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流滚滚,初心不改——一名70后眼中的“9·3”阅兵观后感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3 18:19 1

摘要:2015年9月3日,一个被历史铭记的日子。当电视机屏幕上出现“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鲜红字幕时,我,一个标准的70后,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这一刻,我们等了很久,也盼了很久。

2015年9月3日,一个被历史铭记的日子。当电视机屏幕上出现“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鲜红字幕时,我,一个标准的70后,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这一刻,我们等了很久,也盼了很久。

我们这代人,是听着父辈的战争故事长大的。

童年记忆里,爷爷的搪瓷缸上印着“赠给最可爱的人”,他总会在夏夜的凉席上,指着天上的星星,讲述他如何在朝鲜的冰雪中行军,如何和战友们靠一把炒面一把雪坚持战斗。那时的我们似懂非懂,但“英雄”、“牺牲”、“胜利”这些词汇,早已像种子一样,深深埋进了我们的心里。我们不像今天的孩子们那样,拥有丰富的物质和多元的娱乐,我们的童年,是与国家的历史紧密相连的。我们唱着《歌唱祖国》,看着《地道战》《地雷战》,在黑白光影中,模糊地感知着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所以,当“9·3”阅兵的直播镜头拉开,那一幕幕熟悉的画面,瞬间将我们拉回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也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从历史走向未来的坚实足迹。

阅兵场上,我看到的是一部浓缩的强国史。

当抗战老兵方阵乘车驶过天安门,那些布满皱纹、饱经沧桑的脸上,挂着军功章,也挂着泪光。那一瞬间,我眼眶湿润了。他们是历史的亲历者,是民族的脊梁。他们用青春和热血,为我们挡住了侵略者的铁蹄,换来了一个崭新的中国。向他们致敬,就是向历史致敬,向牺牲致敬。那一刻,我们读懂了“落后就要挨打”这句沉重话语的全部含义。

紧接着,装备方阵如钢铁洪流般滚滚而来。坦克、装甲车、导弹、无人机……一排排,一列列,闪烁着冷峻的金属光泽,那是国家力量的象征。作为一名70后,我们清晰地记得,当年我们的军队装备还相对落后。而今,看着这些自主研发、世界领先的国之重器,那份自豪感是如此真实而强烈。这不再是“小米加步枪”的时代,而是科技强军、科技兴国的时代。每一件装备的背后,都凝聚着几代科研人员的智慧和汗水,它告诉我们:只有自身强大,才能捍卫和平,才能赢得尊重。

当空中梯队呼啸着划过北京的天空,战机拉出的彩烟如同绚丽的彩虹,那一刻,我的心情是激昂的。从当年的“望机兴叹”到如今的“鹰击长空”,人民空军的发展历程,正是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的缩影。它守护着祖国的蓝天,也守护着我们每一个家庭的安宁。

铁流滚滚,映照的是不变的初心。

作为一名70后,我们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也是参与者和受益者。我们亲历了国家从百废待兴到繁荣富强的伟大变迁。我们或许没有经历过战火的洗礼,但我们深知,今天的和平与发展,是建立在无数先辈牺牲奋斗的基础之上的。阅兵式上展示的,不仅仅是强大的军事实力,更是一种和平的宣言、一种自信的姿态。它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绝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我们有能力、有决心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这份强大,不是为了称霸,而是为了守护。守护我们用几十年奋斗换来的美好生活,守护我们的孩子能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安心读书,守护我们能在和平的阳光下追逐梦想。作为一名70后,我们已经从懵懂少年成长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我们是家庭的顶梁柱,是单位的骨干,是社会发展的建设者。阅兵式带给我们的,不应仅仅是激动和自豪,更应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

“9·3”阅兵,是一场胜利的庆典,更是一次精神的接力。它将我们父辈的“红色基因”传递到了我们这一代人,也必将传递给我们的下一代。作为70后,我们是承前启后的一代。我们既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更要珍惜当下,开创未来。我们要将那份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融入到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以实干和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直播结束了,但那份激动与自豪仍在心中回荡。铁流滚滚,初心不改。我们这代人,将继续带着这份历史的记忆和时代的荣光,在新的征程上,砥砺前行,不负韶华,不负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与繁荣。

来源:老董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