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诚立业 以信塑优:和林格尔新区深耕诚信建设赋能高质量发展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3 11:36 2

摘要:营商环境如水,企业如鱼;诚信建设,恰似为营商水域注入清澈深泉。作为自治区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创建单位”,和林格尔新区聚焦“信用+改革”,通过制度创新、机制优化和服务升级,推动诚信建设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为企业提供全周期、全链条的信用服务,打造“诚信有价、

营商环境如水,企业如鱼;诚信建设,恰似为营商水域注入清澈深泉。作为自治区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创建单位”,和林格尔新区聚焦“信用+改革”,通过制度创新、机制优化和服务升级,推动诚信建设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为企业提供全周期、全链条的信用服务,打造“诚信有价、守信有益”的发展沃土,以信用建设激活发展新动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一、信用“赋能”政务服务,激活市场主体“加速度”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新区创新推出多项“信用+”应用模式,将“无形信用”转化为“有形便利”。

信用+承诺制,项目审批“破冰提速”

作为自治区三个承诺制改革试点地区之一,新区创新建立“企业承诺践诺、政府高效监管”的双向诚信机制,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领域推行承诺制改革,变“严审材料”为“重管践诺”。着力把控项目用地、施工图审2个项目开工风险防范核心环节,将用地规划、不动产证、工程规划等工程审批事项进行后置,企业只需承诺在规定时限内办理完成相关审批事项,即可办理“承诺制施工通知书”先行开工。

这一模式已惠及电信、移动、中行、农行、华为、抖音等100余个重点项目,推动产业项目平均提前120天开工,相当于为企业节省近亿元资金成本。

信用+住所托管,创业门槛“化整为零”

新区创新推出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集中登记托管模式。具备良好信用的小微企业和初创企业只需提出申请并提供托管协议,即可将新区管委会提供的合规地址作为登记住所,无需再为租赁实体办公场所发愁,实现“零成本办企”。同时,配套提供企业设立登记、印章刻制、发票申领等全流程、全免费帮办代办服务。

截至目前,已有超200家中小微企业享受到托管及高效帮办服务,此项措施每年为企业节约租房费、代办费等开办成本超过100万元,切实减轻创业压力,激发“草根经济”活力。入驻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的内蒙古合众创远工业技术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坦言:“信用托管帮我们省下一大笔启动资金,代办服务又高效,真正是创业者的及时雨。”

二、信用“定尺”差异化监管,构建行业治理“新标度”

着眼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监管效能,新区积极探索并完善行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体系。

科学分类,精准“画像”

基于新区1300余家现有存续企业的经营状况、行业分布及风险特点,全面梳理整合公共信用信息和市场信用信息,首批选定并覆盖包括科研技术(含电子信息)、交通运输、财税服务、安全生产、人力资源市场等17个重点行业和风险领域。

聚焦首评,分类施策

在首批17个行业内,新区已完成对113家重点监管对象的行业信用评价工作,依据评价结果科学划分信用等级,实施动态管理。对信用良好企业,采取简化监管频次、优先政策扶持、提供便利服务等激励措施;对存在失信风险或轻微失信的企业,采取重点监管、增加检查比例、实施信用提醒警示等措施,引导其修复信用;对严重失信企业则列入重点监控名单,严格约束惩戒。这一模式有效避免“一刀切”,让监管力量“好钢用在刀刃上”,也为守信企业营造更良好的发展空间。

三、诚信“塑形”厚植沃土,彰显新区企业“新风度”

新区不遗余力推进诚信企业创建活动,通过政府引导、机制保障、正向激励,持续引导企业视诚信为安身立命之本,建立健全内部信用管理制度,培育诚信文化。诚信标杆企业群体持续壮大。截至2025年7月,已有447家新区企业凭借良好信用记录、规范经营行为,成功获评“自治区诚信达标企业”称号,树立了新区企业守法守信的良好形象。这些企业在享受政策优惠、金融服务便利的同时,也承担着引领行业自律、传播诚信价值的重要使命。

从“信用审批”到“信用监管”,从“信用服务”到“信用生态”,新区正以诚信建设为画笔,勾勒出一幅“政府有公信、企业有信心、群众有信任”的发展新图景,并将持续推进诚信建设各项改革向纵深发展,不断拓展“信用+”应用场景,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和服务机制,努力打造让守信者一路畅通、让失信者寸步难行的更优营商环境,让诚实守信成为新区的靓丽名片与发展动能,在祖国北疆绽放出更为蓬勃的经济新气象!

来源:浅笑安然画流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