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百年武大,一场新生仪式,硬生生办成了“舆论审判现场”。官方慌得连评论区都关了,可关得住键盘,关不住人心。
“滚出湖北!”
这不是网络暴民的咆哮,是十几万网友在武汉大学迎新直播间的弹幕怒吼。樱花还没开,口碑先崩了。
百年武大,一场新生仪式,硬生生办成了“舆论审判现场”。官方慌得连评论区都关了,可关得住键盘,关不住人心。
起因是图书馆事件——一个叫肖同学的学生,因座位纠纷被校方“闪电处分”,而疑似真正违规的保研女生杨景媛,却迟迟未被调查。
武大承诺“尽快处理”,结果呢?等来的不是通报,是校长张平文一句轻飘飘的“等上级安排”。
好一个“上级安排”!堂堂985名校,连个学生处分都要请示“上面”?这哪是大学?是官场候补办公室吧!
更讽刺的是,校长还暗示“有人构陷武大”。
言下之意:不是我们不作为,是有人想搞垮我们。可问题是,没人想搞垮武大,是武大自己把自己搞臭了。
当年刘道玉校长锐意改革,整顿教学,得罪权贵,结果一纸免职令,连告别会都没让开。
三十多年过去,武大还是那个武大——樱花年年开,胆子年年小;学术没见涨,官威倒挺高。
一句“滚出湖北”,揭的不是杨景媛的短,是武大的遮羞布。
谁在制造这起事件?
是杨景媛一人?不,是整个体系在纵容“特权保研”。是校长一人乱作为?不,是管理层早已习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肖同学被处分,快得像演戏;杨景媛论文被曝抄袭,查得比蜗牛还慢。网友从网上随便一搜,都能扒出论文造假痕迹,武大却说“需层层上报”?
合着学术审查,还得先打报告、走流程、等批示?那干脆把图书馆,改成“行政审批大厅”算了!
更荒诞的是,武大至今不敢公布对肖同学的处分依据。
藏得住吗?藏不住。越藏,越像心虚;越拖,越像包庇。网友要的不是“内部通报”,是公开、公正、透明的处理结果。
可武大偏要玩“官僚拖延术”——等舆论降温,等大家忘记,等时间冲刷记忆。可惜,互联网没有记忆,但有截图。
新华社都看不下去了,直言:“事实清楚的问题,偏要层层上报,耗到舆论升温。”
这不是“上报”,是“甩锅”;不是“谨慎”,是“怯懦”。堂堂百年名校,面对舆情,第一反应不是担责,是找“上级”背书。
这哪是教育家?是官场生存专家!
想想刘道玉,当年敢改课程、调教师、顶住压力搞改革,结果被一纸免职。
如今的校长,连一个学生处分都不敢拍板,生怕“太过正义”丢了乌纱帽。三十年了,武大没进步,反而退化了——从“敢为天下先”的改革先锋,变成了“等上面说了算”的应声虫。
而那句“滚出湖北”,说的不是真要赶武大走,是失望透顶的怒吼。
我们送孩子来读书,不是来学“官场潜规则”的;
我们敬你是百年名校,不是敬你“官威滔天”的。
你若不能守护公平,凭什么让人尊敬?
樱花年年开,可武大的尊严,经得起几次“滚出湖北”的弹幕轰炸?
当新生家长看到直播间满屏“报考华科”,他们还会把孩子送来吗?
当学生发现“规则只对弱者生效”,他们还会相信这所学校的承诺吗?
武大啊武大,你缺的不是樱花,是骨气;你缺的不是排名,是担当;你缺的不是“世界一流大学”的牌子,是“敢为学生撑腰”的良心。
别再等“上级安排”了。真正的上级,是十万学子,是亿万公众,是历史的审判。
否则,下次弹幕不会说“滚出湖北”,而是——“武大已死,有事烧纸。”
来源:特别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