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暑期,襄阳市科技馆紧扣“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核心目标,构建“全流程保障、全矩阵供给”的科普服务模式,全面提升科普服务能级,让科学魅力浸润暑期生活。据统计,暑假期间,襄阳市科技馆累计接待观众达22.13万人次,单日最高接待量突破1.1万人次;同步开展科普讲解、
今年暑期,襄阳市科技馆紧扣“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核心目标,构建“全流程保障、全矩阵供给”的科普服务模式,全面提升科普服务能级,让科学魅力浸润暑期生活。据统计,暑假期间,襄阳市科技馆累计接待观众达22.13万人次,单日最高接待量突破1.1万人次;同步开展科普讲解、科学实验、科普讲座、科技制作、科普观影等各类科普教育活动704场次,活动时长超17000分钟,吸引4万余名观众参与。
打造品牌活动矩阵,丰富暑期科普供给
为让市民暑期“玩转科学”,襄阳市科技馆精心策划系列化、品牌化科普活动,营造“周周有主题、天天有精彩”的浓厚科普氛围。“健康一夏,‘医’起科普”主题活动聚焦生命健康领域,为6000余名市民普及健康科学知识,守护群众夏日健康;“酷学酷玩”公益课堂精准对接青少年兴趣需求,免费开设机器人编程、航模制作等7门特色课程,在动手实践中培养青少年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2025年新时代科普小先生”活动,通过对青少年进行系统培训与实践指导,助力其成长为科普传播“新生力量”;第二届“襄约科普,趣享一夏”暑期科普嘉年华活动,科学表演、互动体验等110场活动轮番上演,让市民沉浸式感受科学乐趣;2025年“光影科学梦”科学家精神电影巡映活动持续推进,放映影片144场次,以光影之力传递科学家精神,激发公众科学热情。各类品牌活动相互补充、有序开展,实现科普服务“不打烊”、科学体验“不断档”,为市民留下独特而深刻的暑期科普记忆。
构建讲解服务体系,深挖展品科普内涵
为满足观众对科学知识的深度需求,襄阳市科技馆从优化讲解服务入手,持续提升科普讲解水平。一方面,打破单件展品孤立解说模式,开展展品串讲、主题联讲活动,确保科学原理讲解更透彻、知识传递更精准;另一方面,构建“主题+全馆+特色”三位一体讲解服务体系,以“常规讲解保基础覆盖、主题讲解挖知识深度、特色讲解增体验亮点”的立体化服务格局,为观众提供个性化科普体验。暑假期间,累计开展各类讲解活动324场,“原来这件展品里藏着这么深奥的科学原理”“没想到这些动物身上还有这样有趣的故事”——观众的真切反馈,既是对讲解服务成效的肯定,更成为科技馆持续提升科普服务品质的动力。
激活流动科普资源,推动服务下沉基层
为让科普资源惠及更多基层群众,襄阳市科技馆充分发挥流动科普矩阵作用,在这个炎热夏天,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感受科技魅力。8套流动科普展览在襄州、南漳、宜城、保康、枣阳、谷城等地免费对外开放,展览内容涉及基础科学、人工智能、生命健康、应急救援等多个领域,暑期共接待观众12.6万余人次;科普大篷车“万里行”活动精准对接基层需求,先后走进乡村、社区、企业助力“爱心托管班”“沉浸式科学趣玩营”等活动,将科学知识送到青少年身边。
强化资源整合能力,筑牢志愿服务支撑
为提升暑期科普服务质量,襄阳市科技馆整合多种优质资源,积极联动湖北省地质局、湖北文理学院、市中心医院、市一医院以及多家科技企业,共同组建了一支暑期科普志愿服务队伍,在科普活动开展、展厅秩序维护、医疗健康保障等方面提供专业服务。来自医学、数学、地质、古生物等领域的专家志愿者,在“襄阳科学讲堂”活动中,为观众带来一场场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专业科普讲座;科普讲解志愿者则深入展厅一线,围绕各类科学展品,用通俗化表达、场景化解读搭建起观众与科学之间的“桥梁”;科学工作室里,科技创客志愿者,针对青少年群体开设系统化课程,指导孩子们动手实践、创新创造;医学专业志愿者化身观众健康“守护者”,他们在医疗服务点,随时待命应对各种突发健康状况,同时向观众普及夏季防暑降温、急救知识等健康常识。暑假期间,共有1455人次参与志愿服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11600个小时。
下一步,襄阳市科技馆将以暑期良好运行态势为契机,持续对标一流科普场馆,结合市民多元需求,进一步丰富活动形式、拓展内容维度,持续完善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能,让科普服务更贴合群众生活,为襄阳科技创新发展不断注入科普动能。
来源:汉江网、襄阳市科技馆来源:襄阳日报汉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