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2025年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在此次阅兵过程中,多支新兵种与新式武器的首次亮相,让这场盛大的阅兵式意义显得非常不一般。
这对于众多军迷来说简直是过年了,因为阅兵式上参阅的武器装备中,首次亮相的新型装备占比很大。
其中部分陆海空基战略重器、高超精打、无人和反无人装备属于第一次对外展示。
按照模块化、体系化编组,由先进的预警指挥机、歼击机、轰炸机、运输机等组成的空中梯队,基本涵盖我军现役主战机型,有的还是首次公正亮相。
但由于本人军事知识有限,今天只能挑七种自己有些熟悉的新型武器装备介绍给大家,欢迎共同讨论。
一、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
自2019年国庆70周年盛大阅兵中亮相以来,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始终保持着低调与神秘的姿态,鲜少在公众媒体露面。
与以往我们熟悉的圆锥形弹头不同,东风-17全球采用了独特的三角锥体造型弹头,拥有水平和垂直的短翼。
这样设计的弹头能够在大气层边缘以“水漂式”跳跃轨迹飞行,路线灵活、令敌人难以预测。
它能够全天候、无依托,对中近程目标实施精确打击,被誉为当前世界顶尖的高超音速武器系统之一。
二、鹰击-21高超音速反舰导弹
2022年4月23日,中国海军首次公布了055型驱逐舰发射“鹰击-21”高超音速导弹的画面,外媒立即称它是中国“最神秘和最致命的导弹之一”。
鹰击-21反舰弹道导弹可以依靠舰载发射,以6倍音速的惊人速度飞行。
它在末端俯冲速度可以达到10-12马赫,全程飞行时间仅需30秒。
由于采用了北斗导航+双频雷达+红外成像复合制导,该导弹的命中精度误差小于10米。
更让人惊喜的是,鹰击-21反舰弹道导弹末段蛇形机动过载达15G,能够释放箔条诱饵并采用等离子隐身涂层,这从理论上来讲拦截概率不足5%。
三、歼-20S双座隐身战机
作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巅峰之作,歼-20S双座隐身战斗机的横空出世,不仅代表着中国航空技术的重大突破,更标志着全球空战格局即将迎来革命性变革。
这款集远程打击、重型载荷、双座协同、多任务执行能力于一身的第五代隐身战机,其设计理念完全超越了传统战斗机的功能定位。
歼-20S双座隐身战机配备的新型智能弹药管理系统可同时挂载多型精确制导武器,配合先进的火控计算机,能在瞬息万变的战场环境中快速切换作战模式。
很多军事专家认为,现代空战已从单一平台对抗演变为体系化作战,而歼-20S正是这一理念的完美体现。
官方的数据显示,该战机在标准作战配置下作战半径可达1800公里,若配合运-20U大型加油机进行空中加油,其战略打击范围可延伸至3000公里以上,足以覆盖整个西太平洋的关键区域。
这种远程打击能力将迫使潜在对手的防御体系不得不向外扩展数百公里,极大提升了中国空军的战略威慑力。
其实,除了歼-20S双座隐身战机外,我国还研制了更强大的隐身战机,但因为过于先进,这次阅兵式就不便过早展露了。
四、歼-15T弹射型舰载机
在这次阅兵式上,由歼-15DH、歼-15DT、歼-35和歼-15T四款类型的战机组成的舰载机梯队接受了全国人民的检阅。
为了更适应在航母上起降,歼-15T的起落架不仅增加了弹射杆,在整体强度上也有提升:支撑杆加粗两成、主起落架采用双轮设计,可把降落时轮胎与甲板间的压强均匀分散,降低甲板摩擦损耗。
歼-15T所拥有的“滑弹兼备”强大优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战术价值和战略意义。
首先从战术角度看,凭借对滑跃和弹射起飞的双重适配,歼-15T可实现跨舰部署。
就目前的军事部署来说,歼-15T可以在辽宁舰、山东舰两艘滑跃型航母和福建舰弹射型航母之间灵活部署。
战时如果某一艘航母受损,其他航母可迅速接收其歼-15T舰载战斗机编队,维持编队海上持续作战能力,提高航母编队体系作战能力。
其次从战略角度来看,歼-15T在弹射起飞时能满油满弹起飞,这使得它的作战半径更大,载弹量更大,导弹射程更远。
这也让它可以随同航母编队在远离国土的情况下跨洋作战,增强海上防御作战纵深,实现拒敌于国门之外的军事目的。
五、无侦-7与无侦-10无人机
无侦-7无人机是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高空无人侦察机,主要执行边境侦察、领海巡逻等任务。
2021年11月,无侦-7全面投入实战化训练。
它体积巨大,翼展接近50米,长度达25米,这比美国全球鹰侦察机和波音737飞机的翼展都要长。
无侦-7的出现刷新了中国空军无人机的纪录,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世界领先水平。
无侦-10同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无人电子侦察机,兼具电子侦察、目标定位及电磁压制功能,为有人战机提供战场态势感知支持。
它的机身长达9米,翼展18米,最大起飞重量3.2吨,配备双涡扇发动机。
最大飞行高度1.6万米,航程超过4000公里,作战半径约1800公里,可以连续飞行10小时以上。
更让人欣喜的是,无侦-10具有隐身功能,采用了流线型机身与吸波涂层,正面雷达反射截面积仅0.1平方米,显著降低被敌方探测到的概率。
无侦-7与无侦-10无人机联合登场,可以形成高低搭配、功能互补的侦察体系。
一机负责大范围监视,另一机执行精细识别,实时回传高清图像。
它们极大提升了情报获取与处理的效率,帮助指挥系统迅速制定战术,引导火力实现高效的精准打击。
在2025年的演练中,两款无人机就曾成功引导了东风-10A反舰导弹命中预定的目标。
六、无人潜航器与无人艇
我国的无人艇与潜航器目前的趋势正朝着大型化、多功能化方面迅速发展,拥有高速机动作战,水下隐蔽潜航等多种先进技术。
特别是大型无人潜航器不仅能执行情报收集,还可搭载武器实施水下攻击,如布放智能水雷或发射鱼雷,现已成为未来海洋作战中不可忽视的新型力量。
我们可以从央视直播的画面中看到,身披白灰蓝海军迷彩的新型无人艇,拥有一系列引人注目的隐身设计。
无论是凸多面体的外观,还是棱角分明的上层建筑,以及可能采用吸波材料并配备隐藏天线和雷达,目的都是为了减少红外、视觉及声学特征。
小口径的速射炮、轻巧的体量与流线构型,极有可能表明其具备高速机动的作战能力。
七、车载激光武器
现代化的战争中,既然有矛就会有盾。
面对战场上无孔不入的敌方无人机,这次阅兵式上我国也亮出全套应对方案。
我国车载激光武器现已步入实用阶段,成为应对“低慢小”无人机群的理想手段。
这类定向能武器可实施连续多次打击,且发射成本极低、响应迅速,显著提高了防空作战的实力。
另外同时配备的高能微波武器也可杀敌于无形,尤其适合拦截大举来袭的无人机蜂群。
而弹炮结合武器配备速射炮和防空导弹,则是能够有效拦截敌方的“漏网之鱼”。
上述武器装备既可独立机动作战,也能协同编织一道密不透风的防空网。
来源:战千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