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来,把无人机再往那边飞一点,注意高度保持在2米左右。”刘庆大声地指挥着,汗水从他的额头不断滚落,湿透了他的衣衫。只见无人机在他的操控下,稳稳地在玉米地上方飞行,均匀地喷洒着农药。
8月27日上午,骄阳似火。在埇桥区西二铺镇二铺村的一片玉米地里,刘庆正专注地指导工人用无人机给玉米飞防。
“来,把无人机再往那边飞一点,注意高度保持在2米左右。”刘庆大声地指挥着,汗水从他的额头不断滚落,湿透了他的衣衫。只见无人机在他的操控下,稳稳地在玉米地上方飞行,均匀地喷洒着农药。
刘庆是宿州徽郎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2019年之前,他是个IT人士,一直在杭州经商,有着不错的收入和发展前景。然而,怀着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愿景,他毅然放弃了在大城市的舒适生活,回到了家乡宿州。
“刚回来的时候,看到村里缺乏可持续性增收的产业,土地承包户之间还有不少矛盾,心里挺不是滋味的。”刘庆擦了擦汗,对记者说,“我就想,我得为家乡做点什么。”
为了解决农民种粮难、晒粮难、卖粮难的“三难”问题,刘庆个人出资350余万,搭建了2000平左右的钢结构周转仓与晾晒场,免费提供给农户使用。“这些周转仓和晾晒场可帮了我们大忙了,以前每到收获季节,我们都为晒粮发愁,现在有了刘总的帮助,我们再也不用担心了。”一位正在使用周转仓的农户感激地说。
刘庆还与村集体协作,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构建了引领乡村振兴的新路径。“这种模式能让大家共同受益,实现共同富裕。”刘庆介绍,“我们通过订单农业的方式,让农户按照我们的标准种植,然后我们保价收购,这样既降低了农户的种植风险,又保证了他们的收入。”
徽郎农业聚焦生态循环农业体系,构建了“种植—加工—研发—文旅—数字营销”五位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链。在种植方面,他们承包土地2000余亩,采用绿色栽培技术,如种植青蜂26号品种,采用宽幅精量播种、滴灌、喷灌等技术,既节水又增产。
“我们还联合安徽农业大学等高校,一起进行技术研发和推广。”刘庆说,“比如我们的小麦智能诊断软件,图像识别病害准确率能达到95%,这对农户来说非常实用,可以帮助他们及时发现和解决病虫害问题。”
在加工环节,徽郎农业建设了小麦加工产业园,实现了从种植到加工的一体化发展。他们生产的有机麦粉,深受市场欢迎,溢价达到30%。此外,他们还将麦秸变废为宝,制作成工艺品,年销售额达到200万元。
为了拓展销售渠道,刘庆组建了电商营销团队,通过线上平台打造“江淮麦香”区域品牌。“我们利用直播电商、社区团购等方式,让我们的农产品直接走向消费者,不仅提高了销售效率,还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刘庆说,“现在我们的年销售额增长了20%,这让我们对未来更有信心了。”
除了发展产业,刘庆还非常注重对农户的培训。他通过田间学校和线上直播相结合的方式,年培训农户2000人次。“我们要让农户掌握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这样他们才能真正实现增收致富。”刘庆说。
在刘庆的带领下,徽郎农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公司不仅协助村集体每年增收可持续性收入30万元左右,还带动就业100余人,打造特色高产基地2处。“看到家乡因为我们的努力而变得越来越好,我觉得一切都值得了。”刘庆微笑着说,“我希望能有更多的大学生回到家乡创业,一起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我们的总规划目标是面积扩展至8000亩,打造成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刘庆的创业之路还在继续,他将带着对家乡的热爱和对乡村振兴的坚定信念,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继续耕耘,让青春在田野上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孙启梦)
来源:农民王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