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往事录❆邹平人读邹平革命史】党在邹平的早期创立和活动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4 10:19 2

摘要: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面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和北洋军阀的黑暗和混乱,痛心疾首,强烈要求中国进步和改革。于是代表中国人民新觉醒的新文化运动,便以1915年9月创立的《新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为中心,逐渐发展起来。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面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和北洋军阀的黑暗和混乱,痛心疾首,强烈要求中国进步和改革。于是代表中国人民新觉醒的新文化运动,便以1915年9月创立的《新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为中心,逐渐发展起来。

当时,新文化运动有三个基本要求:即提倡民主、提倡科学、提倡新文化。提倡民主,就是要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封建旧礼教、旧道德,反对为封建制度服务的孔子学说;提倡科学,就是要反对迷信,反对封建哲学和宗教。而为了达到传播民主、科学的思想,就必须大力提倡新文化,提倡白话文,反对封建文化、文言文等。正是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立志改革与打破因循守旧的思想萌芽。

1917年11月,俄国人民在列宁与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在俄国的黑暗统治。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的前夜,共计七十多年中,中国人民没有什么思想武器,可以抗御帝国主义。旧的顽固的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打了败仗了,抵不住,宣告破产了。不得已,中国人民被迫从帝国主义的老家,即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武器库中学来了进化论、天赋人权论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等思想武器和政治方案,组织过政党,举行过革命,以为可以外御列强,内建民国。但是这些东西也和封建主义思想武器一样,软弱得很,又是抵不住,败阵下来,宣告破产了。”(毛选四卷1402—1403页)。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他们用无产阶级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建立自己的组织——中国共产党,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

五四运动后,从1920年起,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要从根本上改造中国社会,就必须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就要建立无产阶级的政党。1920年冬,在济南成立了由王尽美、邓恩铭为主要成员的济南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在上海正式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此后,全国各地党组织开始秘密建立。并在全国各地秘密开展党的工作。1925年2月,在青岛邓恩铭通讯站工作的益都人、中共党员丁祝华因青岛党组织遭破坏,到长山县的周村镇女子学校,以教员为职业,秘密开展革命活动。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丁祝华与青岛党组织派来的两名同志一起,积极开展募捐活动,经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安排,并将募捐款项送到济南,支援上海工人的反帝爱国运动。同年12月,齐河县籍中共党员马馥塘,受中共党组织的派遣,以“邮务佐”的身份,来到长山县的周村邮局秘密开展党的活动,经过半年的工作,于1928年5月,在职工中秘密发展了2名中共党员。经中共山东省委批准,成立中共长山县周村邮局党支部,马馥塘任书记,直属中共山东省委领导。同年度,支部成立后,组织发动职工,积极响应上海邮局职工的号召,举行了增加工资、改善劳动条件为内容的罢工斗争。在这期间,中共山东省委曾派宋辉庭、朱一霄、刘一梦三人到周村邮局支部检查指导工作。

丁祝华(1900—2002)

此后邮局支部再次组织职工为缩短工时、增加工资的罢工斗争,并取得了胜利。同年8月,马馥塘的革命活动,引起了国民党反动当局的注意,中共党组织遂将马馥塘调往诸城,周村邮局的党支部暂时停止了活动。

与此同时,齐东县共产党组织也开始了活动。1927年春,中共山东党组织遵照党中央的指示,为适应革命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党的组织。除各地原有的党组织外,新建立了包括齐东县在内的20个支部,并在农村发展党的基层组织,在齐东县成立了两个农村党支部,均直属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领导。到1933年,齐东县党的组织发展了齐东特别支部先进分子200多名,大部分是农民。

在大力发展党组织的同时,部分进步人士纷纷加入中国共产党,秘密进行党的活动。魏桥镇麻姑堂村的王次芳,1925年前后,在青岛教书期间开始接受中共党的方针政策,倾向进步与文明,后由中共党员向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受党的派遣,回家乡组织革命活动,团结进步人士,宣传中共革命方针,组织武装力量进行抗日。1932年,王次芳在麻姑堂几次召开当地进步分子的会议。

王次芳

参加人员有弥家村人齐东第四高小教员宋德山、齐东第一高小教员王自新、齐东第五高小教员田跃锡等人。研究创办了进步刊物《洪钟》,宣传共产党的主张,《洪钟》刊物办了不久就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恐慌,遂派兵进行追捕进步知识分子。王次芳、宋德山等人只得隐蔽,《洪钟》刊物因遭到破坏而停办。

来源:邹平往事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