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本书记录了一位80后厂长在时代洪流中的真实经历和个人成长,没有创造神话,只有18年死磕出来的活法。
“没有神话,只有18年死磕出来的活法!”
你好呀,我是阿七~
今日分享书单:
《创业十八年》风中的厂长著
这本书记录了一位80后厂长在时代洪流中的真实经历和个人成长,没有创造神话,只有18年死磕出来的活法。
从13线厂长到百万粉丝意见领袖,他亲历了中国创业者最热血的一代。
2007年,他因失恋,进入贸易行业。从普通跟单员开始做,办过鞋厂、服装厂,跑过外贸,带过电商团队,干过直播,经历过合伙失败,被最信任的人坑,项目归零,十分惨。
他没有因此被打倒,反而是一次次挑战自己,超越自己,创造了不少高光时刻,打造过多款爆品,靠扎实的业务水平达到年营业额上亿。
能做到这些,离不开个人努力,更重要的是作者有一个很绝很赞的成事思维,即生意思维。
其实他一开始并没有什么生意思维,只是公司的一个普通员工,可是在工作中慢慢形成生意思维后,他的人生就像开了挂。
什么是生意思维呢,作者的生意思维包含生产者思维、销售思维和无限游戏思维。具体如下:
01
生产者思维
你有没有发现,职场生涯平平的人,通常在工作中只把自己当成一个“工具人”。
直白点说就是,他们只会执行领导交代的任务,不会去思考任务背后的动机。
一听到作者说的“职场工具人”,我脑瓜子嗡嗡的,这说的不就是我吗。我就是那个领导说啥就是啥,领导让干啥就干啥的工具人。
难怪工作几年还是职场小透明,新来的都比我升职快。就因为我不会思考背后的动机,领导推一推,动一动,确实难担重任。
作者最初接触外贸业务时,也是一个只懂得执行老板指令的“工具人”,并没有思考领导为何这么安排。
但当他具有生产者思维后,他就不一般了,仿佛打开“上帝视角”,看到的世界都不一样了。
比如,剪辑一条视频,他会思考这条视频能带来多少回报,整个商业链中参与者有谁,成本多少,利润多少,哪些环节可以替代,哪些流程能优化,如何才能让利润最大化……
比如进到一家美食店,他不会只顾吃,而是会思考它的选址、租金、菜品成本、人工成本、翻台率和利润率等等。
你也许会觉得想这么多麻烦,想这有啥用,可恰恰就是因为多想了这些,你会潜意识去思考,去了解,久而久之行成习惯。
这样的习惯一旦形成,看问题很容易看到本质。
电影《教父》里有句话很经典,“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如作者所言,“生产者思维就像普通人的天眼。有了它,我们就可以尽量从全局的角度而不是单一的角度去思考一切问题。”
正是因为有了生产者思维,让他看问题更全面,思考得更长远,才会让他在后来的拍视频,做自媒体中创出一片天。
02
销售思维
销售思维说白了,就是会卖。
特别认同作者的说法,“人生就像一场大型销售活动。”
有销售思维后,你在人生的重要场合,都会掂量着如何做更好。
面试、竞聘、恋爱、做自媒体、打造个人IP……都需要一定的销售思维。你要懂得推销自己,表现自己,别人才能看到你。
拥有销售思维,你会审时度势,找准平台。同一个产品,找到对的平台,就有可能成为爆品。
拥有销售思维,你会提炼卖点,懂得包装。再好的产品,你不说出来,别人怎么知道呢。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拥有销售思维,你就会懂得寻找需求,满足需求。只有知道用户的需求点,才能解决用户问题,从而获得用户的青睐。
拥有销售思维,你会勇于面对,百折不挠。电视剧《安家》里的房似锦,一个卖房中介,你看她带客户看房卖房那个劲,不就是勇于面对,百折不挠吗!也难怪人家成交量高。
拥有销售思维,你会积累口碑,积累客户,持续发展。
03
无限游戏思维
这里不得不提一本书《有限与无限的游戏》。书里提到这个世界很多事可以归类为两种游戏,即有限游戏和无限游戏。
有限游戏强调在规则下竞争,着眼于规则和排名。比如学校的考试,竞技比赛,考公务员等。
无限游戏强调抛开既定规则,把精力花在做好自己上,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这几年,小红书上特流行“只工作不上班”。越来越多的宝妈、年轻人,走出办公室,不再规规矩矩的打卡上班,而是居家办公、旅居办公,随时随地可以进行工作。
他们做自媒体,靠写作,拍视频,做Ip变现,照样可以养家糊口。
你看,无限游戏思维就是要抛开“有限游戏”的束缚,抛开既定规则,把精力花在自己身上,终身学习,不断接受新事物,探索新事物的本质并从中获益。
如作者所言,很多厉害的人都坚持终身学习。
作为普通人,如果我们也有这样的习惯,再加上践行长期主义,才能把赢面扩大。
04
写在最后
总之,普通人如果想要开挂,作者已经帮大家试过了,你得有生意思维。
简单点说呢,就是懂得从全局去思考,而不是片面看问题。懂得销售思维,要会卖,不管是卖产品,还是推销自己。还要懂得抛开既定规则,多花精力在自己身上,不断学习,终身成长。
来源:语文小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