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47 沉默的功勋 九三阅兵与历史话语权的争夺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4 08:30 3

摘要:2015年9月3日,天安门广场上,20位白发苍苍的老兵颤抖着举起右手,向国旗敬礼。他们的平均年龄超过90岁,布满皱纹的脸上是岁月无法抹去的坚毅。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动人一幕。

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80周年之47

沉默的功勋:九三阅兵与历史话语权的争夺

2015年9月3日,天安门广场上,20位白发苍苍的老兵颤抖着举起右手,向国旗敬礼。他们的平均年龄超过90岁,布满皱纹的脸上是岁月无法抹去的坚毅。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动人一幕。

十年后的2025年9月3日,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式上,这样的面孔更加稀少,却更加珍贵。当最后一批抗战老兵乘坐礼宾车缓缓驶过天安门,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这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记忆的抢救。

01 被遗忘的战争:西方叙事下的二战史

在西方主流二战史中,东方战场往往被简化为脚注。诺曼底登陆、北非战场、斯大林格勒战役被反复书写,而中国的抗日战争却鲜少被提及。

一位美国中学生可能熟知艾森豪威尔和巴顿将军的事迹,却对张自忠、戴安澜这些名字一无所知;他们能详细描述诺曼底海滩的惨烈,却不知道淞沪会战中中国军队以血肉之躯抵抗日军精锐的悲壮。

这种认知失衡并非偶然。好莱坞电影《拯救大兵瑞恩》让诺曼底登陆深入人心,《兵临城下》刻画了斯大林格勒战役,而反映中国战场的影片在国际上却鲜有人知。

历史学家黄仁宇曾指出:“西方史学界对二战的叙述,始终围绕着欧洲战场展开,亚洲战场特别是中国战场的贡献被系统性低估。”

02 数字背后的牺牲:被漠视的中国贡献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战场牵制了日军主力,最多时达到76%的日本陆军和40%的日本海军被拖在中国战场。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军民伤亡超过350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这些数字远超欧洲任何一个参战国。

然而在西方教科书中,太平洋战争通常从1941年珍珠港事件开始讲起,完全忽略了此前中国独自抵抗日本侵略的十年。美国学者马克·塞尔登指出:“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与法西斯力量作战的国家,比欧洲早了很多年。”

台儿庄大捷中,中国军队歼灭日军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胜利;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百团大战击毙击伤日伪军2.5万余人,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这些战役在国际二战史研究中却鲜有深入探讨。

03 话语权的失衡:谁掌握了历史叙述

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建过程中,西方世界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掌握了历史叙述的主导权。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大多由西方国家主导,它们自然而然地将自己的历史观推广为“普世历史观”。

媒体格局的不平衡加剧了这种情况。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等西方通讯社垄断了全球约80%的新闻流通,好莱坞电影占据全球银幕的70%以上。这种文化霸权导致非西方国家的历史记忆很难进入国际主流视野。

新加坡学者王赓武指出:“历史叙述权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国家通过掌控这一权力,巩固了自己的国际地位和道德优越感。”

九三阅兵不仅是一次军事展示,更是一次历史正名的机会。当各兵种方队迈着整齐步伐通过天安门广场,当新型武器装备首次亮相,世界不仅看到了中国的军事实力,更感受到了中国重塑历史叙事的决心。

东风-5C洲际导弹的亮相引发特别关注。这款射程覆盖全球的战略武器,象征着中国已经拥有捍卫国家利益和历史真相的实力基础。

阅兵式上,“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主题反复强调。这种表述既是对内的爱国主义教育,也是对外的历史宣言,表明中国将继续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但同时要求国际社会承认中国在二战中的贡献。

05 打破沉默:中国抗战记忆的国际传播

近年来,中国开始更加积极地推动抗战历史的国际传播。南京大屠杀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这是中国抗战记忆获得国际认可的重要一步。

国际学术交流也在增加。中国学者更多参与国际二战史研讨会,邀请外国学者来华访问研究,捐赠资料给海外研究机构。这些努力正在慢慢改变国际学界对中国战场的认识。

影视作品成为重要载体。电影《金陵十三钗》《八佰》等不仅在国内引起轰动,也通过流媒体平台走向世界,让更多国际观众了解中国抗战的历史。

06 新的平衡:多元历史观的形成

世界正在逐步走向多极化,历史叙述也开始呈现多元化趋势。西方中心主义的历史观受到挑战,非西方国家的历史记忆正在获得更多关注。

中国抗战历史的价值不仅在于正义性,更在于其世界性。中国人民的抵抗不仅是为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也是为了世界反法西斯事业的胜利。这种双重价值使得中国抗战成为人类共同的历史遗产。

历史学家约翰·托兰曾说:“中国人民的抗战是整个二战中最被低估的篇章。没有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二战的历史可能会完全不同。”中国,发生战争最早:1931年918;中国,结束战争最晚:1945年8月及以后;中国,战争持续时间最长:14年;中国,损失最惨重:人员伤亡3500万以上,财产损失直接1000亿美元、间接5000亿美元……

2025年9月3日傍晚,阅兵式结束后,一群外国记者围住一位抗战老兵采访。老人用颤巍巍的手指着胸前的勋章,用简单的英语说:“我们战斗,为了和平。”

这一刻,无需翻译,所有人都明白了其中的含义。

历史不会沉默,真相终将显现。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中国抗战的历史贡献也将获得应有的认可。这不是历史的改写,而是历史的补全——为那些被遗忘的英雄,为那段被低估的牺牲,为那个应该被完整记录的时代。#MCN微头条伙伴计划##认证作者激励计划#(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来源:大道巴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