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周恩来是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创建人,人们一般习惯性地称他为“周总理”。然而,纵观周恩来伟大的一生,他还担任过许多重要的职务。
周恩来是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创建人,人们一般习惯性地称他为“周总理”。然而,纵观周恩来伟大的一生,他还担任过许多重要的职务。
早在党成立之前,周恩来就积极酝酿和策划一系列反帝反封建的活动。在此期间,他入奉天第六两等小学堂学习,又报考南开学校,成为了南开中学的骄子。
在南开学校读书期间,周恩来因为能力突出,被推选为南开中学《校风》报社总经理,这成为周恩来人生中的第一个非正式职务。
一、南开中学《校风》总经理
周恩来在南开中学读书期间,与好友张瑞峰、常策欧一起发起成立敬业乐群会,因为在学生中表现优秀,他被推举为南开中学《校风》总经理和南开中学演说会副会长。
二、南开中学国文学会干事
周恩来曾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南开学校,他不仅英文出色,还是国文、算学的佼佼者。1914年,南开学校成立国文学会,年仅16岁的周恩来出任南开中学国文学会干事。
三、江浙同学会会长
除了担任国文学会干事,周恩来在南开学习期间,还创建了南开中学新剧团和暑假乐群会。在学校里,他当选为江浙同学会会长、暑假乐群会总干事和新剧团布景部副部长,成为了南开中学的学生典范。
四、天津觉悟社总干事
从南开中学毕业后,周恩来于1917年9月远赴日本留学,次年7月,他离东京回国探亲。在国内度过了一个多月。9月4日,周恩来重新回到东京,开始阅读和接触马克思主义。
1919年4月,周恩来从日本回国,参加五四运动,同年,他与好友马骏、潘世纶等一起发起成立觉悟社,并担任觉悟社总干事。
五、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副书记
周恩来是旅法党的早期组织创始人之一,1920年11月,他赴法国勤工俭学,次年春,经张申府、刘清扬介绍,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旅法党的创建人。
1922年3月,周恩来从法国到德国柏林,6月,他和赵世炎、陈延年等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出任该组织副书记。
这是周总理担任的第一个党内职务,也是从此时开始,周恩来逐渐成为了党的核心领导人。
六、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书记
在德国柏林工作半年后,周恩来重新回到了法国。1923年,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遵照党的指示,他担任了国民党巴黎分部筹备员、国民党驻欧支部特派员和国民党驻欧支部代理执行部长,负责国共合作期间国民党在欧的日常工作。
1923年2月,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并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周恩来再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书记。
七、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是周恩来担任的第一个军事职务。1924年7月,周恩来从欧洲回国,9月,他到达广州,经张申府介绍,他出任黄埔军校第二任政治部主任,负责黄埔军校的政治工作。
黄埔军校的政治工作由廖仲恺、周恩来等全面负责,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时期的周恩来,已经成为了蒋介石看重的人才,但碍于两党关系,蒋介石对他是既拉又防。
在黄埔军校,周恩来成了蒋先云、陈赓、贺衷寒、左权、周士第、胡宗南、杜聿明、关麟征、曾扩情、李铁军、周逸群、王尔琢、蔡晴川、杨其纲、王逸常、段德昌、许继慎等人的老师。
八、中共广东区委军事部长
广东区委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我党在广东设立的省级机构,周恩来进入黄埔后,被中央任命为中共广东区委常委和军事部长,负责广东我党的军事工作。
九、国民革命军第1军政治部主任兼第1师党代表
1925年1月,周恩来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2月,国民革命军开始东征,周恩来参与黄埔军校校军第一次东征,被选为国民革命军第1军政治部主任兼第1师党代表。
10月,国民革命军进行第二次东征,周恩来被任命为广东东江各属行政委员,负责东征的善后工作。
十、国民革命军第1军副党代表
除了参与两次东征,1925年5月至1926年3月,周恩来还领导了反击英帝国主义制造的沙基惨案和邓本殷叛乱,并被广东国民政府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1军副党代表。
1926年3月,蒋介石在广州制造“中山舰事件”,周恩来被迫退出黄埔军校,由广州转至上海工作。
十一、中共中央组织部秘书兼军委委员
1926年12月,经陈独秀同意,周恩来来到上海工作,在此期间,他配合尹宽、汪寿华等领导了上海第二次工人武装起义,但遭到了失败。
同年,周恩来被中央任命为中央组织部秘书和中央军委委员。
十二、中共上海区委军委书记
1927年2月,为了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周恩来担任中共上海区委军委书记。3月,在北伐军临近上海之际,周恩来与罗亦农、赵世炎、汪寿华等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在这次起义中,工人纠察队赶走了驻守上海的北洋军阀部队,为北伐军光复上海扫清了道路。
十三、中共中央秘书长
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为了保存我党实力,周恩来遵照党中央的指示,于5月到达武汉工作。
同年,周恩来参加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中共中央秘书长。
十四、中央政治局委员
同样在五大会议上,周恩来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这是周恩来第一次进入中央领导核心,也是从此时开始,周恩来担任了49年的政治局委员,成为了我党历史上担任这一职务最久的党员。
十五、南昌起义前敌委员会书记
1927年7月,为反击国民党右派,上海临时中央派周恩来到江西领导南昌起义。28日,周恩来在南昌组建南昌起义前敌委员会,他任书记,李立三、恽代英、彭湃则任委员。
南昌起义是我党建军的开始,这次起义,走出了林彪、陈毅、粟裕、周士第、刘伯承等开国将帅,而周恩来能作为这次起义的最高领导,足见他的地位。
十六、中央军事部部长
南昌起义后,起义军转战至潮汕地区,因国民党反动派围追堵截,周恩来被迫离开队伍,转往福建长汀休整。
1927年9月,周恩来患上重病,被送往香港治病。11月,病愈后的周总理再次前往上海工作,成为了中央军事部部长。
十七、中央组织局主任
周恩来来到上海后,先是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接着又参与中央军事部领导。1927年11月,中共中央在上海召开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周恩来当选为中央组织局主任。
十八、中央南方局主任
除了主持中央军事部工作,1927年11月到1928年3月,周恩来还担任了中央南方局主任和南方工作委员会主任,领导了南京、武汉、无锡等地的武装暴动工作。
十九、中央政治局常委
在我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当中,周恩来是最早当选政治局常委的党员。
1928年6月,中共六大会议在苏联莫斯科召开,作为中央代表,周恩来出席了这次大会,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组织部部长。
这是周恩来第一次入选政治局常委,从这一年开始,周总理连续48年担任政治局常委,是我党任职政治局常委这一职务最久的党员。
二十、中共中央特科主任
1927年11月,周恩来从苏联回到国内,着手组建中央特科。这一阶段,他联系和指导各地区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又命陈赓等清理党内叛徒,挽救了上海党中央。
二十一、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
1931年4月,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在武汉被捕叛变,为保存我党骨干,12月,周恩来等离开上海,前往中央苏区首府瑞金工作。
26日,周恩来担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指导中央苏区的红军军事工作。
二十二、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
红一方面军总政委是周恩来进入苏区后担任的第二个职务,在此期间,他与朱德、刘伯承等领导第四次反“围剿”战斗,壮大了红军的实力。
二十三、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1934年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沙洲坝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召开。在这次大会上,中央重新改组了中革军委,朱德任中革军委主席,周恩来、王稼祥任副主席,李德则任军事顾问。
二十四、西北军委后方办事处主任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踏上了长征的路程,1935年10月,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经中革军委同意,周恩来担任西北军委后方办事处主任,负责红军的后方供应、军需工作。
二十五、中共东北军工作委员会书记
1935年12月17日,中国共产党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分析了华北事变后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讨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决定与张学良、杨虎城展开合作。
会后,周恩来被选为中共东北军工作委员会书记,全面负责与张学良、杨虎城的合作抗日事宜。
二十六、中央长江局副书记
国共第二次展开合作后,为了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12月,周恩来率中共中央代表团来到了武汉。经中央同意,长江局在武汉成立,王明任书记,周恩来、董必武等则任副书记。
二十七、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中将副部长
长江局成立后,周恩来积极参与领导长江局所属地区党的工作,并努力推动国统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设。
1938年3月,为表示诚意,周恩来担任了武汉国民政府军政部中将副军长,协助蒋介石进行抗战。
二十八、中共南方局书记
1938年9月,六届六中全会在陕北延安召开,周恩来回到陕北,出席了会议。次年,周总理再次重返国统区,并重组中共中央南方局,担任了南方局的书记。
二十九、中央书记处书记
自1938年来到重庆后,周恩来在南方局工作了5年时间,直到1943年7月,他才重返延安,并筹备召开中共七大。
1945年4月,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陕北延安杨家岭召开,周恩来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和中央书记处书记,成为了我党的五大书记之一。
三十、中央城工部部长
七大会议后,周恩来再度来到重庆与国民党商谈抗战合作事宜,不久,抗日战争胜利,国共展开和平谈判,周恩来成为了重庆谈判中共代表团团长。
1946年6月,蒋介石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悍然发动内战,同年,周恩来回到延安,出任了中央城市工作部部长。
三十一、代理中央军委总参谋长
从1947年3月到1949年9月,周恩来连续三年指导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在此期间,他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和中央军委代理总参谋长,领导了三大战役。
三十二、全国政协副主席
1949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在这次大会上,周恩来当选为第一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三十三、政务院副总理
同样是在第一政协会议上,周恩来被选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其中,董必武、陈云、郭沫若、黄炎培担任副总理,李书诚、李德全等则任政务院部长。
三十四、外交部长
周恩来不仅是新中国的总理,更是第一任外交部部长,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时,他当选为政务院外交部部长,全面负责新中国的外交工作。
三十五、中央转业委员会主任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陈云等开始组织领导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工作。1951年7月,朝鲜停战谈判开始,为尽快落实军人转业问题,周恩来兼任了中央转业委员会主任。
三十六、全国政协主席
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重新选举了国家领导,其中,周恩来被任命为国务院总理、外交部部长和全国政协主席,位居正国级。
三十七、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除了担任外交部长,1956年后,周恩来还相继担任了中央经济领导小组主任和中央政治局常委等要职。
1956年9月,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周恩来当选为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周恩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他被誉为“人民的好总理”,为党和人民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周总理的一生贯穿了我国近代革命与建设的重大历史阶段,其精神,其事迹,永为人民所铭记。
来源:初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