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F4】成渝公路第一桥——内江资中球溪河大桥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3 08:50 2

摘要:成渝公路资中段:民国15年(1926),杨森督理四川军务,训令修筑成渝公路。当时分为成简(成都到简阳)、渝简(重庆至简阳)两段马路施工,各县分段修建,至民国22年(1933)两条路合并被命名为成渝公路。成渝公路全长505公里,资中县境长60公里。从资阳碑记沟1

成渝公路资中段:民国15年(1926),杨森督理四川军务,训令修筑成渝公路。当时分为成简(成都到简阳)、渝简(重庆至简阳)两段马路施工,各县分段修建,至民国22年(1933)两条路合并被命名为成渝公路。成渝公路全长505公里,资中县境长60公里。从资阳碑记沟132公里处进县境成渝乡,经球溪、鱼溪、水南、银山金紫乡至192公里处入内江界。

成渝公路资中段建成后,极大地方便了资中公路沿线乡镇之间以及与成渝两地的联系,促进了资中专区公路运输事业的发展。

1930年,成渝公路全线通车以前,资中已有小道奇、福特牌私人汽车各1辆,在已通车路段营运。1932年2月,成立“资中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有汽车10辆,在县城至球溪、县城至银山之间行驶,并在球溪镇、水南镇、银山镇设站办理客货运输业务。次年,成渝公路全线通车后,有外地军车、商车过往资中。随后,资中酒精厂、资中万利运输公司、资中福利运输行、沱江实业酒精厂、熊桥煤矿运销社、复兴酒精厂、合作酒精厂等先后购进客货汽车。

1934年5月,四川省汽车运输公司球溪运输站成立,办公地点设在球溪镇天上宫,办理成渝公路过往车辆运输业务(1950年,省运司球溪车站改为西南军政委员会运输公司球溪河汽车站。1952年,址迁交通路。1980年10月改为四川省球溪运输站,址迁球溪镇仁球桥南端。1985年更名省运司球溪镇车站)。同年,在资中水南街李家花园成立省道养路段,后迁球溪河,管养成渝公路资阳、资中段(1951年迁回资中)。

在抗日战争时期,成渝公路成为了运送军用物资的重要通道,长期作为联系成渝两地的核心纽带。资中段,经常有大批运送抗战物资和抗日将士的辆车安全通过,及时运往抗日前线,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过卓越的贡献。

成渝公路第一桥——球溪河大桥:民国18年(1929) ,在资中球溪镇成渝公路133公里474米处,动工修建球溪河公路大桥,由留学德国,辛亥革命后回国,专修铁路、水利的李仪祉(1882——1938)负责设计。次年竣工通车,桥为跨线桥,长94米,宽5米,高18.5米。下部石墩,上部木结构,孔跨7——10米,承重10吨。建成时,举行了隆重通车典礼,是当时成渝公路规模最大、最长的桥,被誉为成渝公路第一桥。

1949年12月8日,国民党溃军逃过球溪河大桥后,把桥烧毁了,反蒋抗日斗士、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常委(球溪镇人)罗任一,立即组织人员搭浮桥,使解放军部队、汽车和马匹得以顺利通过。资中解放后及时修复了被烧毁的球溪河大桥,1962年改建成为石拱桥,长、宽、高均有增加。

1962年球溪河大桥改建成为石拱桥∶

如今的球溪河上,除了成渝公路球溪河大桥还在发挥作用,又修建了好几座大桥,带来了更加方便的交通,

享誉川渝地区的“球溪鲶鱼”是四川省资中县球溪镇的特色美食。开车途经成渝高速公路的朋友,大多会慕名去球溪当地品尝最正宗、最地道的鲶鱼美食。球溪镇烹饪鲶鱼美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代嘉庆年间。据史料记载,球溪镇当初有一家小饭馆,店主人叫周福,善于烹饪一道招牌菜——球溪鲶鱼,具有麻、辣、鲜、香、嫩等美味特点,让过往的商客人赞不绝口,因此广为流传,成为球溪镇的地标性美食。

资中鲶鱼的美味历史可追溯至三十年前,那时,鱼溪镇天马山成渝老公路两旁的“鲶鱼一条街”应运而生,数十家餐馆门前人潮涌动,食客络绎不绝。

。然而,随着成渝高速公路的通车,车流量减少,天马山的“鲶鱼街”逐渐淡出人们视线。取而代之的是,球溪、鱼溪高速公路进出口的“鲶鱼街”崭露头角,并蓬勃发展,声名远播至全国。近年来,鱼溪镇更是斥资3000万,打造了“鲶鱼第一村”,不仅为游客提供美食盛宴,还融合了观光体验,成为资中鲶鱼文化的新名片。

身处资中,鲶鱼的美食世界触手可及。作为球溪鲶鱼和鱼溪鲶鱼的发源地,这里汇聚了众多正宗且多样化的鲶鱼佳肴。你可以尝试大蒜烧鲶鱼的浓郁,感受麻辣鲶鱼的刺激,品味水煮鲶鱼的鲜香,或者享用清蒸鲶鱼的细腻。此外,还有滋补鲶鱼、鲶鱼烧豆腐等特色菜品,以及鲶鱼皮和鲶鱼头汤等独特美味。在风味上,这里提供麻辣、家常和白味等多种选择,其中麻辣味深受大众喜爱,其特点是麻、辣、鲜、香、嫩、细、烫,让人回味无穷。

来源:海纳百川化工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