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梅根又翻车!最新晒娃照中,莉莉贝特那头“枯黄如草”的头发彻底引爆舆论。 王室粉丝们一眼就发现,这根本不像一个四岁孩子该有的发质,干燥粗糙、颜色诡异,仿佛经历过多次化学处理。
梅根又翻车!最新晒娃照中,莉莉贝特那头“枯黄如草”的头发彻底引爆舆论。 王室粉丝们一眼就发现,这根本不像一个四岁孩子该有的发质,干燥粗糙、颜色诡异,仿佛经历过多次化学处理。
再看看剑桥家的夏洛特公主,同龄时一头柔顺金发自然有光泽,享受着真正的公主待遇。 同样是温莎血脉,两个孩子的境遇为何天差地别? 梅根一边高调宣扬育儿理念,一边却让亲闺女头发受损,这波操作实在让人无法理解。
梅根总把“保护隐私”挂在嘴边,但这次晒照却特意露出孩子不健康的发质,很难不让人怀疑是刻意制造话题。 自从她离开王室,阿奇和莉莉贝特的每次出镜不是背影就是模糊侧影,唯独这次给了头发特写,时机巧合得令人咋舌。
莉莉贝特其实是天然卷发,梅根坚持要让女儿变成直发,每次公开亮相前都安排专业发型师进行拉直处理。 梅根甚至庆幸女儿发色是金色而非黑色,否则还需要多一道染色程序,这简直是把成人的审美焦虑强加给幼儿。
对比凯特家三个孩子的自然状态,梅根对子女外形的过度干预显得格外刺眼。 夏洛特公主从小到大头发都保持自然状态,即使随意扎个马尾也尽显柔顺光泽,这才是健康童年该有的样子。
梅根这种对头发的执念可能源于她的自卑心理。 据传她每天花费七个小时打理自己的头发,从过去的爆炸头变成现在的飘逸直发,甚至被曝整容。 如今她将这种焦虑延续到女儿身上,从小就对莉莉贝特的头发进行拉直处理,最近更是被怀疑加入了染发步骤。
梅根在育儿方面的矛盾远不止头发问题。 她一边在播客中大谈育儿艰辛,抱怨平衡工作与家庭有多困难,另一边又自曝五年来一直有专业保姆全天候协助。 这种“职场妈妈”人设与实际情况的巨大差距,让很多真正独自带娃的母亲感到被冒犯。
她的商业活动也总是与孩子捆绑在一起。 不久前还被曝光让年幼子女参与其果酱产品制作,美其名曰“实践教育”,却被网友嘲讽为“利用童工”。 阿奇和莉莉贝特帮忙搅拌果酱、贴标签,梅根随后就推出个人品牌产品,这种操作难免让人怀疑是在利用孩子赚钱。
凯特王妃的教育方式,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乔治、夏洛特和路易经常跟着母亲参与公益活动,一起做饼干、整理旧衣服、粉刷福利院的墙。王室身份对他们而言意味着责任而非特权,这种价值观的培养显然更注重内心而非外表。
梅根最近推出的Netflix剧集《爱你,梅根》更是被批奢华虚伪。 节目中展示的价值32英镑的五彩水果拼盘,对普通家庭来说简直是一周的生活费。 她请哈里用昂贵水晶香槟杯为自己举办庆功宴,却声称“追求的不是完美而是快乐”,这种脱离现实的育儿建议引发数千妈妈们的集体嘲讽。
这部制作费用高达1亿美金的节目,原本是想展示家庭温馨,结果却成了梅根奢华生活的炫耀场。 她选择在价值500万美元的加州农舍拍摄,试图营造“真实”氛围,却掩不住与普通人生活的巨大鸿沟。
梅根在保护孩子隐私方面的双重标准也同样明显。 她需要宣传时,孩子们就会以背影或模糊影像的方式出现;她需要塑造亲民形象时,就会分享所谓的育儿日常。 这种精打细算的曝光策略,与她声称的“要让孩子拥有不被镜头定义的人生”形成鲜明对比。
凯特王妃近三年通过官方账号发布子女正面照超50次,包括生日特辑和重要活动,既大方得体又满足了公众对王室子女的合理关注。 这种适度公开的策略反而赢得了更多好感。
舆情数据显示,相关话题单日搜索量曾突破280万次,“双重标准”成为高频词。 梅根团队疑似启动控评机制,多个质疑其“流量密码式育儿”的热门话题遭限流,这种处理方式只会让公众更加怀疑其诚意。
从戴安娜王妃到凯特王妃,王室母亲们虽然育儿风格不同,但都注重给孩子真正的关爱和安全感。 戴安娜当年带着威廉哈里去游乐园,经常打破王室不在公共场合有亲密动作的原则,给予孩子们温暖的拥抱和亲吻。
凯特则经常蹲下与孩子到同一高度沟通,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 她带三个孩子出门时,很少会一前一后地走,而是保留让孩子自由探索的空间,只在需要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保护。
梅根把美国式的个人主义带入育儿,既想保持王室身份的光环,又想按自己的方式生活,结果就是两边不讨好。
哈里王子曾表示等孩子18岁就能回英国王室,但照目前情况看,这种可能性越来越小。 王室成员需要代表国家形象,承担公共责任,如果孩子从小被教育成事事讲钱,王室怎么可能接受? 即使孩子18岁想回去,王室也有权拒绝。
梅根对莉莉贝特头发的过度干预,不仅伤害了孩子的身体健康,更可能对她的心理认同造成混乱。 一个非裔女孩被强行拉直头发、改变发色,这种否定自己种族特征的行为,长远来看可能会影响她的自我认同和自信心。
来源:猛犬宠物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