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市专职矿山救援队伍建设新闻发布会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4 01:44 1

摘要:9月2日上午10时,晋中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晋中市专职矿山救援队伍建设新闻发布会,邀请晋中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继阳就晋中市专职矿山救援队伍建设进行新闻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晋中市宣传工作指导中心主任郝利斌主持新闻发布会。

9月2日上午10时,晋中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晋中市专职矿山救援队伍建设新闻发布会,邀请晋中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继阳就晋中市专职矿山救援队伍建设进行新闻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晋中市宣传工作指导中心主任郝利斌主持新闻发布会。

晋中市宣传工作指导中心主任郝利斌:

应急救援工作,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市通过政策引导、创新体制机制,系统性推进专职矿山救援队伍建设。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情况,我们邀请到晋中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继阳,请他就晋中市专职矿山救援队伍建设进行新闻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

下面,请市应急管理局王继阳副局长作介绍。

晋中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继阳: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各位朋友长期以来对我市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关心、关注与支持!今天由我向大家介绍全市专职矿山救援队伍建设情况。

应急救援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最后一道防线,救援队伍和救援能力直接决定着灾害事故的响应速度、处置效率和受灾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保障。晋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应急救援工作,为进一步提升煤矿事故灾害应急处置水平和煤矿企业应急救援能力,2024年8月,晋中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晋中市应急救援大队协助煤矿企业建立专职矿山救援队的工作方案(试行)》,标志着“党建引领、队企合作、共建共用”的创新模式正式启动。目前,各项建设任务有序推进,灵石、昔阳驻县小队已正式挂牌运行。下面,我就有关工作情况,向大家做简要介绍。

一、实施背景和总体考虑

2024年7月施行的《矿山救援规程》(应急管理部令第16号)明确提出“专职矿山救援队至服务矿山的行车时间一般不超过30分钟”的硬性要求,为矿山应急救援体系改革指明了方向。我市作为山西煤炭资源核心产区,辖内8个产煤县分布密集,部分矿井瓦斯突出、透水等灾害复杂,事故风险较高。近年来,随着我市矿山开采深度的不断延伸,矿山事故灾难救援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日益增大。晋中市应急救援大队是我市范围内唯一的市属专职矿山救援队伍,大队下设三个中队,分别驻扎榆次、和顺、介休三地,实现了对驻地煤矿企业开展抢险救援的目标,但在快速高效辐射覆盖其他产煤县方面存在不足,同时其他县域企业自建队伍能力薄弱,难以满足“黄金救援”需求,严重影响救援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为破解这一难题,市委、市政府以“大应急、大救援”体系建设为统领,创新推行“队企共建”模式,通过政策引导、资源整合与企业协同,系统性推进专职矿山救援队建设。

二、建队模式的实践路径

我市明确提出了“队企合作、共建共用、区位互补、快速反应、救援高效”模式,由政府统筹顶层设计,企业提供人力物力,党组织嵌入建设全程,推动救援力量下沉至企业一线。通过企业专职队伍填补市级救援力量与矿井之间的“最后一公里”。

(一)“队企共建”机制

1.企业牵头:由煤矿企业(如山西华熙矿业)牵头抽调专业人员,承担装备购置、场地维护等后勤保障。

2.政府指导:市应急救援大队统一制定训练标准、考核规范,并派驻教官指导业务,确保救援能力达标。

(二)资源整合共享机制

1.共建共管:市应急救援大队将准军事化管理体系植入小队,制定《队员考核细则》、《装备维护规范》等20余项制度。同时,建立“双向反馈”机制,每月向企业出具考勤与奖惩报告,企业可参与队伍建设评估,形成“管理规范、沟通高效”的协作生态。

2.资源共享:依托市应急救援大队的专业优势,各小队队员可参与全市统一的跨区域演练、专家授课,共享无人机侦察、生命探测仪等先进装备。2025年4月,在晋中市榆次区开展的跨区域演练中,小队队员熟练操作液压破拆工具、正压式氧气呼吸器等装备,展现出“新兵”不新的专业素养。

3.应急联动:各小队在日常备勤中,与企业安全部门建立24 小时联动机制,定期联合开展隐患排查、应急演练,将事故预防端口前移。

三、建设成效与推广计划

(一)首期试点成果

2024年12月,灵石县率先成立全市首支政企共建救援小队,2025年1月,昔阳小队成立,44名队员通过矿山救护规程、装备操作等专项培训,正常值班备勤。截至目前,灵石、昔阳小队已完成各类演练20余次,参与企业安全技术服务30余人次,节约财政投入60% 以上,企业通过共享市应急救援大队资源,单个煤矿年均应急成本下降40%。

(二)全域覆盖目标

计划2025年底前完成平遥、寿阳2个产煤县救援小队值班备勤,形成“市级统筹、县域响应、企业协同”的三级救援网络,覆盖全市所有高瓦斯、冲击地压重点矿区。

(三)探索市场化救援服务

未来计划将专职队伍服务范围扩展至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领域,形成区域性综合应急救援能力。

各位记者朋友,我市通过政企合作建立专职矿山救援队,既是落实国家法规的必然要求,也是破解基层救援短板的创新实践。这一模式通过资源整合、标准统一和能力强化,为全国矿山安全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晋中经验”。希望大家继续关注聚焦,这里,再次对大家给我们工作的关心和关注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大家!

中国城乡发展网记者提问:谢谢主持人,中国城乡发展网记者提问。刚才发布中提到,灵石、昔阳驻县小队已正式挂牌运行。请问组建的驻县小队是如何运行管理?

晋中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继阳:

下面我来简单跟大家介绍一下我们驻县救援小队的运行模式。总的来说,就是实现了“政府专业主导+企业力量支撑”的高效结合,探索出了一条“共建共管、资源共享”的新路子。说白了就三句话:人是企业的,管理是专业的,保障是双方的。

具体来说:

1.人员“企业出、专业管”:队员全是煤矿一线抽调的骨干,人事工资还在原单位,但训练考核由市应急救援大队统一负责,保证专业性。

2.装备“企业买、政府配”:企业负责硬件投入,政府开放训练基地、共享高端装备,派骨干下去带训,实现优势互补。

3.响应“平时防、战时联”:各小队驻扎在县域中心,30分钟辖区矿井全覆盖。平时与企业联动排查隐患,战时统一调度,还能跨区域支援,形成了高效的救援合力。

这个模式既不用增加编制,又盘活了企业资源,实现了政府专业优势和企业人员优势的强强联合!

我就先介绍到这里,谢谢。

晋中综合广播记者提问:谢谢主持人,晋中综合广播记者提问。晋中实施协助煤矿企业组建专业矿山救援队伍的举措,请问这种政府统筹设计能为企业带来哪些便利?

晋中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继阳:

答:各位记者朋友们,组建专业矿山救援队,说到底是为了三件事:保安全、减损失、促发展。

第一,矿山事故救援争分夺秒,专业队伍30分钟内就能到达现场进行专业处置,牢牢抓住“黄金救援时间”,能最大限度保障矿工们的生命安全,同时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

第二,救援队员本身就是煤矿职工,熟悉井下情况,在日常巡检中就能及时发现隐患,无形之中就成为了移动的“安全监督岗”。

第三,矿山生产的投入高、周期长,专业救护队对保障生产连续性和稳定性也非常关键,通过煤矿企业职工良性轮岗,企业员工整体安全意识、应急能力都将得到持续提高。

这支队伍既是我们的“安全保险”,更是“效益工程”,它守护的是生命线,保障的是生产力,最终转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底气。

这个问题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晋中市宣传工作指导中心主任郝利斌:

感谢王继阳副局长的介绍和解答。各位记者,我市专职矿山救援队伍建设,不仅将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提供坚实支撑,也将为推动矿山行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希望新闻媒体能够及时跟进报道好本场新闻发布内容,运用全媒体手段,为推动我市安全生产及应急救援工作进一步发展贡献媒体力量。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进行到这里。再次感谢各位记者的莅临和领导的通报解答。后续若想进一步采访,请与市政府新闻办工作人员联系。散会!

来源:晋中发布

来源:三晋应急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