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这一国家级奖项公布,中山大学14人,荣获表彰!

摘要:近日,2024年度“宝钢教育奖”揭晓。中山大学14位师生荣获该奖,其中4位教师获宝钢优秀教师奖,6位同学获宝钢优秀学生奖,4位同学获宝钢优秀学生奖(港澳)。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这些优秀的师生们!

近日,2024年度“宝钢教育奖”揭晓。中山大学14位师生荣获该奖,其中4位教师获宝钢优秀教师奖,6位同学获宝钢优秀学生奖,4位同学获宝钢优秀学生奖(港澳)。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这些优秀的师生们!

宝钢教育奖评选始于1990年,是我国高等院校中分布面广、奖金总额多、荣誉度高、深受师生看重的全国性奖项之一,每年评颁一次,主要表彰在教育教学中做出突出贡献、取得优异成绩的高等院校优秀教师和学生。

中大教师秉持高尚的师德和严谨的态度,始终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在三尺讲台上,他们追求教学的至善至美,以知识的光芒照亮学子心灵的每一个角落;在实践探索中,他们身体力行地传承与弘扬着教育家精神,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为学子们铺设了一条既通往智慧又兼顾品德的康庄大道。

肖海鹏——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肖海鹏带领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医学教师团队,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他成功创建了具有中山医特色的“三阶段四贯穿”一流医学人才培养新模式,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广东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四有”好老师和德艺双馨的人民好医生。

蔡铭——中山大学智能工程学院

蔡铭负责的《交通工程导论》,学生近3年评教平均分高达98.7。主持申请的“智慧交通”专业,将思政、新技术与必修课融合,以前沿热点、科研兴趣引导选修课,还与龙头企业建立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全面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已是校内热门的跨学科专业之一。他连续多年指导学生参加领域内科技比赛,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2项,2023年曾指导3位学生获得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交通运输科技大赛一等奖。

罗秋菊——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作为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创建人及带头人,罗秋菊持续推行专业建设创新举措,引领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实现专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逐步走到全国第一的领先地位。

罗秋菊教学成果丰硕,她主编2本教材,上线慕课2门,其中教材《会展概论》被190多所高校选用,同名课程还成为教育部旅游教指委思政示范课程和广东省一流课程。曾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及二等奖2项。

高定国——中山大学心理学系

作为中山大学心理学科的主要创建者、曾长期学科负责人,高定国自2001年复办心理学科以来积极推进系列教学改革措施,教学成果荣获省级和国家级奖励,带领中山大学心理学科于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为心理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承担的“认知心理学”和“幸福心理学”分别入选国家级一流和广东省一流本科课程。

正是这些园丁们的辛勤耕耘,让中大校园内洋溢着浓郁的学术氛围与深厚的人文关怀,学子们在教师的引领下勇敢追梦,翱翔于知识的海洋,成功取得这项荣誉。

杨逸乐——药学院(深圳)

杨逸乐学年总绩点连续两年获年级第一名,国家奖学金和中山大学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是对他勤勉最好的认可。他不仅深耕专业领域并在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中获评国家级项目,而且荣获中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国家一等奖和外研社国才杯比赛国家三等奖,向世界自信讲好中国故事。

谭成剑——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谭成剑(前排右一)参加学校比赛

谭成剑多次在国家及国际数学建模大赛中获奖,曾获“挑战杯”国家级三等奖。曾任船艇社副社长的他,团结社员参与赛艇比赛,获2023年上海公开赛第七名,第九届灞河竞渡挑战赛第五名和第二届深圳赛艇联赛第三名等。

甘嘉慧——中山大学物理学院

甘嘉慧本科总绩点年级第一,获评优秀的省级大创项目,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广东省三等奖等荣誉。在课余时间,她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连续三年体育积分在50分以上,累积体育积分超过230分,多次获评“体育之星”。

龚敬——中山大学软件工程学院

龚敬坚持以课业学习为主线,并将学术探索的脚步走向课堂之外,活跃在科研项目和竞赛的舞台上,多门核心课程、多项比赛取得好成绩;他在实践中运用所学

投身于贝叶斯优化的大语言模型研究,探索工具集成和参数自动化调整的奥秘;曾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中获得了M奖的荣誉。

刘哥弟——哲学系

本科期间,刘哥弟曾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一区期刊《Aquaculture》上发文,帮助人工智能在农业生产领域落地,作出了理论贡献。他还在《农民日报》上撰写文章,提出了发展驴产业等小众农业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和保障供给的重要途径的观点,积极思考并为农民发声,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陈漫琪——中山医学院

截至目前,陈漫琪已在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研究内容涵盖了早期胚胎发育、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等领域,在漫漫科研道路上厚积薄发、勇攀高峰。

吳禧彤——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作为一名内地港生,吳禧彤担当起“传话筒”身份,向海内外自信讲述港澳台生的青春故事。她曾获学校推荐成为唯一港生代表,参加央视“大湾区之声”节目和“央视频”拍摄介绍中山大学,鼓励港生北上求学;曾在“粤港联”担任内务部工作人员,用心服务在粤港生。她荣获第十七届广东省“挑战杯”省级特等奖,第十八届全国“挑战杯”国家三等奖。

张宇轩——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

共青团员和港澳台学生的双重身份,使得张宇轩对党和国家怀有更饱满充盈的情感。他在省团委的实践活动中用心用情付出,带领组员完成专题讲座、社会考察企业参访等一系列任务。作为中山大学代表参与全国G100优秀港澳精英训练营时,他在专题学习中深入理解“一国两制”,在建言献策中加深感悟。

龔俊宇——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

龔俊宇始终保持对科研的热情,坚持追求卓越。他聚焦星系的形成和演化,在我国天文学顶级期刊《天文学报》和国际顶尖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 Series》发表有关研究成果。

黄志彪——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自成为一名医学生,黄志彪便始终以守护人民生命健康为己任,他广泛阅读专业文献,发表SCI论文10篇,获得1项专利,取得博士阶段课程平均分86分的优异成绩。在课程学习和临床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诊疗水平。

除了宝钢教育奖,中山大学师生凭借自身才华和不懈的努力,在各类竞赛与评比的舞台上大放异彩,屡创佳绩,通过学校教师们的努力,学校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7项;学校教师作为主编或副主编的教材获得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17项等;学子们屡获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SC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等奖项,彰显出学校人才培养成效。(部分数据截至2024年5月)

众多荣誉的获得,不仅彰显了中山大学师生卓越的综合素质与强劲的发展潜力,更激励着全校师生继续秉持追求卓越的精神,不断攀登新的高峰,为学校的辉煌未来添砖加瓦。

素材来源:中山大学官微/官网等

来源:中大招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