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带下量多是怎么回事?一文教你如何诊断、治疗、预防及调养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3 17:56 1

摘要:晓槿最近感觉白带变多了,内裤上总是黄黄的,上周和老公性生活后阴道分泌物里有血丝,遂至医院就诊。医生为晓槿做妇科检查时发现宫颈呈糜烂样改变,有脓样分泌物从宫颈口流出,故诊断为慢性宫颈炎。

晓槿最近感觉白带变多了,内裤上总是黄黄的,上周和老公性生活后阴道分泌物里有血丝,遂至医院就诊。医生为晓槿做妇科检查时发现宫颈呈糜烂样改变,有脓样分泌物从宫颈口流出,故诊断为慢性宫颈炎。

诱发因素或好发人群

慢性宫颈炎可以有急性宫颈炎病史,也可能由沙眼衣原体、生殖支原体等病原体持续感染导致,好发于患性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和有生殖道慢性炎症长期刺激的人群。

自觉症状

1.白带增多,呈淡黄色或脓性。

2.少数患者在性生活后出血,或有经间期出血。

3.妇科检查见宫颈呈糜烂样改变,或宫颈口有分泌物覆盖或流出,或宫颈息肉、宫颈肥大。

注意,多数慢性宫颈炎患者没有临床症状。

诊断与鉴别诊断

1.无症状,或出现淡黄色或脓性白带增多症状,有时可能出现性生活后出血、经间期出血。

2.妇科检查见宫颈糜烂样改变、宫颈息肉或肥大,可有黄色分泌物覆盖宫颈口或从宫颈口流出。

3.需要与宫颈生理性柱状上皮异位、宫颈上皮内瘤变、早期子宫颈癌表现的“子宫颈糜烂样改变”相鉴别;子宫颈腺囊肿应与子宫颈腺癌相鉴别。

4.宫颈糜烂样改变者需要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和/或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必要时行阴道镜下病损活检,排除宫颈上皮内瘤变或宫颈癌。

并发症

慢性宫颈炎迁延不愈,炎症长期刺激,可导致慢性宫颈管黏膜炎、宫颈息肉、宫颈肥大;慢性宫颈炎还会引起宫颈腺管口狭窄、阻塞,可造成宫颈腺囊肿。

中医病因病机与辨证论治

中医学认为,慢性宫颈炎可归属于“带下病”范畴,其病位在胞宫,与肝、脾、肾功能失常有关,任脉不固、带脉失约导致湿邪下注,日久气血瘀阻,湿毒内积而成。

湿热下注证

【症状】带下量多,色黄或呈脓性,外阴瘙痒;食欲缺乏,可见口苦、口腻;小腹疼痛,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或厚,脉濡数。

【治则】清热、利湿、止带。

【方药】止带方(《世补斋医书》加减)。猪苓12克,茯苓12克,车前子12克,泽泻10克,茵陈12克,赤芍10克,牡丹皮10克,川黄檗10克,栀子10克,牛膝6克。中药煎两次,共300毫升,早、晚分服。

湿毒蕴结证

【症状】带下异常,量多,色黄或淡黄、黄白或赤黄相兼,质清稀或黏稠,或呈豆渣样,有异味;或阴痒,神疲纳呆;小腹坠胀,尿频、尿痛;苔黄腻,脉濡弱。

【治则】健脾益气、化湿解毒。

【方药】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加土茯苓、薏苡仁、贯众。金银花9克,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各4克,土茯苓15克,薏苡仁30克,贯众9克。中药煎两次,共300毫升,早、晚分服。

治疗原则

西医

1.无症状的糜烂样改变、宫颈肥大,定期随访即可。

2.有炎症表现的糜烂样改变,伴有慢性宫颈管黏膜炎者,可以采用局部治疗(包括电凝法、激光、冷冻、微波、中药栓剂等)。治疗前必须除外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及淋病奈瑟球菌、沙眼衣原体感染。

3.宫颈息肉可行息肉摘除术,术后将切除息肉送病理组织学检查,明确良恶性。

4.如果检测到淋病奈瑟球菌、沙眼衣原体,需要口服或肌内注射用药,并要求性伴侣同时治疗。

中医

1.辨证施治,口服中药配合宫颈局部用药。

2.宫颈敷药:川黄檗、苍术、龙胆草各6克,蛇床子、苦参、土茯苓各9克,生百部3克,冰片0.4克,研成细末,调成糊状,敷于宫颈患处,每日1次。

案例

刘女士,35岁,已婚,因“带下量多2年余,加重1周”来就诊。其自觉时有腰酸、神疲乏力、尿频尿痛;带下色黄、量多、有异味,反复2年余;舌红、苔黄腻,脉濡数。妇科检查发现,阴道见黄色脓性分泌物;宫颈表面呈糜烂样改变,6点钟位置见1.5厘米×0.3厘米×0.3厘米息肉样赘生物,有黏液样分泌物覆盖宫颈口。阴道分泌物检查显示白细胞(++),宫颈管分泌物培养显示淋病奈瑟球菌(-)、沙眼衣原体(-)、支原体(-),HPV(-)。TCT结果显示,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NILM)。

西医:根据带下增多2年余、妇科检查的宫颈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为慢性宫颈炎。治疗:鉴于刘女士宫颈赘生物,行宫颈赘生物摘除术。

中医辨证:根据刘女士的症状、舌苔、脉象,属于湿热下注证,因病程已久,已经兼夹神疲乏力、腰酸等肾虚之象,宜健脾利湿、清肾止带。给予易黄汤加减:猪苓15克,茯苓15克,山药30克,芡实30克,车前子9克,茵陈15克,川黄檗9克,白果9克。

临证分析:刘女士带下量多、反复不愈,持续2年余,最近带下量多加重前来就诊。此时实验室检查结果均阴性,依据妇科检查所见,西医诊断为慢性宫颈炎、宫颈息肉。治疗时,一方面行摘除术去除局部赘生物;另一方面结合患者带下量多色黄、舌红、苔黄腻、脉濡数等临床表现,属于中医“带下病(湿热下注证)”。《傅青主女科》记载,此类黄带须“补任脉之虚,清肾火之炎”,本例治拟“易黄汤”加减,并在中药内服的同时联合宫颈敷药,整体调节的同时注重局部治疗,标本兼顾、内外同治,提高疗效。嘱患者注意随访,定期检查宫颈TCT和HPV。

就诊策略

定期体检,每年行一次妇科检查非常重要。

预防措施

1.开展保健和卫生相关的科普活动,加大宣传力度,让女性对本病有科学的认识,避免讳疾忌医或过度治疗。

2.明确无症状的慢性宫颈炎可以不用治疗,不随意使用阴道清洗药物或栓剂,减少药物对宫颈造成的损伤。

3.做好避孕措施,减少人工流产的次数,降低宫颈感染的风险。

4.定期检查,对确诊的慢性宫颈炎定期进行宫颈防癌筛查,如TCT、HPV检测等,及时发现宫颈病变。

5.保持健康的生活作息和愉快的心情,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

调养措施

慢性宫颈炎不是宫颈癌,所以请放松心情,不要过度紧张,也不要选择阴道冲洗的方式进行长期治疗;注意性生活卫生;适量运动,提高抗病能力;可以配合健脾益气、清热解毒的食疗方进行调养。

乌骨鸡汤

【做法】乌骨鸡1只,洗净;将白果、莲子、糯米各15克及胡椒3克,装入鸡腹中;文火炖至鸡熟,分次食用。

【功效】健脾利湿、收敛止带。

马齿苋茶

【做法】鲜马齿苋30克,洗净切碎,加入适量水,放入砂锅内煎取汁液,去渣,调入适量冰糖饮用。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止带

来源:人卫健康微信公众号

来源:蝌蚪五线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