确定了办展、建馆、编典三大战略方针,决定编撰《中华砚文化汇典》,而我有幸被选为“砚种分卷”的主编。负责9本书的编撰工作。
说实在的,让我担任这个主编,我真是诚惶诚恐,大家知道我一不是砚学专家,二不是砚雕大师,用我儿子的话说我就是一个热爱砚台退了休的老头。好在十多年来,在刘红军创会会长和会里其他领导的亲切关怀、大力支持下,自己明确了方向,增强了信心,在会里阴巍、孙德勇等工作人员的热情帮助和紧密配合下,自己平添了力量,提高了效率,特别是刘克唐、胡中泰、柳新祥、王玉明、刘祖林、罗春明、李俊林、邹洪利、张翔等老师在编写过程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努力,数个寒暑,几次增删,以翔实的资料,丰富的内容,严谨的考证,精准的论述,流畅的文笔以及华美的图片,交出了具有权威性、学术性和可读性的高水平书稿,为“砚种分卷”的成功出版奠定了坚实可靠的基础,两个出版社更是精心编排设计、审核核对,使分卷成功出版。应该说他们是“砚种分卷”9本书真正的功臣,我也要在这里向他们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当然,受各种条件的制约,正式出版的这9本书中也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甚至是谬误。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新的考古发掘会使一些砚种的历史改写,一些历史文献的新发现会使我们的认识相对滞后,一些新开发的砚种会使我们的砚坛更加丰富,而一些新的砚作会让我们的砚雕艺术更加瑰丽多彩。但这些不会让《汇典》过时,不会让《汇典》失色,其做为前无古人的壮举,永载史册,彪柄千秋。最后,敬希砚界的专家、学者、大师、同仁和砚台的使用者、爱好者、收藏者以及广大读者,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对这9本书不吝给予中肯的批评和指正!
谢谢大家!
关键
2025年8月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