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榜样 | 庞慧:“让每一寸土地都充满希望”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3 19:59 1

摘要:“看,这些玉米长得比人还高,人工打药根本够不着。有些小户干脆就不防治了,这样病虫害一多,产量也就跟不上了。”泰安市汶粮农作物专业合作社经理庞慧穿梭于田间,察看玉米长势。

“看,这些玉米长得比人还高,人工打药根本够不着。有些小户干脆就不防治了,这样病虫害一多,产量也就跟不上了。”泰安市汶粮农作物专业合作社经理庞慧穿梭于田间,察看玉米长势。

“我们合作社现在提供无人机统防统治服务,帮助农户增产增收,一台机器一天的作业面积超1000亩。今年肯定又是一个丰收年!”望着眼前这片承载着希望的土地,庞慧信心满满。

岱岳区大汶口镇位于汶阳田腹地,土地肥沃,发展现代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小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种地,那时品种落后,小麦亩产只有三四百公斤。”庞慧回忆道。

1995年,庞慧进入大汶口农科所工作,在办公室处理各类业务的过程中,她接触到良种培育和繁育工作,深切体会到好种子对农业发展起到的带动作用。从那时起,她便立志培育优质高产良种,帮助当地农户增收。

2013年,庞慧成立了泰安市汶粮农作物专业合作社和泰安市登丰种业有限公司,构建起“合作社+公司”的双轨发展模式:合作社集中社员和土地,为登丰种业繁育小麦良种;登丰种业对种子进行收购、加工与包装,将良种从田间销往全省各地。

合作社如何带动乡亲们富起来?庞慧娓娓道来,农户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收取租金,合作社将土地集中起来统一经营,进行规模化、机械化种植,这种方式能让各方受益。她说:“我最大的梦想就是让每一寸土地都充满希望,让每一位农民都过上更好的日子。”

庞慧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繁殖麦种需要给农户发放原种,原种纯度高,产量可以增加10%左右。合作社全程提供社会化服务,良种、良法组装配套,保证稳产增产。麦收时,公司加价0.2元/公斤—0.3元/公斤收购麦种,一亩地就能多出150多元的收益。”

随着良种的更新和配套种植技术的推广,如今,小麦亩产已提高到650公斤,个别地块能达到800公斤。“种的地多了,收入就也就更可观了。”庞慧说。

“一粒良种,千粒好粮”的背后是一场与时间的漫长较量。一个新品种的诞生,平均要花费9年至10年,甚至更长时间。

“小麦的生长周期在230天左右,一般是10月播种,6月收获。播种、调查、记载、考种……30年就这么过来了。”庞慧笑着说。

这样的日子不枯燥吗?面对这个问题,庞慧摇了摇头:“对我来说,这种重复很有意义,因为在这个过程中能看到哪个品种表现比较好,看到表现好的品种就像看到了希望。”

为了培育良种,庞慧流转了超2公顷的土地作为试验田,跑高校、访院所,搜集亲本材料。经过多年的攻关、试种,合作社建立起拥有320多个品种的小麦资源库,培育出登丰系列小麦新品系13个,5个参加省区域试验。庞慧创建了“汶登丰”“泰山谷源”等知名品牌,买断国审品牌“泰科麦”30的独家生产经营权。

“我建设试验田的主要目的是筛选出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周边农户可以随时来田边进行实地观摩,不同品种的长势、抗性、产量都一目了然。”庞慧介绍。合作社还投资30多万元建立了农技推广中心,将田间观摩与理论培训相结合,每年对种粮大户、科技示范户等培训30余次。

庞慧深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重要性,如今,她的试验田面积已超68公顷。经实打测产,试验田小麦亩均产量达到843.37公斤,玉米亩均产量达到1239.14公斤。合作社与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成为山东岱岳玉米科技小院、山东农业大学教学科研实践育人基地。

近年来,庞慧获得第五届齐鲁乡村之星、泰安市乡村之星、泰安市劳动模范、省三八红旗手等称号30余项、国家级专利16项。她始终保持谦逊:“我做的都是很平凡的事,我的初心就是培育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带动当地农户加入种业产业链,把服务做好,共同致富。”

“好种子是会‘说话’的,有经验的人只要捧起来看一看,或沿着麦场边走一走,就能知道种子的纯度和水分。”车间里,麦种正在流水线上接受封装,即将被运往远方,庞慧从麦种筛选机中捧起的麦种,正在用一种只有土地和农人才能听得懂的语言,诉说着丰收的密码。

记者:冯子凝

编辑:乔雨晴

审核:王天姿

来源:泰山晚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