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山东远腾制刷有限公司的毛刷生产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宽敞明亮的车间内,一排排整齐的注塑机有序排列,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设备,将原料注入模具,不一会儿,一个个毛刷的塑料手柄便成型出炉。不远处,焊接机操作工们正专注地将刷毛与手柄进行焊接,动作娴熟而迅速。
在新泰市龙廷镇,一把小小的毛刷,“刷”出了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更“刷”出了一个产业集聚、数字转型、共富发展的新样本。
在山东远腾制刷有限公司的毛刷生产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宽敞明亮的车间内,一排排整齐的注塑机有序排列,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设备,将原料注入模具,不一会儿,一个个毛刷的塑料手柄便成型出炉。不远处,焊接机操作工们正专注地将刷毛与手柄进行焊接,动作娴熟而迅速。
一位正在注塑机前忙碌的工人张凯旋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笑着说道:“我在这干注塑机操工好几年了,一个月能挣5000元左右,这日子也算过得有滋有味!”
龙廷镇是远近闻名的“毛刷小镇”。从20世纪90年代零星的几个小作坊,到如今拥有500余家毛刷生产经营户,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龙廷镇已形成完整的毛刷产业链条,从原材料供应、毛刷生产到成品销售,各个环节紧密相连。
然而,在这热闹的生产景象背后,龙廷镇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难题。乡村传统特色产业向工业化转型聚集面临着空间难题,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原有的土地和空间难以满足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需求。乡镇工业厂房还存在着“建不起、进不来”的建设难题,此外,小作坊安全生产等问题也日益凸显,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面对这种情况,新泰市积极探索镇级产业园建设新模式,创新提出“一分为二、厂房订制、资金互补、金融支持、统一运营、规范管理”的乡镇层级小微产业园建设运营模式。通过企业和散户入园,推动家庭作坊式生产转向工业化、规范化、品牌化、集聚化发展,整合刷柄制造、注塑等产业链条,变“各自为战”为“抱团发展”,引导毛刷产业从原始油漆刷向生活用刷、工业用刷等高端方向迈进,培育上下游企业500多家、从业人员1.2万人、年产毛刷3亿多把,蹚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共同富裕的新路子。
山东远腾制刷有限公司是龙廷镇毛刷产业中的一家代表性企业。该公司产品测试部经理张建栋透露:“我们平均每天要生产3万把刷子,涵盖140多个品类。截至目前,公司引进了十多位00后的年轻人,并将他们充实到客服、运营、主播等岗位,他们为企业注入了发展新活力。今年上半年,公司的产值达到了1600万元。”
不仅如此,今天的龙廷镇还搭上了电商的“快车”。打开抖音、淘宝等电商平台,只要输入“龙廷毛刷”,就能看到大大小小的制刷厂在直播着。“为了发挥电商销售优势,我们在义乌、临沂、济南等地配套建设智慧云仓,‘下单即发货、24小时到货’,实现龙廷镇五金工具‘买全国、卖全国’。”提及电商发展,龙廷镇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巩丽萍分外自豪,“今年,多家毛刷企业获评进出口外贸资质,拓展了美国、东南亚等出口外贸业务,毛刷出口额持续增长。”
龙廷镇毛刷小微产业园是新泰市农产品加工小微产业园建设的重要成果。近年来,新泰市坚持把小微产业园作为推动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一招,形成了市级园区“头雁”领航、乡镇小微产业园“雁阵齐飞”的发展新格局,打造了乡村产业振兴新动能、新引擎、新平台。(大众新闻记者 刘涛 通讯员 李悦)
(大众日报及大众新闻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文字投稿务必配上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投大众日报泰安记者站电子邮箱dzrbta@126.com,热线电话:05388011909。来稿请务必注明作者、手机,以便进一步联系。)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