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全程临床管理:最新进展与未来展望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4 12:22 1

摘要: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2022年中国前列腺癌新发病例达134,156例,居所有肿瘤第9位、男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首位;死亡病例47,522例,居男性肿瘤死亡第7位。

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2022年中国前列腺癌新发病例达134,156例,居所有肿瘤第9位、男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首位;死亡病例47,522例,居男性肿瘤死亡第7位。

与美国相比,中国前列腺癌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较低,这一差异主要归因于中国前列腺癌患者PSA筛查率低,初诊时多处于中晚期,导致诊断时转移期比例显著更高。

大多数PSA水平升高者未患前列腺癌,而PSA正常亦不能排除患病可能。

研究表明,需筛查570例男性并确诊18例患者才能避免1例前列腺癌死亡,但40%的男性被检出可能终生不出现临床症状的低风险病变。

目前推荐采用多学科综合筛查策略,通过整合临床变量、PSA动态变化、MRI、风险计算器和遗传标志物的模型,降低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的风险。

相较于传统影像学检查(CT与骨扫描),PSMA-PET具有更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更低的辐射剂量和更短的扫描时间

基线PSMA-PET检测到的淋巴结转移可预测中期肿瘤学结局

在启动雄激素剥夺治疗(ADT)前应优先完成PET扫描,因为ADT可能影响检测敏感性

对于未经穿刺的患者,MRI检查发现可疑病灶时,推荐选择靶向穿刺联合系统穿刺的方式,以提高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的检出率。

随着第二代雄激素受体抑制剂(ARi)治疗前移趋势的发展,对于非转移性前列腺癌(nmPC)患者,PSA≥0.2 ng/ml时即应启动二代ARi治疗。

mCRPC患者具有较高的分子异质性,建议常规进行基因检测

对于BRCA1/2突变mCRPC患者,可采用PARPi单药治疗或PARPi+NHT药物联合治疗

建立基于基因组学特征的风险预测模型库

形成覆盖诊断-治疗-随访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平台

培育多学科协作的生存质量保障团队

开发新型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策略

前列腺癌全程临床管理已经从传统的单一治疗模式发展为基于分子分型、影像学特征和临床分期的多学科、个体化、全程化管理模式。这种整合了预防、早期诊断、精准治疗和康复支持的全周期管理策略,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存预后和生活质量。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前列腺癌的诊疗将更加精准和高效,最终实现从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的战略性跨越,为患者带来更多的生存希望和更好的生活质量。

来源:eric28846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