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大连金普新区,一场关乎 27% 老年人口福祉的养老变革正悄然施行。曾经分属不同行政主体的11家公办养老机构,如今在区属国企“兜底+市场化”运营中,已蜕变为覆盖区、街、社区(村)三级的一体化服务网络。这场以“公建国营”为引擎的变革,重构了养老服务体系,实现了公
转自:辽宁日报
核心提示
在大连金普新区,一场关乎 27% 老年人口福祉的养老变革正悄然施行。曾经分属不同行政主体的11家公办养老机构,如今在区属国企“兜底+市场化”运营中,已蜕变为覆盖区、街、社区(村)三级的一体化服务网络。这场以“公建国营”为引擎的变革,重构了养老服务体系,实现了公办养老机构从兜底难转变为服务优。
区级中枢
从“单点作战”到“智慧中枢”
改革前的金州区社会福利院,有着“事业单位”的特殊身份,虽承担着部分街道片区兜底养老职能,但设施陈旧、功能单一、大量床位闲置,与其他机构间缺乏联动。那时,老人们的活动空间局限在狭小的院落里,娱乐设施仅有几张旧桌椅和一台老式电视机,医疗保障也只是简单的基础体检,难以应对突发疾病。如今,这里已升级为县级养老服务综合管理平台,是集服务示范、行业指导、应急救助、资源协调于一体的智慧化中枢,420张护理床位中专门设置认知症照护专区,成为全区养老服务的标准化样板。认知症照护专区内,色彩柔和的墙面、防滑地板、圆角家具,每一处细节都为认知症老人量身打造,专业的照护人员 24小时守护,通过音乐疗法、回忆疗法等特色手段,帮助老人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这个联通老年人与服务资源的“神经中枢”,不仅实现了机构专业化照护及居家上门服务的精准调度与指导,更通过与数字化监管监控平台联动确保服务质量。数字化监管监控平台如同一个无形的管家,实时监控着各个养老服务点位的运营情况,从护理人员的工作状态到老人的身体状况,都清晰呈现。一旦发现异常,监控人员发出预警,相关人员便能第一时间进行应急处置。从消防改造到适老化居住环境优化升级,从专业照护团队组建到延伸至街道、社区养老服务链条1000余人次的技能培训,县级养老服务综合管理平台已完成从“被动兜底”到“主动引领”的角色转变。消防改造中,安装了先进的烟感报警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设备,定期进行消防演练,确保老人的居住安全。适老化居住环境优化升级,为老人的房间配备了扶手、呼叫器、智能床垫等设施,让老人的生活更加便捷舒适。专业照护团队组建严格,招聘的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通过严格的考核和培训才能上岗。技能培训内容丰富,涵盖了老年护理、急救知识、心理疏导等多个方面,有效提升了街道、社区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闲置床位向社会开放的举措,让普惠阳光照亮更多老年人的生活。获评大连市“四级”养老机构的荣誉,是对其当下服务品质的肯定,更成为推动全区养老服务水平持续攀升的动力。
街道枢纽
从“各自为战”到“全域覆盖”
走进二十里堡敬老院,辐射4个街道的服务网络正高效运转。很难想象,这里曾是仅服务单一街道的小型敬老院,那时的服务设施简陋,只能为老人提供基本的食宿,娱乐和医疗服务几乎为零。如今,11个街道级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完成提质改造,护理床位达1380张,每月集中供养特困老年人超250人,实现25个街道兜底保障服务100%覆盖。每个街道级区域养老服务中心都配备了专业的医疗设备和康复器材,定期有医生和护士前来坐诊,为老人提供健康检查、疾病治疗和康复指导。同时,还设置了阅览室、棋牌室、健身房等娱乐设施,丰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这种转变源于科学的辐射布局:开发区福利院辐射4个街道,华家街道敬老院覆盖3个街道,向应街道敬老院则将温暖送达3个街道……“15分钟养老服务圈”的构建,让曾经“看得见摸不着”的养老服务,变成了老年人就近可选择的实在便利。公办机构不再是孤立的“养老院”,而成为区域养老资源的整合者与服务延伸的中转站。街道级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会整合周边的医疗机构、志愿者组织、企业等资源,为老人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务。例如,与医疗机构合作开展健康讲座和义诊活动,与志愿者组织合作开展关爱探访老人的志愿服务,与企业合作提供适老化产品和服务。
社区末梢
从“空白散落”到“触手可及”
改革前,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零星散落,缺乏串联,很多老人根本不知道社区还有养老服务。如今,42个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与235张日间照料床位及嵌入式养老床位构成的服务网络,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专业照护。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服务内容丰富多样,包括日间照料、助餐服务、康复护理、文化娱乐等。日间照料床位为老人提供了临时休息的地方,嵌入式养老床位则为那些需要长期照护但又不想离开家的老人提供了便利。这种“机构-社区-居家” 三类服务形态联动模式,正是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最生动的注脚。机构为社区和居家养老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人才培训,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作为连接机构和居家养老的桥梁,为居家老人提供就近服务,居家养老则是养老服务的基础,让老人们在熟悉的环境中安享晚年。
从“事转企”的体制突破,到ISO9001质量认证的标准化建设,从对特殊困难老年人的精准服务到“泰颐乐”适老用品直播基地的产业创新,金普新区公办养老机构的蜕变之路,印证了“公益属性不变、服务品质提升、运营效益改善” 的改革初心。“事转企”的体制突破,让养老机构摆脱了过去事业单位的行政束缚,更加灵活地应对市场需求,提高了运营效率。ISO9001质量认证的标准化建设,确保了养老服务的质量和稳定性,让老人们享受到更加规范、专业的服务。通过建立健全信息档案,为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个性化的帮扶和照料,实现精准服务。“泰颐乐”适老用品直播基地的产业创新,不仅为老人提供了便捷的购物渠道,还推动了养老产业的发展。
当银发浪潮来袭,这场从三级养老服务体系重构开始的养老革命,正为新时代公办养老机构的发展提供着可复制、可推广的“金普方案”。相信在未来,金普新区的养老服务体系会更加完善,为更多的老年人带来幸福安康的晚年生活。
徐洋 尹小丽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