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和多数老年食堂一样,杜预村实行阶梯式补贴政策:60至69岁村民每餐一荤二素仅需自付6元;70至79岁老人每餐4元;80至89岁老人每餐3元;90至99岁老人每餐2元;百岁以上老人可免费用餐。
9月1日,杭州桐庐横村镇杜预村里,开出了首家由村集体建设运营的“民生幸福共同体老年食堂”。
和多数老年食堂一样,杜预村实行阶梯式补贴政策:60至69岁村民每餐一荤二素仅需自付6元;70至79岁老人每餐4元;80至89岁老人每餐3元;90至99岁老人每餐2元;百岁以上老人可免费用餐。
杜预村老年食堂的独特之处在于,后厨所用的大米、食用油、年糕、鸭蛋、蔬菜等食材大部分产自本村。村党总支书记姚兴军说,这里不仅是共享食堂,更是展示村农特产品的窗口,“我们自家老人都在吃的东西,品质必须在线”。
受访者供图
去年12月,记者曾采访过姚兴军。当时,为了将村里推行的“稻鸭共生”模式产出的生态大米和鸭蛋推销出去,他利用每个工作日的午休时间在社交平台上直播。几个月下来,姚兴军已是小有名气的“网红书记”,还从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捧回了一座奖杯。
时至今日,以“桐庐姚书记”为名的账号在全网收获了3万余名“粉丝”,直播场均观看人次近5000人,带货总成交金额超300万元,村民家中的农产品销路大开。
姚兴军告诉记者,老年食堂每餐餐标是15元,差价由村集体贴补,有一定压力。“后厨选用本村的农产品,一方面是为食堂‘节流’,另一方面也是给农户们‘开源’。如此循环,老年食堂才能稳定地运营下去。”
受访者供图
据了解,厨师们已经针对本村出产的食材进行了菜式开发,比如鸭蛋汤、鸭蛋炒西红柿、炒年糕等,每日提供不重样的二荤四素供大家选择。
杜预村共有400多名60周岁以上的老人,食堂开业4天,每天中午就已经吸引到了100多名老人前来用餐。
“到这里吃中饭,第一个肯定是因为价格实惠,再一个就是,烧菜用的东西好。”村民王奶奶说,白米饭是村口稻田里收来的,蛋是田埂上养着的鸭子下的,没什么不放心的。
村民徐奶奶也说,有了食堂,人轻松了不少,口味上跟自己在家做的差不多。
姚兴军表示,再过一个多月,村里的稻子又要熟了,新米上市,以此为原料的水磨年糕也能跟着上来,另外还有菜籽油、梅干菜、黄豆等农产品都会陆续上新。
“村里的老年人吃着放心,我也在直播间再加把劲,把我们的好货推广出去。”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