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发现:最伤害肝的行为,不是喝酒!而是频繁的去做这几件事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04 10:00 1

摘要:越来越多的研究和临床观察发现,现代人最常见的几种生活习惯,比喝酒更“阴损”,它们悄无声息地消耗肝脏的代谢力、修复力,甚至让原本没喝过几次酒的人,也走上了脂肪肝、肝硬化这条不归路。

你以为最伤肝的是酒,其实不然。酒伤肝,这是常识,但真正让肝脏一步步垮掉的,并不只是酒精。

越来越多的研究和临床观察发现,现代人最常见的几种生活习惯,比喝酒更“阴损”,它们悄无声息地消耗肝脏的代谢力、修复力,甚至让原本没喝过几次酒的人,也走上了脂肪肝肝硬化这条不归路。

别再盯着酒瓶子不放了,真正要警惕的,是你每天都在重复的那几个“平凡瞬间”。

长期熬夜,才是现代人的“自毁型护肝方式”

门诊里,一个32岁的程序员小伙子,体检查出转氨酶飙升,肝脏回声增粗。没有喝酒史,也没肝炎,问到作息,他说:“平均每天凌晨两点睡,有时通宵。”这不是个案,是常态。

肝脏的代谢修复高峰期在夜间11点到凌晨3点,这个时间点,肝细胞像“夜班工人”,负责清理毒素、修补损伤。你不睡,它不修,日积月累,肝细胞坏死、炎症反应增强、代谢功能紊乱,最后演变成严重的肝功能异常。

研究显示,长期夜间作息紊乱的人群,发生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风险比正常作息者高出近3倍。《中华肝脏病杂志》2022年刊登的一项临床分析也指出,熬夜与肝酶升高胰岛素抵抗高度相关,而这正是脂肪肝的启动因子。

别再说“我年轻抗熬”,肝脏听不懂这句豪言壮语。尽量在晚上11点前入睡,至少保证连续6小时的深度睡眠,是对肝脏最基本的尊重。

反复节食减肥,肝脏是最终受害者

“我一个月瘦了8斤,可是最近总觉得右上腹胀痛,去查才知道是脂肪肝。”这是一位30岁的女白领的自述。很多人以为只有胖人才得脂肪肝,其实快速减重、极端节食,也会引发营养性脂肪肝

原理并不复杂。当你摄入能量严重不足,脂肪分解加快,大量游离脂肪酸涌入肝脏,但肝脏的处理能力有限,最终只能把它们重新酯化成脂肪储存——肝脏变成了“油库”。

这种脂肪堆积还伴随着氧化应激反应,会损伤肝细胞膜,诱发肝细胞坏死和炎症。脂肪肝不是你瘦了就会好,反而可能因为节食加剧。

建议每月减重不超过体重的5%,采用高蛋白、低糖、适量脂肪的饮食结构,配合有氧运动,才是科学减脂、护肝的正解。

长期大量摄入含糖饮料,是“甜蜜的慢性肝毒”

别再以为只有酒精才会导致肝损伤,那些你天天喝的奶茶、可乐、果汁,才是另一个隐形杀手。果糖,是肝脏最怕的糖。

果糖不像葡萄糖那样可以被全身细胞利用,它几乎全靠肝脏代谢。当你大量摄入含果糖饮料时,肝脏就被迫加班加点,把这些果糖转化为脂肪,时间一长,肝脏脂肪堆积、胰岛素抵抗、代谢紊乱便悄然发生。

2023年《肝脏》杂志的一项研究指出,每天摄入超过50克果糖的人群,其非酒精性脂肪肝风险上升了48%。而一杯大杯奶茶,果糖含量就超过55克。

如果你每天都在喝“甜饮料”,肝脏已经在透支。别再用“我喝得不多”来安慰自己,真正对肝脏好的做法,是主动控制每日添加糖摄入,最好不超过25克。

情绪长期压抑、焦虑,是肝脏的“情绪内伤”

“工作压力大,最近总觉得胸闷、肚子胀,检查发现肝功能异常。”这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类人群:心理压力型肝损伤患者。

在中医里有“肝主疏泄”,讲的是肝脏调节情绪的重要性。现代医学则发现,长期情绪压抑会通过“脑-肝轴”影响肝脏功能。当人长期处于焦虑、愤怒、压抑状态时,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飙升、肝血流减少,肝细胞供氧不足,氧化损伤加剧。

2021年《临床肝病》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患有焦虑障碍的人群,其转氨酶升高肝脂肪沉积的概率显著高于情绪稳定者。

情绪不好,肝脏最先遭殃。定期释放情绪、保持心理弹性、做一些“让自己快乐的小事”,不是矫情,是对肝脏的保护。

乱吃保健品、滥用中草药,是肝脏最怕的“善意陷阱”

“我一直在吃某某牌子的保健品,后来肝功能一直不正常。”这类患者越来越多。很多人出于“养生”的初衷,开始吃保健品、喝中药、用偏方,但忽略了一个事实——肝脏是解毒器官,吃进去的每一粒,都要由它处理。

很多保健品成分复杂,过量摄入维生素A、绿原酸、黄酮类物质,反而可能诱导肝酶异常、肝细胞坏死。而一些未经验证的草药,含有吡咯烷生物碱等成分,已被证实可导致严重的药物性肝损伤

《中华消化杂志》指出,近五年内因“中草药或保健品相关肝损伤”住院的患者数量增长了近40%。这不是个案,是趋势。

真正的养生,从来不是靠“吃什么”,而是看你“舍得不吃什么”。任何保健品、草药使用前,都要咨询专业医生,千万不要“别人吃了没事,我也能吃”。

肝脏是个“哑巴器官”,等到症状出现,往往已经晚了

很多人问:“怎么知道自己肝不好?”遗憾的是,肝脏早期受损几乎没有症状,它不像胃会疼、心会跳、肺会喘,而是一直默默工作,直到它真的“撑不住了”。

当你开始出现乏力、食欲减退、右上腹隐痛、皮肤发黄、面色晦暗时,往往说明肝细胞已经大量坏死。转氨酶升高、脂肪肝、肝硬化、甚至肝癌,都是一步步演变的结果。

别等身体发出求救信号,才想起护肝。每年一次肝功能+B超检查,是对自己最基本的交代。

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陈志斌.熬夜对肝功能的影响分析[J].中华肝脏病杂志,2022,30(5):425-428.
[2]李娜.果糖摄入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J].肝脏,2023,28(3):178-183.
[3]王强.中草药相关肝损伤病例分析[J].中华消化杂志,2021,41(9):598-602.

来源:老张健康说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