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潮澎湃!南医大师生共同见证!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4 09:17 2

摘要:202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上午9时,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部队。

202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上午9时,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部队。

学校师生员工通过电视、网络、广播等多种方式,收听收看直播,在这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中,共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对于诞生于抗美援朝战火硝烟中的南方医科大学而言,七十余载红色基因在此刻产生了强烈精神共鸣。新时代新征程,学校将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锚定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奋力推进一流医科大学建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书写属于南医人的壮美篇章。

共同见证,师生反响热烈

学校各单位师生集体观看

学校党委书记 张玉润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这场庄严而隆重的活动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伟大抗战精神的磅礴力量,进一步坚定了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决心。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用生命和鲜血取得的,谱写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抵抗外来侵略的壮丽史诗。从历史走来,中华民族正在阔步向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业加速迈进,威武雄壮的阅兵式充分展示了我们强大的国力军力,极大鼓舞了军心民心。

南方医科大学是一所诞生于抗美援朝硝烟中、流淌着红色军队基因、交织着光荣与梦想的学校,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伟大抗战精神为指引,厚植爱国情怀,传承红色军队基因,奋力推进一流医科大学建设,为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 马骊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振奋人心、寓意深远,彰显了中国人民珍爱和平、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坚定决心,极大动员鼓舞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斗志和决心!

作为一所具有鲜明红色基因的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将赓续红色血脉,坚持立德树人初心使命,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健康中国建设浪潮中挺膺担当,努力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努力探索高等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南医新路,高扬锐意进取的精神,展现日新月异的创造,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作出更多不可替代的南医贡献。

南方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党委书记 蒋鸿

南方医院始建于1941年新四军第三师后方医院,从战火硝烟中诞生,始终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八十余载栉风沐雨,医院传承红色基因,从战地医院成长为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在医疗、教学、科研领域屡创佳绩,更在抗击非典、抗震救灾、抗击新冠中勇担使命,彰显医者担当。作为医院党委书记,我将带领全院教职员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伟大抗战精神与“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秉承“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院训精神,聚焦高质量发展,精进医术、守护生命,切实履行医疗报国使命,为建设健康中国、守护人民安康贡献南方医院力量。

珠江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党委书记 苏广武

作为一名医疗卫生工作者,观看阅兵让我深受震撼与鼓舞。官兵挺拔的身姿、整齐的步伐,展现的是钢铁意志和刻苦训练,而尖端武器的亮相,更彰显科技自立自强和创新引领发展的战略决心,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动实践,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我们将把这种精神力量转化为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以创新驱动推进科技创新与应用,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加快发展医疗领域新质生产力;以拼搏精神攻坚医疗技术难题,持续提升诊疗能力与救治水平;以严格标准优化服务全流程,提升人文关怀,守护每位患者的健康与信任。珠江医院作为一所具有深厚红色基因与血脉的医院,将始终恪守“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用实际行动践行卫生健康事业的初心与使命,努力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加坚实、值得信赖的医疗力量。

基础医学院院长 白晓春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盛典,不仅是对历史的庄严致敬,更是对新时代中国精神与实力的集中展现,令人倍感自豪与光荣。南医基础人将以历史为鉴,以创新为翼,以教育为基,把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为己任,强化学院前瞻性、全局性、系统性布局,坚持“四个面向”,聚焦全球生命科学及医学前沿问题,持续鼓励和支持学院科技工作者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面向国家地区重大需求提出新理论、探索新路径、开辟新领域,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真正发挥好基础科研的主力军作用,将阅兵所彰显的“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信念转化为立德树人的精神养分,让伟大抗战精神与创新精神在实验室与课堂同频共振,不断提升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和贡献力,为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南医贡献。

卫生管理学院党委书记 王黎

今天,我们共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共同见证这场彰显国威、振奋民心的盛大阅兵,心潮澎湃,倍感自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鲜明表达了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坚定决心。伟大的抗战精神书写了众志成城、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是新时代继往开来、奋勇前进的不竭动力。

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更要从中汲取磅礴力量,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广大师生筑牢信仰之基,砥砺品格之魂,锤炼过硬本领,将个人的发展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智慧力量,以实际行动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发展成果。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曾楠

历史是国家和人类的传记,更是最好的教科书。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观看抗战胜利80周年盛大阅兵仪式,备感振奋与鼓舞。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坚持立足本职,全力推动学院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一是坚持大历史观,深化理论研究。通过深度研读党史军史,系统挖掘抗战史实,产出有分量的学术成果,为思政课教学提供学理支撑。二是创新教学叙事,讲好抗战故事。将阅兵盛况和抗战史实转化为鲜活教学案例,用生动史实和现实成就,讲好抗战故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历史观。三是传承抗战精神,培育时代新人。以此次爱国主义教育为契机,组织开展多种形式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将观看阅兵的激情转化为理性认同和行动自觉,坚定理想信念,立志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骨干力量。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师 杨谊

80年前的血泪与今日的钢铁洪流形成强烈对比,印证了唯有自强方能御侮的真理。当00后受阅士兵挺拔如松的军姿与抗战老兵庄重刚毅的敬礼在镜头中相遇,跨越时空的抗战精神传承令人动容。我们展示力量,是为了让战争永无可能。我们要坚持立足本职,将爱国之情转化为创新之志,在各自的领域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中医药学院医学教学支持中心教师 段新芬

今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我们应该铭记历史,珍惜当下,不辱使命,弘扬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们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应当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以培养堪当栋梁的时代新人为己任,以坚持科学创新与立德树人相统一为内在要求,努力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出应有贡献。

护理学院本科生辅导员 唐志壕

观阅兵雄姿青春担当强国梦,承抗战精神热血续写新华章。今日观看了这场承载着历史与荣光的阅兵盛典,心潮澎湃,深感震撼与自豪。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同时也是一名基层学生党支部书记,我们必将引导青年学子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和百折不挠的奋斗之志,带领青年学生党员勇立潮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与智慧。

药学院本科生辅导员 吴潞铱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这次观礼不仅让我深刻体会到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也让我思考如何把这种精神传递给青年学生。青年学生正处在人生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将以此为契机,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日常育人工作,引领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落到实处,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第二临床医学院2022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 李彦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医学生,我感受到一种历史的接力,先烈把民族独立的火炬交到我们手中,我们要用医术与仁心把这份火炬照亮未来。我们要以求真务实的学风,锤炼过硬的本领;以敬佑生命的初心,面对病痛绝不退缩;以无私奉献的精神,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国家与人民的需要。作为青年一代,我们要有理想、有担当,医学生更要把“厚德博爱、精诚济世”的誓言落实到日常学习与未来实践之中。

卫生管理学院2024级公共管理学硕士 韩简安

九三阅兵仪式以磅礴气势展现国防现代化建设成就,令人心潮澎湃。这场阅兵既是对历史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的宣誓。我们应当铭记抗战精神,立足本职岗位,将爱国情怀转化为实际行动,以专业能力服务社会需要。让我们继承先辈遗志,以实干担当践行历史使命,用奋斗青春谱写时代华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第一临床医学院2024级外科学博士 黄超洋

这次阅兵展现体系化、联合作战与实战化,也提醒着我们,强军离不开强大的医疗保障。我将秉承南方医科大学校训“博学笃行,尚德济世”,以“博学”夯实临床与科研根基,以“笃行”打磨战创伤救治与应急处置能力,以“尚德”坚守医者仁心,以“济世”投身公共卫生防线与联勤保障实践。我愿以专业、品德与行动守护军民生命之安,以实干致敬历史,为强国建设贡献一名青年医生的力量。

来源:南方医科大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