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营口市生态环境局依托非现场监管实训基地,创新开展“沉浸式”直播培训,围绕烟气参数监测设备原理与现场执法检查要点展开教学,吸引全省执法骨干及江西省相关单位人员在线参与,取得良好成效。
近日,营口市生态环境局依托非现场监管实训基地,创新开展“沉浸式”直播培训,围绕烟气参数监测设备原理与现场执法检查要点展开教学,吸引全省执法骨干及江西省相关单位人员在线参与,取得良好成效。
培训以“眼见为实”为核心,通过实景设备操作增强学习实效。讲师手持温压流一体机传感器,现场演示温度传感器因人为接触导致的数据波动,直观解析热电阻测温原理;针对皮托管这一关键设备,结合高清镜头特写与动画图解,深入讲解动压、静压、流速换算公式及K系数的实质意义,将抽象的伯努利方程转化为可理解的“压力差测速度”过程。通过对比设备上传的“烟气静压”与皮托管测得“动压”的差异,明确二者在污染物总量计算中的作用,直指企业可能通过篡改流速降低排放量数据的造假环节。
实战演练环节聚焦执法关键点,讲师结合真实案例图片及模拟设备,演示皮托管安装角度偏差、位置不当(靠近弯头、阀门引发涡流)、探头堵塞等典型问题,并通过旋转探头观察流速数据异常变化,强化“安装合规性”要求。
同时,现场登录设备参数设置界面,将K系数从0.83修改为0.20,工控机实时显示流速数据“不合理”下降,直观揭示人为修改参数的隐蔽性和危害性,帮助执法人员精准识别违法操作。
培训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明确篡改自动监测数据属于严重违法行为,将面临法律严惩。本次直播培训通过“原理深度解析+实景设备演示+关键操作实验+法律风险警示”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将设备原理、造假手段与执法要点紧密关联,有效提升执法人员现场检查的针对性和精准度,为筑牢自动监控数据真实性防线提供有力支撑。
辽宁法治报
来源:营口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