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南京的他们在九三阅兵现场!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3 17:31 1

摘要:张慧于2016年参军入伍,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大队。2021年,张慧退役后以优异成绩考入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攻读国防教育专业研究生,师从陆华教授。

9月3日上午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在现场

有不少来自南京的代表

他们或接受检阅

或受邀在天安门广场现场观礼

他们,光荣接受检阅

张慧

东南大学2024届硕士毕业生

在备受瞩目的民兵方队中,东南大学2024届硕士毕业生张慧以昂扬面貌和卓越表现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

第二排左四为张慧

张慧于2016年参军入伍,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大队。2021年,张慧退役后以优异成绩考入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攻读国防教育专业研究生,师从陆华教授。

在校期间,她曾担任东南大学至善民兵连首任副指导员以及东南大学国旗护卫队的技术教练,还连续两年承担学生军训教官工作。她常说:“我想把在部队学到的东西教给学弟学妹们,这是一种传承,更是对军旅生涯的延续。”

崔佳宁

南京传媒学院学生

民兵方阵第14排排头的女兵来自南京传媒学院,她叫崔佳宁,是南京传媒学院新闻传播学院2022级新闻2班学生。

崔佳宁出生于2000年,2017年考入南京传媒学院,2018年,她响应国家号召,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荣获“优秀义务兵”一次、“四有”优秀士兵两次,嘉奖两次。2023年返校继续学习。

左一为崔佳宁

“参加这次阅兵,是非常重要的人生财富。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国方阵’中的一员。课堂就是我们的训练场,考场就是我们的阅兵场。我们现在学习的每一个知识点,掌握的每一项技能,都是在为未来积蓄力量。”崔佳宁说,未来她会用分秒不差的精准对待每一堂课,用毫厘不差的严谨对待每一个实验,用团结协作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团队项目。相信走出校门时,一定能在工作岗位上,走出这个时代最漂亮的“正步”!

陈雯雯

南京晓庄实验学校美术教师

入选民兵方队的陈雯雯,是南京晓庄实验学校的美术教师。陈雯雯于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参军入伍,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大队,曾执行俄罗斯总统、朝鲜领导人、法国总理、马来西亚总理等访华欢迎仪式,荣获优秀义务兵、南京市优秀退役女兵等称号。

2022年9月,陈雯雯从事教育工作,担任南京晓庄实验学校美术教师,并承担对外交流工作,她综合素养高,业务能力强,获得师生和家长一致好评。

第二排右数第四位为陈雯雯

“当我作为民兵方队中的一员,和战友们迈着整齐的步伐,意气风发地走过天安门广场时,我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陈雯雯说,“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作为一名教师,我也深知自己肩负着教育下一代的重任。”陈雯雯说,“参加这次阅兵仪式,让我更加坚定了将爱国主义精神传递给学生的决心。我要把在阅兵训练中所经历的一切,所感受到的那份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转化为教育的力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让他们明白,无论将来身处何地,都要始终心怀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雷佳俊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

海军方队中,有一位来自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雷佳俊。

雷佳俊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官兵,我们要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不断提高履行使命任务能力,在人民军队的大熔炉中书写火热的青春篇章。”

唐诗雅

南京晓庄学院学生

2006年出生的唐诗雅是江苏宜兴人,南京晓庄学院24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班学生,入选装备方队,光荣参加九三阅兵。

右二为唐诗雅

厉敏

南京市建邺区兴隆街道劳保所所长

多年来,厉敏在平凡的基层岗位上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落到实处,街道劳动保障所先后荣获江苏省优秀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江苏省劳动保障监察示范网格、南京市最优为民服务中心等荣誉,个人获“全国人社系统先进个人”等荣誉。

厉敏说:“当武器装备通过天安门广场,带给每一个中国人满满的自信感,太让人兴奋了。就在这一刻,历史的厚重感与民族的自豪感在心中交织,也更加深刻地明白今天的国泰民安,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筑牢的根基!”

厉敏说:“街镇人社工作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作为常年与居民打交道的基层人社工作者,更要汲取奋斗力量,宣传好惠民惠企政策、智慧人社服务等等,紧盯‘急难愁盼’事项下功夫,把老百姓的揪心事、烦心事办好、办优,让群众在每一次人社服务中都能感受到温暖与保障。”

胡胜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数控车高级技师和班组长

这是胡胜第二次受邀观礼。“亲眼见证、亲身感受祖国的日益强盛,这种体验无比震撼。”胡胜说。

2009年国庆阅兵仪式上,我国自行研制的大型预警机首次亮相,机身上方安装的雷达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这个雷达关键零部件的数控加工生产,正是由锻造“千里眼”的幕后英雄——胡胜带领团队完成的。

他表示,回去后会扎根研发生产一线,用精湛的技艺和不懈的追求,为我国国防事业贡献力量。“要为国家雕刻出更多‘千里眼’。”胡胜说。

朱成山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原副会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原馆长

朱成山是国内抗战史研究领域权威专家,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原副会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原馆长,长期致力于历史研究、和平学探究及博物馆展陈工作。现担任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朱成山说:“通过九三阅兵,我形成了4点历史认知和最新感悟:一是要持续强化对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记忆,永远铭记这段血与火的苦难史、抗争史、胜利史;二是要赓续英雄血脉,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挺立不屈不挠的民族脊梁,铸牢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三是要坚定捍卫正确的二战史观,深化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与责任担当,讴歌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伟大真理;四是要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以强国有我和争做奉献的实际行动,不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刘小川

南京市公安局南京江北新区分局阳沟街派出所副所长

作为江苏公安英模代表,南京民警刘小川受邀在天安门广场现场观礼。刘小川,南京市公安局南京江北新区分局阳沟街派出所副所长,先后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新时代青年先锋奖、江苏青年五四奖章、全省政法先进典型等荣誉。

刘小川说:“军威浩荡,扬我国威。能亲历现场盛况,我倍感自豪,倍感光荣,我也更深刻认识到,‘和平来之不易,和平必须捍卫’。作为一名社区民警,我将把我看见的、感受的,带回到工作岗位上,以‘英雄一瞬间 警察一辈子’的态度投身百姓民生考场,边干边讲引领身边青年,忠诚履职守护一方平安。”

张连红

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张连红,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南京师范大学抗日战争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领军人才,主要从事中华民国史、抗日战争史研究。出版的专著、合著有《黑色记忆: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研究:历史与言说》《南京大屠杀全史》《烽火记忆:百名抗战老战士口述史》等,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张连红说:“作为一名高校抗战史研究工作者,在现场亲历这一历史时刻,倍感振奋和激动。‘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唯有让历史被看见、被记住、被思考,方能真正守护和平,告慰亡灵,在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中,铸就‘勿忘国耻、强国有我’的时代强音。今后,我将把今日的震撼化作前行动力,持续深耕抗战史学术研究,引导青年学子守护历史真相,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中赓续抗战精神,勇担时代重任,共筑人类和平未来!”

黄和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

黄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微生物领域的研究工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两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青年创新奖,以及教育部、江苏省等多项省部级奖励,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

黄和说:“在观礼现场,目睹徒步方阵步伐铿锵、装备阵列铁流滚滚、空中梯队呼啸苍穹,我深切感受到‘国之重器’所凝聚的澎湃科技伟力,更体悟到‘强国必须强科技’的时代呼唤。作为一名高校科研工作者,我有幸亲历这一历史时刻,既是无上荣光,更是一次精神洗礼。未来,我将秉承‘科教报国、强国有我’的初心使命,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聚焦关键核心技术,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和‘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带领团队勇闯‘无人区’、敢啃‘硬骨头’,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成果应用在强国建设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更多心怀‘国之大者’的青年英才,让红色基因与科学精神代代相传,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智慧与力量!”

来源:SBS暖视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