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谓“道”,是人心所向,是公益正道。无论治国理政、企业经营,还是个人立身,唯有循正道合民意,才能凝聚力量、赢得支持。
作者 | 一月
《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所谓“道”,是人心所向,是公益正道。无论治国理政、企业经营,还是个人立身,唯有循正道合民意,才能凝聚力量、赢得支持。
一旦背离公义、失去人心,便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说起福建“最快女护士”张水华,从哈尔滨马拉松国内女子组冠军,一夜之间沦为全网口诛笔伐的对象,还是挺让人唏嘘的。
8月31号的张水华正处于生理期,但在腹部胀疼经血直流的情况下,她依然迈着血迹斑斑的双腿,跑出了2小时35分的好成绩,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尊重。
可遗憾的很,原本拿了一手的王炸,却被张水华打成了烂牌。
她在接受采访时哭得稀里哗啦,知道的她在控诉领导不给自己批假,不知道的还以为她祖坟被人刨了。
在张水华的口中,领导非常的不近人情,自己非常的不容易,口口声声希望领导看到自己的坚持和努力,以后能在调休上多多照顾。
张水华这一哭可不要紧,可把大家心疼坏了,纷纷怒骂医院和领导太过分:“有时候请假就跟要领导命一样。”
但是随着知情者不断站出来爆料,网友们才发现医院和领导很冤枉,张水华的同事更是苦不堪言。
闹半天她请假调休不是一次两次,而是一个月就要三四次,关键护士这个职业超级辛苦,连续上班24小时都是家常便饭。
谁都不是铁打的,谁家都有老人孩子,人家可以体谅你,但不能一直牺牲自己的假期,无数次地体谅你。
张水华一位前同事对此更是忍无可忍,干脆挂着工牌站出来怒怼她,说整个科室三年没休过周末,年轻护士夜班接着白班地上,就为了给她调班去跑马拉松。
讽刺的是,张水华不只是参加比赛,还接品牌活动、拍广告,俨然一副职业网红的架势。最关键的是,她还不知感恩,根本看不到大家对她的付出。
有个小姑娘家中有事休息被她抢了,她还阴阳小姑娘人要有一技之长。
说到底,张水华真正不满的根本不是领导不批假,而是领导不愿意替她强压同事换班。既想要自由追梦,又不想欠人情,天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实际上,刚看到张水华控诉医院和领导时,我也是愤愤不平的。
毕竟谁没在职场上受过委屈,谁没想过一边保住饭碗一边追求诗和远方?但张水华错就错在,把所有人的忍让当成了理所当然。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认知偏差”,人们常常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努力,把别人的付出视为本该如此。
张水华或许早就忘了,那些替她顶班的同事,也有自己的生活,那些被抢走的周末,也是别人期盼已久的休假。
张水华那张精致的利己主义的脸,让我想起登山圈里那个著名的“珠峰事件”。
2023年6月,某位50多岁女教师攀登珠峰遇险,被当地夏尔巴人冒死救下后,不仅没有感激,反而抱怨救援不够及时,并拒绝支付酬金。
这个白眼狼女教师跟张水华一样,同样的体制内身份,同样的理所当然,同样的倒打一耙,同样被网友们群起而攻之。
为什么此类事件那么容易引爆舆论?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遇到过自私自利的人,这些人永远把自己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还能拿出冠冕堂皇的说辞为自己开脱。
任何正常的职场关系,都应该建立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而不是单方面的一味索取。
三年时间几十个周末,那些默默替她顶班的同事得到了什么?
除了被阴阳“要有一技之长”的说教,恐怕只剩下心寒。
张水华身为护士第一职责是自己的本质工作,第二才轮到个人兴趣爱好,真那么热爱马拉松,为什么不干脆辞职全力以赴地跑?
还不是舍不得五险一金,舍不得护士里的马拉松冠军这个人设。
然而,世上根本没有那么多既要又要。如今,张水华迎来了情商堪忧斗米养仇人的反噬。
除了全网对她的指责、领导同事对她的反感,合作的361°迅速跟她解约,MCN机构悄然撤退,马拉松赛事也有可能将她拉黑。
换个角度看,如果张水华当初能多说几句“感谢”,少说几句“应该”;多想想别人的难处,少算计自己的得失,结局会不会完全不同?
可惜,人生没有如果,只有结果和后果。
记得《论语》里有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反过来其实也成立:“己所欲,亦勿强施于人。”
我们愤怒的,不是张水华追求爱好,而是她把别人的忍让当筹码;不是张水华想要自由,而是她践踏了公平的底线。
张水华有追梦的激情,同事也有拒绝的底气;张水华有奔跑的自由,同事也有休息的权利。
最好的关系,从来不是谁牺牲谁成就谁,而是彼此成全各自精彩。
来源:燕梳楼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