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家烧掉百亿的“外卖大战”:美团何以守牢65%份额?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4 14:46 2

摘要:在电商与本地生活服务激烈角逐的2025年,即时零售赛道已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第二季度,美团凭借精准的战略布局与持续的创新实践,交出了一份颇具看点的成绩单。

专注正确的事。

《投资者网》韩宜珈

在电商与本地生活服务激烈角逐的2025年,即时零售赛道已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第二季度,美团凭借精准的战略布局与持续的创新实践,交出了一份颇具看点的成绩单。

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918.4亿元,同比增长11.7%,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态势。尽管受行业激烈竞争影响,经调整净利润同比有所波动,但美团在核心业务领域的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月活跃用户突破5亿大关,即时零售日订单量峰值更是创下1.5亿单的新纪录。

在电话会议中,美团创始人王兴强调:“无论竞争如何激烈,我们始终专注于做正确的事——回归零售基础,在选品、价格和服务上持续深耕”。美团的这份财报不仅展现了其在即时零售赛道的绝对实力,更揭示了其通过生态建设构筑长期壁垒的战略定力。

站稳即时零售的战场:不只是规模优势

在如火如荼的即时零售赛场,行业竞争正陷入白热化阶段。众多平台为抢占市场,不惜投入巨额资金进行补贴与营销,掀起非理性的烧钱大战。

据京东财报,二季度营销开支由去年同期的119亿元增加了127.6%,二季度就高达270亿元,这部分费用绝大部分投向了外卖补贴,粗略统计投向外卖业务相关补贴的金额约为151亿元。

而阿里方面,财报显示二季度在销售和市场费用方面的开支为531.78亿元,占收入比例21.5%,对比2024年同期的326.96亿元多出204.85亿元,同比增长62.6%。阿里也表示,这主要是由于对“淘宝闪购”,以及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的用户体验和用户获取的投入所致。粗略估算,外卖业务的投入也不少于100亿元。

在“外卖大战”中,各大平台均以牺牲利润为代价换取着用户增长。在此背景下,美团依旧凭借长期积累的供应链优势与用户粘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领跑。根据瑞银报告,当前外卖市场份额分布为美团65%、饿了么28%、京东7%,美团仍稳居行业主导地位。

那么在三大巨头投入超百亿资金争夺市场,美团却仍能展现出稳健态势,其护城河到底在哪里?

从数据来看,在行业“内卷”加剧的背景下,美团核心本地商业板块依然展现出强大的韧性。第二季度,核心本地商业实现营收653亿元,占总营收比重的71.1%,同比增长7.7%。本地业务的稳定增长,得益于美团十余年来构建的深厚运营能力和庞大的用户基础。数据显示,美团App月活跃用户已突破5亿,用户年均交易频次再创新高。

这意味着美团拥有高频流量引擎,用户交易频次不断创新高。更重要的是,美团对用户需求有着深刻的理解,能精准捕捉并预判消费趋势,成功地将餐饮外卖流量转化为“万物到家”的需求。“懂用户”始终是美团最核心的理念。

在即时零售领域,美团的表现尤为亮眼。7月份,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量峰值达到1.5亿单,全量配送订单平均送达时间仅为34分钟。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美团强大的配送效率和履约能力,更反映出消费者对即时零售服务的高度依赖。

美团拥有数百万的活跃骑手资源,构成了其难以复制的配送网络。这使得美团在2025年7月实现了日订单量峰值突破1.5亿单的同时,仍能将全量配送订单的平均送达时间稳定在34分钟。这种“又快又稳”的极致体验,来自于美团十余年构建的智能调度系统和运营经验,是其最核心的“护城河”之一。

供给侧创新是美团巩固市场地位的另一重要举措。截至7月,美团已联合800多个头部连锁餐饮品牌开出超5500家品牌卫星店,通过数字化赋能帮助商户优化运营成本、提升经营效率。按照规划,到今年年底,品牌卫星店数量将超过1万家,这一模式不仅增强了商家对平台的黏性,更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形成了“平台-商家-消费者”的共赢格局。

不仅如此,美团闪购的强劲增长成为本季度财报的一大亮点。“闪购下单,30分钟到家”已经深入用户心智,二季度,美团闪购实现强劲增长,消费场景从食杂向3C数码、美妆母婴等品类全面延伸。

“618”期间,美团助力近百万实体店服务了超过1亿名用户,平台上包括手机、白酒、奶粉、大小家电等在内的高客单价商品成交额增长2倍。截至二季度末,美团联合各类零售商和品牌商在全国建设了超5万家闪电仓,助力大量本地小店的数字化转型,扩大其服务半径并实现经营提效。

闪购业务的快速发展背后是美团“本地零售+即时配送”生态的协同效应。毫无疑问,美团闪购的爆发式增长正在重塑本地零售格局。

攀登更高山峰:生态建设与全球化

作为行业领导者,美团始终将生态建设置于战略高度。通过完善骑手保障、扶持商户发展、升级食安基建等举措,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商业生态。

第二季度,美团的骑手保障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自7月1日起,美团已在17个省市为全体骑手全额缴纳“工伤险”。更值得关注的是,继在泉州、南通成功试点后,骑手养老保险补贴计划将于今年年底覆盖全国,预计超过百万骑手受益。这一举措将从根本上解决骑手群体的后顾之忧,推动骑手职业向规范化、长期化发展。

在工作体验优化方面,美团推出了一系列“反内卷”措施。8月26日,美团宣布将在2025年年底前全面取消众包骑手超时罚款,以正向激励代替扣款机制。此前,美团已在全国十多个城市开展试点,通过“安准卡”等创新方式,实现了“超时扣分、准时加分”的考核转变。

而在商户层面,美团也持续落实“反内卷”举措,通过直接的现金补贴和模式创新,助力商户健康发展。截至今年7月,美团助力金已覆盖30余万餐饮商家,近半数商家反馈“小店订单量显著增长”,四成商家的收入明显提升。按照计划,到今年年底,美团助力金将新增覆盖超10万家餐饮小店,单店助力金最高可达5万元。这种精准的扶持政策,不仅帮助中小商家渡过难关,更体现了美团在维护行业生态上的大局观。

不仅如此,在消费者体验方面,美团极为重视食品安全。今年第二季度,美团在食安基建方面持续发力,推动“互联网+明厨亮灶”模式落地。数据显示,今年2月以来,已有11.7万家商户在美团开通了“明厨亮灶直播”,全面覆盖商场连锁餐厅、社区夫妻店及外卖店。预计到2025年底,将有超20万家商家加入这一计划。

更值得期待的是,美团计划未来三年在全国各地投资建设1200家“浣熊食堂”,通过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和严格的品控体系,助力上万家餐饮商家实现外卖品质升级。

登高望远,在核心业务稳健发展的同时,美团积极布局新业务,通过国际化扩张和科技创新,为长期增长寻找新的引擎。数据显示,第二季度,美团新业务板块表现亮眼,营收达265亿元,同比增长22.8%,亏损环比收窄至19亿元,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首先是美团的国际化战略取得突破进展。美团旗下海外外卖品牌Keeta在第二季度继续保持强劲增长,订单量和GTV均实现显著提升。在中国香港市场,Keeta进一步巩固了领先地位,助力当地外卖行业整体扩容;在中东市场,Keeta在7月底已覆盖沙特20个城市,并于近期正式在卡塔尔上线服务。这一系列动作标志着美团的国际化布局进入新阶段,从重点市场突破转向区域全面覆盖。

科技创新是美团新业务发展的另一重要支柱。第二季度,美团研发投入达63亿元,同比增长17.2%,持续的高投入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保障。在无人机配送领域,美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截至2025年6月底,美团无人机已在深圳、北京、上海、广州、香港、迪拜等城市开通64条航线,累计完成订单超60万单。

王兴在电话会上强调:“即时零售仍是零售的一种形态,最终还是要回归基本面、回归基础。”这一理念也体现在美团新业务的布局中。“回归零售本质”的理念,正在成为美团穿越周期的指南。

未来行业将迎来真正的价值战场,那些在供应链效率、数字化能力、生态协同上建立壁垒的企业,才能在这场万亿市场的马拉松中笑到最后。(思维财经出品)■

来源:投资者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