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洲印象小区业主实名微信群管理规则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3 16:11 1

摘要:背景:小区入住率提升,业主对物业服务管理质量反馈、设施维护、邻里互助需求增多,实名微信群成为“业主-物业(物业服务人)-业委会(业主委员会)-社区(社区居委会)”核心沟通渠道。

一、制定背景与目的

1.背景:小区入住率提升,业主对物业服务管理质量反馈、设施维护、邻里互助需求增多,实名微信群成为“业主-物业(物业服务人)-业委会(业主委员会)-社区(社区居委会)”核心沟通渠道。

2.目的:明确群成员行为边界,保障业主合法表达权,避免信息混乱与言论失序,共建“民主协商、邻里和睦”的小区。

3.流程:业委会征求业主意见、集体讨论后制定。

二、群成员禁止的违规行为

所有入群成员(业主/物业使用人/租赁户)需遵守文明准则,严禁以下行为:

1.赌博相关违法活动:利用微信红包设赌、线下赌具群内投注、分享非法棋牌App/赌局链接、小额赌资变相赌博(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

2.欺诈骗钱行为:仿冒身份索款(物业费、维修资金等)、虚假交易/活动套取钱财、推广无资质理财、刷单诈骗、发送钓鱼链接(涉嫌违法犯罪)。

3.发布不当骚扰信息:违法违规内容(煽动颠覆、恐怖主义等)、色情低俗/隐私泄露、无关商业广告刷屏、暴力血腥/歧视言论(如地域、租户歧视)。

4.传播谣言与不实信息:编造物业/业委会负面消息、散布生活类不实内容(如周边建垃圾场、停水停电)、传播未经证实的政策解读、捏造邻居负面信息。

三、群内严禁发布的内容

聚焦小区事务,禁发以下信息:

1.无关闲聊及刷屏:私人琐事、社会八卦、股票/游戏等无关话题;5分钟超3条无关消息、重复内容、无意义表情包/超长语音。

2.非小区公益信息:

(1)公益定义:绿化改造、设施维护、邻里互助、社区公益活动。

(2)禁发:商业广告、非小区小程序(性格测试/砍价)、外部商业活动(品牌投票/培训报名)。

3.破坏安定的言论:散布“物业拖延维修/业委会私吞收益”等不实言论、极端对抗言论(拒交物业费/集体堵门)、拉帮结派搞对立。

4.其他禁发内容:发泄不满拒沟通(辱骂、扩大矛盾)、屏蔽/反驳公益信息、抵触国家政策(质疑合法性、传播违法“攻略”)、涉政治/民族/邪教敏感内容、人身攻击(辱骂、诋毁外貌/职业、捏造谣言)。

四、微信群核心管理举措

1.身份标注规范:

(1)外部单位(需提供工作证明):物业“龙洲印象物业-姓名-职务”、开发商“龙洲印象开发商-姓名-岗位”、社区网格员“XX社区-姓名-网格员”等;

(2)业主:24小时内标注“房号+昵称”(如“6-2-2老陈”),隐私可简化为“房号+姓氏”,超3天未标注限言;

(3)管理者:业委会“龙洲印象业委会-姓名-成员”、党支部“龙洲印象党支部-姓名-委员”、群管“群管理-姓名-房号”。

2.管理团队:入选条件为“居住满1年、懂《民法典》《物业管理条例》、沟通能力强、无违规”,职责含日常巡查、答疑、传正能量、反馈业主建议。

3.实名机制:实行“实名标注+实名认证”,虚假身份拒不整改者移出。

4.违规处理:首次私信提醒删内容、二次警告记录、三次群内匿名警示、四次/严重违规(赌博/诈骗)踢群备案。

5.入群流程:主动申请(备注“房号+昵称”)→实名认证(业主提供房产证/购房合同、租户提供租房合同+房东证明)→1个工作日审核,不接受邀请入群。

五、多方联动机制

1.联动单位:社区居委会、开发商、物业、片区民警、县法院“小区法官”、水电气公司、维保单位、售后专业服务机构等(入群)。

2.信息发布职责:各单位标注名称发布信息(重要信息附电子版盖章),如社区发政策/预警、开发商发涉合同相关事宜、民警发安全提示、县法院“小区法官”发布涉小区居民的法律指引、纠纷调解相关内容、水电气公司发缴费/检修通知、维保单位与售后专业服务机构则同步设施维护动态(如电梯年检、水管维修进度)及售后保障服务信息。

3.答疑规范:职责内问题24小时内回复,复杂问题私信/面谈,无法即时回复1-3天反馈,业委会公示“答疑响应率”。

六、业主权益保障

1.信息骚扰解决:优先开启“消息免打扰”,长期不在小区可退群(退前告知群主,重新入群需再认证)。

2.反馈渠道:权益受损可私信群主(附证据)、联系业委会(3个工作日核实)、找社区调解,涉违法直接报公安。

七、权威信息规范

1.官方账号:“龙洲印象业委会-‘官方’发布”(备案于物业前台),核实可查备案或拨官方电话(0826-6233717;19961292390),仿冒账号举报踢除。

2.发布要求:仅发业主大会决议、公共收益公示等核心事项,格式含“标题+正文+落款+日期”,公告需盖章。

八、附则

1.2025年9月1日施行,法规调整或业主提合理建议时,业委会召开代表会修订并公示。

2.入群即视为同意规则,违规需承担“移出群聊/法律责任”。

3.解释权归小区业委会。

倡议:业主理性用群、参与公共事务,管理者严格执规,共建和谐小区。

来源:老喷青陈文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