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人生的漫漫旅程中,“静座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宛如两颗璀璨的星辰,指引着我们走向高尚与豁达的境界,尤其对于走过半生、沉淀了诸多人生感悟的中老年人而言,更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力量。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古人的这句箴言,如同一盏明灯,穿越悠悠岁月,照亮了我们做人的道路。
在人生的漫漫旅程中,“静座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宛如两颗璀璨的星辰,指引着我们走向高尚与豁达的境界,尤其对于走过半生、沉淀了诸多人生感悟的中老年人而言,更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力量。
静座常思己过,是一种自我审视的修行,是在喧嚣尘世中为自己寻得的一片宁静的精神天地。
当夜幕降临,万籁俱寂,我们独坐于灯下,抛开白日的纷扰与浮躁,让心灵回归到最本真的状态。此时,我们如同一位技艺精湛的工匠,细细雕琢着自己的品行,审视着自己在一天中的言行举止。
或许,在与家人相处时,我们曾因一时的急躁而说出伤人的话语;或许,在工作中,我们曾因疏忽大意而犯下错误;又或许,在面对他人的求助时,我们曾因自私而选择了冷漠。
这些过失,看似微不足道,却如同一粒粒细小的砂砾,在我们的心灵上留下了或深或浅的痕迹。而静座反思,就是将这些砂砾一一捡起,用心去感受它们带来的刺痛,从而让自己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谨慎、更加善良。
有一位退休的老教师,他每天都会在晚饭后静坐片刻,回顾自己一天的生活。有一次,他想起在课堂上对一个学习困难的学生发了脾气,没有给予足够的耐心和鼓励。
这件事让他深感自责,于是第二天,他特意找到那个学生,诚恳地向他道歉,并耐心地为他辅导功课。通过这样的反思与改正,他不仅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喜爱,也让自己的师德更加高尚。静处省己,让我们在不断的自我修正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闲谈莫论人非,是一种高尚的品德修养,是在人际交往中为自己树立的一道道德防线。
在茶余饭后的闲聊中,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人热衷于议论他人的长短,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他们或许以为这只是一种消遣,却不知这种行为就像一把无形的利刃,不仅会伤害到他人,也会让自己的心灵变得狭隘和丑陋。
当我们热衷于谈论他人的缺点和错误时,我们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别人的不足上,而忽略了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同时,这种行为也会在无形之中破坏我们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让人对我们产生反感和不信任。就像一朵原本芬芳的花朵,如果沾染了污秽的气息,就会失去它的美丽和魅力。
而真正有修养的人,懂得在闲谈时保持一份克制和尊重。他们不会轻易对他人进行评价和指责,而是将话题聚焦在积极、正面的事物上。
比如,他们会分享一些生活中的美好瞬间,交流一些有益的知识和经验。这样的闲谈,不仅能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还能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如同置身于一片清幽的竹林之中,感受着那份宁静与淡泊。
做人,既要像静座反思那样,向内探寻,不断修炼自己的品行;又要像闲谈止非那样,向外约束,保持良好的人际交往。内外兼修,才能让我们的人生如同画卷一般,展现出丰富多彩、和谐美好的景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刻牢记“静座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的教诲。当遇到矛盾和冲突时,我们先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恰当,而不是一味地指责他人。同时,在与他人交往时,我们要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和选择,不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不参与无谓的是非争论。
一位社区的老年志愿者,他总是以身作则,践行着这一做人准则。在组织社区活动时,如果出现了问题,他会首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积极寻求解决办法。而在与邻居们聊天时,他总是聊一些积极向上的话题,鼓励大家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他的言行举止,赢得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也为大家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
“静座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这不仅仅是一句古老的格言,更是我们做人的宝贵指南。
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以静处省己为笔,以闲语止非为墨,绘就出一幅充满智慧与品德的人生画卷,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优雅而从容的足迹。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