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晨曦微露,圌(chuí)山360度观景台上早已人头攒动,尽享盛景:一轮红日自长江尽头磅礴升起,云海翻涌如入仙境;逆光中的剪影,与蜿蜒东去的长江、雄伟的长江大桥共同构成一幅水天一色的壮美画卷……这座曾因采石“遍体鳞伤”的宁镇丘陵东端最高峰,如今以满目青翠与盎然生
晨曦微露,圌(chuí)山360度观景台上早已人头攒动,尽享盛景:一轮红日自长江尽头磅礴升起,云海翻涌如入仙境;逆光中的剪影,与蜿蜒东去的长江、雄伟的长江大桥共同构成一幅水天一色的壮美画卷……这座曾因采石“遍体鳞伤”的宁镇丘陵东端最高峰,如今以满目青翠与盎然生机拥抱八方来客。
圌山蕴藏的珍珠岩、沸石、膨润土等矿产是镇江市乃至江苏省都稀少的资源矿种,丰富的火山碎屑岩类建筑石料矿产也曾是镇江主要开采的矿产。多年持续的开采,形成了多处采残宕口,产生了众多地质灾害隐患,成了生态修复的“硬骨头”。
宕口治理前
一场持续多年的“美颜工程”迎难而上。“矿山修复不是简单的‘盖被子’,而是要根据矿山的‘体质’开药方。”镇江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镇江市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2021—2035年)》,镇江市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原则,因地制宜、一矿一策,采取自然恢复、转型利用、生态重建等分类治理修复。
“一矿一策”开良方,绿意重染旧疮痍。修复团队如经验丰富的老中医,针对圌山风景区内8处宕口的不同地质条件现状,量身定制修复方案:在陡峭岩壁处,采用挂网喷播技术为山体披上保水保土的“生态外衣”;利用植生袋固定土壤、培养生机;以鱼鳞坑巧妙截留雨水,滋养草木。
科学施策带来显著成效,昔日裸露的边坡如今植被覆盖率跃升至90%以上,视觉污染彻底消除。特别是距离极乐禅寺不足50米、曾威胁游客安全的C2宕口,经过精心修复,崩塌与滑坡隐患被成功解除,游客安全得到坚实保障。
圌山生态修复的智慧远不止于复绿,更在于如何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修复团队创造性推进矿地融合,在消除地灾隐患、修复山林植被的同时,综合利用C3、C4两个宕口治理后形成的宕底及周边共300多亩土地,打造集休闲娱乐、康疗保健、运动健身、会议商务等综合服务功能为一体的温泉度假休闲基地——“圌山天沐温泉度假村”。
宕口治理后
这片曾经留下难看疤痕的土地,如今已崛起为长三角区域颇具人气的温泉度假地。更令人称道的是,利用修复形成的平缓坡面,新建的登山步道大大提升了游览便利性。
圌山风景区人气飙升,仅黄明节单日登山游客便突破10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提升,生态修复的“含绿量”直接转化为发展的“含金量”,这也诠释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
“圌山之变,是镇江市生态修复的生动实践,更是‘绿’能生‘金’的鲜活案例。”上述相关负责人说,圌山生态修复以其显著的成效和创新的路径,获评全省首届最美生态修复案例。
供稿:镇江市攻坚办
编辑:李萍 乌恩奇达来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