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重组四大集团,蒋凡上位,大文娱遭边缘化摘要:“阿里电商要完了”这句话我上周刚在群里刷到,结果今天就被打脸——蒋凡回来了,而且一步到位,直接坐上电商一把手。
“阿里电商要完了”这句话我上周刚在群里刷到,结果今天就被打脸——蒋凡回来了,而且一步到位,直接坐上电商一把手。
一个把海外业务从0做到月活千万的人,突然被拉回国内,还塞进只有五个人的合伙人小组,这事怎么看都不像临时起意。
先别急着喊“太子回宫”,先把镜头拉回半年前。
那会儿我在西班牙出差,当地同事拉我进一个华人微信群,里面天天有人晒“Choice”的包裹:9.9欧的卫衣包邮、三天到、退货直接扔楼下邮筒。
我顺手下了两单,质量一般,但价格和速度确实离谱。
后来一查,Choice的订单量半年翻了一倍多,全靠蒋凡把菜鸟在海外的仓和干线捏在一起,运费硬生生砍了四成。
这一招,Temu和SHEIN都没想到阿里能学得这么快。
可海外打得再热闹,国内才是基本盘。
拼多多和抖音像两架推土机,一个把价格打到骨折,一个把直播变成电视购物2.0。
淘宝的流量肉眼可见地往下滑,我自家小店去年双十一的ROI直接腰斩。
身边做天猫的朋友更惨,广告费越烧越高,成交却越来越少。
这时候把蒋凡喊回来,说白了就是告诉所有人:别再幻想靠阿里云、盒马、优酷这些副业续命,先把电商的锅烧热再说。
合伙人名单一缩,26变17,彭蕾戴珊这些元老全退了。
张勇也走了,连个体面过渡都没有。
我看过内部流出的会议纪要,吴泳铭一句“聚焦电商,聚焦AI”把PPT后面十几页非核心业务直接划掉。
盒马被赶去开社区小店,优酷改名虎鲸文娱,听着就像要自生自灭。
阿里终于承认:摊子铺太大,谁也救不了谁。
蒋凡手里现在有三张牌。
第一张是Choice的低价打法,复制回国内,用淘宝特价版打拼多多;第二张是AI,达摩院的推荐算法已经能把用户停留时长拉高20%,下一步估计要把客服、物流、选品全塞进模型里;第三张是海外仓,国内打完价格战,再把货直接卖到欧美,绕开关税和中间商。
这三招要是跑通,拼多多和抖音的护城河就得重新挖。
当然,风险也摆在眼前。
低价意味着利润薄,Choice在海外能跑通是因为运费低、退货率低,国内可没这条件。
AI再强,也救不了货不对板的差评。
我认识的阿里运营现在天天加班测模型,头发一把一把掉,但没人敢停——停了就是给对手让路。
说到底,这次调整不是人事变动,是一次断臂求生。
阿里终于明白,帝国时代结束了,接下来是巷战。
蒋凡就是那个被推到最前面的炮手,能不能把失去的城池抢回来,就看他手里的炮弹够不够狠。
电商这行,没有永远的王者,只有永远的价格、速度和体验。
阿里这次要是再输,就真的没故事可讲了。
来源:夕阳下品读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