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00年来,最大的历史转折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3 19:37 1

摘要:因为涉及到的内容,实在太多了:从近的来说,有武器性能,光这个,就可以写一本书;再远一点,则可以说到工业能力;更远一点,则可以说到国力的变迁……可谓是无穷无尽。

今天,是史诗级的一天,未来世界终于展开它大部分全貌了。

这两天,有不少人要我说说今天。

这事怎么说呢?

因为涉及到的内容,实在太多了:从近的来说,有武器性能,光这个,就可以写一本书;再远一点,则可以说到工业能力;更远一点,则可以说到国力的变迁……可谓是无穷无尽。

因为涉及到的面,实在太广,太深,反而不知道从哪里下嘴了!

但这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那就是在今后,历史上绝对会提到今天。

为啥这么说呢?

让我们从1492年8月3号讲起:这条早上,太阳还没升起,哥伦布带着3艘帆船组成的船队,从西班牙的巴罗斯港,向西扬帆起航。

这次航行,他们将发现美洲,并将载入史册。但船上所有人,都紧张得要死,都在暗中骂哥伦布!

这是为啥呢?

因为之前,大家绝大部分的经验,也都仅限于在地中海上,来跑船啊。

它和到真正的大洋上,去跑船,根本就不是一码事!

因为从大气环流角度看,夏季地中海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风平浪静,利于航行;冬季虽说受西风带影响,风浪大一些,但它夹在欧洲和非洲大陆之间,相当封闭,所以风浪并不很大!

古代欧洲在地中海上航行的船,又有帆,又有那么多的桨,就因为经常这个海经常没风,要靠人力来划桨。

这次航行的结果,我们也知道:美洲大陆被发现。

大航海时代,就这么懵懵懂懂地,开始了。

为啥说懵懵懂懂呢?

再上张图。

我们来看一下大航海时代,最早几个主要航海家的航迹图。

第一个是迪亚士,他在1487年到1488年,差不多哥伦布之前4到5年,就航行到了非洲最南端,发现了好望角!

但他是怎么走的?

沿着非洲海岸线,小心翼翼地往前走。结果到了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一看风浪太大,他赶紧提桶跑路!

这次他算明智,捡了一条命。

13年后,听说在1498年达·伽马居然绕过好望角,还到达了印度。他抱着一种“老子早就去过那里”的心态,领着一支大船队,再过好望角。

这次运气不好,这支船队有4艘船被风浪打翻,全员遇难,其中就有迪亚士。

然后是第二位哥伦布。

这位老兄运气非常好,再上张图。

看到没,他的船从西班牙出来后,先碰到一股寒流,把他们往西偏南方向送,之后就顺风顺水地,到现在的加勒比海,还有西印度群岛了!

第三位达·伽马,也是靠着穿梭于各种洋流,顺风顺水地,到了好望角。

他还运气特别好,到好望角的时间在12月,当地的夏季,西风带向南移,风暴没那么厉害,结果被他穿过,然后到了印度。

那个倒霉鬼迪亚士,是在1500年5月再过好望角的,正是西风带北移,风暴最强烈时,结果连人带船,都沉到海底里去了!

第四位亚美利哥,走法和达·伽马差不多,也是穿过各个风带和洋流的间隙,然后到了南美大陆。

至于第五位麦哲伦,和前面四位相比,要晚几十年,虽说搞了首次环球航行,但因为这些前辈们,很多坑都掉过了,所以他就方便得多。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要说了:中国人缺乏冒险精神啊,你看看人家欧洲人,在大航海时代,简直就是个前赴后继,拼命地往海上跑,终于跑出一条路来了。

如果有人这么说,我们必须非常负责任地说:此人在扯淡。

为啥呢?

再上张图。

这是全世界气旋,我们一般叫台风图,大家不妨看看:哪个地方最密?

就在我们这边啊!

我们南方的海岸线,都被搞得看不见了!

西太平洋的风暴,是全世界最狂暴的,比地中海、欧洲沿海要狂暴得多。

郑和的船够大吧?

第一次下西洋,就在自家家门口,福建沿海,遇到大风,损失了很多人。

郑成功第一次北伐,在舟山遇到大风,损失了几千将士。

清朝派水师去清剿郑成功,在厦门遇到台风,全军覆没。

还有元朝时,征伐日本的大军,两次被台风吹没了。但忽必烈表示不信邪,我粮食就是要从海上走,然后一波大风来,又吹没了,他叹了口气说:赶紧修京杭大运河,今后运粮,尽量走运河。

为啥明明离海很近,我们古代偏要费很大的人力,修一条京杭运河,原因就在这里:太平洋上形成的热带气旋,受地球自转影响,会不断地袭击西海岸。

说到这里,有人要问了:我们古代,不是有条“海上丝绸之路”吗?他们是怎么在海上航行的?

答案是:九死一生!

这条“海上丝绸之路”,所运输的,都是古代的暴利商品,像丝绸、瓷器这种东西,只要能运到目的地,就是几十倍的利润!

欧洲人最早搞的,也是这种暴利商品,像胡椒这种香料,在产地值不了几个钱,还不断地翻船,但只要能运到欧洲,价钱就是几十倍!

这么总体一平衡,还是赚不到多少钱!

甚至到1600年,当时航海技术已经很不错,各种风带、航道啥的,都摸清楚了,但还是海难不断。

比如说当时欧洲人听说有人手上,有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股票,都羡慕得要死,觉得这家公司太能赚钱了,它每年的利润,居然有20%!

这种羡慕,如果被我们当时的钱庄老板听说,肯定要笑掉大牙,因为我们明朝、清朝,钱庄房贷的年利率,至少在30%!

还没荷兰人搞海上贸易,那么大的风险!

但当时欧洲人,为啥要硬着头皮,去搞海上贸易呢?

因为欧洲这地方,如果从种田的角度来看,简直是太太太操蛋了:我们中国古代,播种下一粒种子,收获大约是20倍;但英国南部的伦敦附近,还有荷兰,只能收获到4倍!

连它们的地主,都穷得要死:中国古代地租,能收到40%;但欧洲的地主,地租最多,也只敢收到16%,因为如果多收了,农民就饿死了。

因为当时的欧洲人穷,才不得不到海上去搏命!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任何文明的进步,都是以撕心裂肺的阵痛为代价的。

现在西方很多书,说在文艺复兴时,欧洲有多么多么富,罗马、希腊有多么多么强,都是吹牛的,其实在它的历史绝大部分时间,就一个字:穷!

后来富了,才开始造各种假,吹它自古以来,就很繁华。

但因为最初穷,所以不断在海上拼命,慢慢地,欧洲人居然拼出自己的一条路来了:因为越来越熟练,海难越来越少,终于比陆上运输更便宜!

于是就出现了一个词:海权!

当然,和它对应的是:陆权。

我们不妨回想一下:之前中国古代历朝历代,那些城市比较富庶?

长安;

洛阳;

成都;

杭州;

扬州……

好像都在内陆,没一个在沿海的吧?

当时人们主要用什么运输方式呢?

人力和畜力运输!

当欧洲人海上运输越搞越熟练,还乘机点亮了工业革命的科技树后,就从靠风力运输,到蒸汽机,再到内燃机,涡轮发动机也属于内燃机。

结果就是海难越来越少,人们征服了大海。

然后海权帝国的时代,就来临了。

先是英国,然后是美国。

海权帝国的实力,是陆权帝国所没法抵挡的。

像在一战、二战时,德国是当时最先进的工业强国,有钢铁洪流,有世界顶尖的陆军,绝对陆权国家的代表,但它没有强大的海军,结果是德国一战惨败,二战还是惨败。

和德国相反,美国这个海洋国家,则能一边在太平洋,出动大批军舰,和日本在太平洋搞各种大海战;一边在欧洲登陆,开辟第二战场。

二战之后,美国占据了所有的海上要冲!

任何一艘船,都别想逃过它的手掌心!

于是,在最近这30多年,我们生活的地球上,突然出现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景象!

什么景象呢?

上张图。

这事我们之前说过多次。

整个地球主要是水,但有两块主要大陆:一个由亚洲、欧洲和非洲组成,大约有8400万平方公里;另一块也非常大,由南北美洲构成,面积只有前一块的一半,为4200万平方公里。

但要是从人口总数来论,美洲大陆和亚欧非大陆的差距更大:美洲大陆只有差不多9亿人口,只占全球总人口的13%;而亚欧非大陆有71亿人口,占众人口的87%。

所以,按道理讲,统治这个世界的,应该是位于亚欧非大陆的国家。但在实际上,却是在面积要小得多的美洲,而且是美国这个国家。

这种情况,非常奇怪:因为整个美洲大陆的人口,甚至都不如中国。

于是当然会出现和美国对抗的国家。

谁呢?

苏联!

如果我们翻开历史书,就会发现:虽说在二战中遭受重创,但在1960年代到1970年代,苏联和美国之间,两家之间其实是旗鼓相当!

底层原因,还是因为运输!

苏联当时,疯狂发展铁路,到1990年时,全国铁路运营里程高达14.73万公里,虽说里程比美国短,但电气化铁路达到5万多公里,远远超过美国;复线铁路也有5万多公里,也远超美国!

每年运送40亿吨货物、43亿旅客!

苏联人把铁路的效率,提到极致。

和铁路相比,海运码头卸货难度很大,耗时也非常长,还要用上很多码头工人,占用非常多的人力,轮船经常堵在海港外,就等着卸货。

运量也差不多,一条铁路年运货1亿吨,一个海港也就那些。

而且海运的速度,还远远不如铁路。

但苏联最终败了!

为什么呢?

因为一个小小箱子!1966年,从美国纽约,第一艘集装箱海轮,驶往了鹿特丹,这个箱子让苏联的铁路运输优势,很快败下阵来。

这里可以作个对比:在用集装箱前的1961年,美国进出口总额在GDP中的比例,居然不如1930年,但1961年美国平均关税只有7%,1930年却有40%。

之所以没啥改变,是因为海运费用太高:

海运先要付船舶的运输费、保险费;

但这只是小数字,因为等轮船停靠码头,大笔费用才来了:装卸费、仓储费、船舶靠港费……这些费用,占了当时航运成本的70到75%。

这还没把因为偷东西,带来的损失,给算进去!

结果美国和欧洲,在广泛用了集装箱后,他们的海运成本,一下子就超过了铁路运输!

别的就不说了,光看我们一条长江,就明白了:2023年长江干线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38.8亿吨,比苏联鼎盛期全国铁路的总货运量,还要多!

这还没算上海运!

为啥苏联会输?

就是因为集装箱的出现,导致它在运输方式上,被反超了!

那到现在,有没有那种运输方式,能比集装箱海运或水运,更方便,成本更低呢?

不好意思,还没有!

所以这个世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还将是海权国家的天下!

到这里,是不是觉得挺丧气的?

千万不要丧气,因为就在这时候,一个地缘位置非常奇怪的国家,突然冒出来了!

谁呢?

中国!

为啥说我们的地缘位置,非常奇怪呢?

再上地图。

如果认真看世界地图,就会发现:在亚欧大陆的两端,各有一个超级巨大的半岛:西边的是整个欧洲;东边的则是我们!

从北边的渤海,到南边的北部湾,如果划一条直线,我们就能看出在亚欧大陆东部,这个巨大的半岛!

我们的地缘位置,特别在哪里呢?

首先我们把亚欧大陆东边的这个巨大半岛,全部给占了;同时我们还深入亚欧大陆内部!

对俄罗斯这个纯粹的陆权国家来说,我们控制了亚欧大陆最好的土地,宜居条件远远优于它,在物产和人力资源方面,能对它形成碾压。

我们的国土深入亚欧大陆内部,占据了一切有利地形,就像把尖刀一样,从地理上,能将俄罗斯一分为二。

这个地理优势,大家感受一下。

对美国这个海权国家来说,它远离世界岛,在整个亚欧大陆,没一块自己直接掌控的立足之地。

平时还好说,情况紧急时,它要把手伸过来,成本会非常高,只能指望在欧洲指望一堆它的北约盟友,在亚洲则是日、韩,现在又多了个菲律宾。

而且它在亚洲大陆,除了韩国这个小地方,它没任何立足之地,太平洋又实在太宽,把力量投过来,成本实在太高了!

对付我们,比对付当年的苏联,其实更困难!

至于美国拉日本、韩国甚至菲律宾,搞的那个“岛链战略”,根本就是个笑话:因为我们如果力量暂时不够,没必要突破;如果我们力量够了,和拥有亚欧大陆东部广阔领土的我们来说,这些岛链简直就像纸糊的一样。

美国唯一的指望,就是俄罗斯和我们为敌。

克林顿的老婆,美国前国务卿,还在2016年当过总统候选人的希拉里,就曾经这样指望过:2021年,她在新加坡演讲时说,本来她以为中俄两国会在边境上打起来,结果没想到,“他们居然抱在了一起”!

为啥会这样呢?

但美国运气不好,老天爷一点机会都没给它。

俄罗斯在它的东部,人口密度实在太低,力量过于薄弱,在现在这种形势下,它甚至得依靠我们,才能抵挡住美国、日本,甚至韩国的觊觎!

而且因为它在地缘上的劣势,甚至得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向我们开放很多领域,才能让彼此之间,实现共赢!

到这里,看出我们在地缘上的特殊之处没:在全世界,我们是唯一能同时克制唯一陆权国家俄罗斯,还能克制海权国家美国的?

美国要统治世界,必须在亚欧非大陆不断挑起战争,煽动不和,让整个亚欧非大陆动荡不已。

美国最害怕的,是亚欧大陆完成整合,届时占据世界将近9成的人口和市场的这块大陆,将会爆发出强大的生产力,商品成本之地,换代速度之快,将会彻底锤爆孤悬海外的美国。

今天阅兵到场的各国领导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成亚欧大陆整合的重要一步,在这种大局下,美国未来的进一步萎缩,是不可避免的。

美国之所以崛起,只是因为它得到了欧洲技术的兴起,加上亚欧大陆最近几百年不断的战乱。

所以今天很多人看完之后,才感慨说:越来越觉得,耿爽说得这句话,实在是太对了,太正确了。

这个世界,已经有太多的战火、贫困、饥荒、苦难,孤儿寡妇绝望的眼神,假如亚欧大陆一团乱糟糟,我们自己最终也肯定难独善其身,所以我们必须让它稳定下来。

而且必须用最低的成本,今天做的事,其实就是用最低的成本,震慑宵小之徒,让它们不敢轻举妄动。

这就是中国的昭昭天命。

当这块大陆的一个个区块,通过各种合作,尤其是那种带有地缘性、战略性的重大项目,打通任督二脉,彻底连在一起,很难再有阻滞。

一旦整个亚欧非大陆慢慢地,不再动荡不安,进而实现内部整合,那美国的霸权也就到头了。

历史的车轮,正以不可阻挡之势,一路向前。

今天9月3号,是史诗级的一天。

随后无数的机会之门,将因此敞开。

来源:对对趣味财经分享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