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政坛大地震?佩通坦遭无情解职,新总理人选浮出水面,不到24小时,外交部回应来了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2 17:47 1

摘要:当天,佩通坦没有去法院,她在总理府通过直播听判,随后现身记者会,态度清晰:接受裁决,强调初衷是维护边境和平、人命优先,并劝各方先稳住局面。节奏并未就此放缓,内阁依法整体卸任,代理总理普坦继续看守,直到新内阁产生。不到24小时,中方表态:这属于泰国内政,作为近邻

据环球网报道,8月29日,泰国宪法法院以6比3裁定佩通坦·钦那瓦违宪,解除总理职务,效力追溯到7月1日她被暂停那天。

这场风暴的源头,是与柬埔寨参议院主席洪森的一通电话。录音曝光后,称呼“叔叔”、对泰军负面评价这两处最扎眼,被指损及国家尊严与利益,引爆民意与政坛。

当天,佩通坦没有去法院,她在总理府通过直播听判,随后现身记者会,态度清晰:接受裁决,强调初衷是维护边境和平、人命优先,并劝各方先稳住局面。节奏并未就此放缓,内阁依法整体卸任,代理总理普坦继续看守,直到新内阁产生。不到24小时,中方表态:这属于泰国内政,作为近邻,期望泰国稳定与发展。冷静、克制、分寸感拿捏得很到位。

这回不是“宫斗戏”的续集,而是泰国“司法政治—联盟重组—街头动员”循环的再版。对照时间轴,6月中旬“通话门”曝光,执政联盟第二大党抽腿,内阁有人退场,街头示威上热搜;7月1日法院立案并停职,8月21日质询、25日交陈词,29日宣判。看似一通操作,指向一个要害:话语与姿态,在泰国的政治坐标里,被放大成“立场”的投影。

外界盯紧的,还是“谁来接班”。人名其实不复杂,五个池子里最被反复点名的三位:其一,为泰党的猜卡森·尼迪西里,资深法务、党内“老将”,有稳盘子的经验包;其二,人团结建国党的巴育,过去八年的“强人标签”在,民意阻力也在;其三,自豪泰党的阿努廷,动作很快,“通话门”之后第一时间抽身,与反对派结盟,被曝与军方大佬沟通顺畅。名单里还有披拉攀、朱林这两位,但热度略靠后。

目前麻烦在于,执政联盟的票面只是“勉强过线”,新总理很可能要靠多轮投票磨出来,任何一个环节谈不拢,场面就会回到看守内阁的拖延战。普坦手里还攥着一个“不确定”按钮——解散下议院。如果按下,45到60天内重选,稳定预期则要押后。

我更关心的是,他信家族的政治韧性。二十年里,这个家族的总理或盟友多次“中途下车”,可票仓与组织力从未真正消散。佩通坦被解职,不等于为泰党退出牌桌,顶多是换一个出牌人。她本人也未宣告退场,党内职务如何调整,还要看下一步的整合。

这场风暴外溢到市场层面已看得见。泰股走弱、泰铢承压,机构的口径分成两派:一派警惕政治风险溢价上行,一派盼着“新总理+低估值”触发修复。隔壁印尼正经历抗议升级、汇市波动,东南亚两大新兴市场同屏走弱,外资的短线偏好会立刻变保守。更现实的一条是,旅游、制造、外需修复都需要政策指挥部的稳定,拖得越久,复苏的窗口就越窄。

中方的回应很“经典”:不介入、不选边,强调稳定与发展。这不是客套,是利益共识。中国与泰柬的产业链与人文交流已经深耕多年,从边境冷静到区域倡议推进,都需要曼谷与金边的政治温度降下来。对泰方来说,避免把对柬关系继续卷入国内派系斗争,是止损的第一步;对柬方来说,少一点“高声部”,多一点技术性议题的对表,才合乎边境控险的常识。

很多朋友问,我最担心哪一幕?不是谁当总理,而是把选举当成“再来一局”的万能钥匙。解散、重选、再解散,听上去很民主,结果是一地鸡毛的治理断档。更可怕的,是把军队、法院、舆论当作政治工具的路径依赖继续固化。只要这个循环不打破,泰国就会在“看守—组阁—流产—再看守”的回圈里耗时间,经济与安全议题交叉放大,邻国摩擦随时被点燃。

我偏乐观的一面在于,候选人里并非没有“稳健派”。猜卡森若上场,可能会优先修复制度性裂口,争取军方与盟友的“最低共识”;阿努廷若接棒,看得出他擅长联盟手术,能否把过渡期压短是关键;巴育若强势回归,阻力在民意,变量在保守阵营内部的协调。无论谁接盘,若能把“对外强硬的姿态与对内稳健的程序”同步执行,这场震荡就不是坠机,而是硬着陆。

政治是长期赛,不是朋友圈的即时点赞。等尘埃再落一点,我们再来盘点,谁是真正的赢家。现在,看守内阁先把边境控住、把资本留住,这比段子谁更响亮重要得多。

来源:铁血解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