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礼县盐官镇罗堡村,曾经斑驳老旧的墙壁,如今成了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画廊。桂林山水清秀俊朗,布达拉宫雄伟庄严,甚至还有国漫英雄跃然墙上……这些色彩斑斓、主题丰富的墙绘,不仅点亮了村庄,更悄然改变着这里的生活与发展轨迹。这一切的背后,是一位名叫刘雷的90后返乡
在礼县盐官镇罗堡村,曾经斑驳老旧的墙壁,如今成了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画廊。桂林山水清秀俊朗,布达拉宫雄伟庄严,甚至还有国漫英雄跃然墙上……这些色彩斑斓、主题丰富的墙绘,不仅点亮了村庄,更悄然改变着这里的生活与发展轨迹。这一切的背后,是一位名叫刘雷的90后返乡青年的艺术梦想与执着实践。
从城市画室到乡村墙绘,这位年轻人用画笔唤醒了沉睡的乡土,更走出了一条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刘雷,1996年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自幼与画笔结缘。大学期间,他在城市创立了自己的画室,用艺术启蒙了数百名孩子。然而,2023年的一次触动,让他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天地——街头巷尾的陌生人。为环卫工、快递员画肖像的经历,让他深刻感受到艺术直抵人心的“治愈”力量,也积累了最初的网络关注。2023年,当他偶然看到外地用墙绘改变乡村的报道时,心中埋藏已久的乡土情怀被瞬间点燃。他毅然放下经营渐入佳境的城市画室,带着积蓄与满腔热忱,回到了家乡。
刘雷告诉记者:“23年的时候我在网络上关注到一个网友,他用绘画的方式带火了自己的家乡,感觉这个事情非常有意义。正好我的专业也是美术,我觉得这么有意思的事情,我也要做,所以我毅然决然的选择回到家乡。”
一位村民的朴素请求,给了刘雷巨大的灵感。他敏锐地捕捉到村民对“远方”的渴望。于是,“带全村看世界”成为他墙绘创作的核心主题。桂林山水、西藏布达拉宫、壮丽的日照金山……一幅幅精心绘制的风景名胜在村巷的墙壁上“生长”出来。
刘雷的画笔,为从未远行的村民推开了一扇扇看世界的窗。艺术不再仅仅是个人表达,而是成为了连接乡土与远方、慰藉心灵的桥梁。村民们从最初的围观者,变成了积极的参与者与邀请者,主动提供自家墙面,共同期待艺术带来的改变。
“这段时间我非常期待刘雷给我家墙上画画,他目前正在筹备当中,希望给我们家墙上画一幅画,让我家墙面看起来更美观,给刘雷点赞!”村民笑着说。
在创作墙绘的同时,他深知传播的力量,在短视频平台上注册了一个名为“知马雷雷”的账号将墙绘创作过程,开始分享自己回乡后的点点滴滴。第一次发视频,就获得了很多网友的好评。充满人情味和艺术感染力的内容迅速走红网络,吸引了大量粉丝关注。有美术生留言“想加入”,有游客特意从外省赶来打卡。
团队人员罗翠雄说:“我是21年毕业的,专业也是美术,回到家之后,刚好看到刘雷在村里面做墙绘公益,就果断加入。时间长了,我们的作品也得到了村民的支持,后期视频发到网上,也得到了好多网友的支持和点赞。我感觉特别的开心,也感觉自己找到了目标。”
曾经寂静的小村庄,渐渐有了烟火气:周末的巷子里有了许多拍照打卡的人,村口小卖部的矿泉水和零食也变的热销起来。更令人欣喜的是,这份“艺术热”开始反哺乡村经济。当地政府主动对接,邀请刘雷团队参与乡村文化墙项目,曾经纯粹的“公益理想”,逐渐形成了“艺术赋能乡村”的良性循环——团队有了稳定收入,村民有了增收渠道,村庄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商铺店主说:“以前的时候小卖部都是本村人来消费,通过刘雷画画,让很多的人知道了罗堡村,尤其是假期人更多,确实带动了我们商铺的效益。”
如今,这些会“讲故事”的墙,早已超越了装饰的意义——它们是乡村的“新名片”,是村民的“诗和远方”,更是无数个刘雷们用热忱在土地上播下的种子,等待着更多人回家,一起“绘”出更广阔的未来。
刘雷告诉记者:“接下来我会带着我的团队一起,用更多的作品吸引更多的游客,我也想励志把我们村打造成一个旅游打卡区,希望让我们本地的农特产品走出去 ,让外面的人走进来,让我们村民的生活越过越好。”
来源:陇南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