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夜里十一点半,我刚把娃哄睡,他像条小鲤鱼一样在襁褓里翻个没完,手还往耳朵上挠,挠得我心慌。
夜里十一点半,我刚把娃哄睡,他像条小鲤鱼一样在襁褓里翻个没完,手还往耳朵上挠,挠得我心慌。
朋友圈刷到一条帖子:原来不是娃闹,是他耳朵里的小陀螺——前庭系统——在升级3.0版,3到6个月最猛,信号乱了就晕,晕了就抓耳挠腮。
我当场愣住,这不就是我家现场直播?
我照着帖子练了三天,每天两次,每次五分钟。
竖抱轻晃像跳慢摇,娃趴我肩上打哈欠;平躺蹬腿像踩小单车,他咯咯笑;飞机抱最逗,他趴我胳膊上像开滑翔机。
动作不大,时间掐在喂奶后半小时,娃清醒又不饿,配合度奇高。
第三天晚上,他翻身次数从二十下到七八下,挠耳朵那只手改去抓我衣领,我差点哭。
第四天我飘了,把飞机抱摇成海盗船,娃哇一声哭,我赶紧停。
帖子提醒得对:娃一皱眉就收手,别硬来。
我又想起他上周低烧抓耳,抱去医院,医生一句“中耳炎筛查”把我吓清醒。
训练归训练,真红耳热流脓还得挂号。
一周过去,夜醒从四次变一次,我黑眼圈淡成浅咖。
婆婆问秘诀,我把帖子甩过去,她老花镜一戴,嘴里嘟囔“现在养娃真讲究”。
我补一句:讲究归讲究,每个娃进度条不同,耐心才是外挂。
说到底,娃睡不踏实,多半是小脑瓜里的陀螺在转,转顺了就好了。
大人别急着甩锅给缺钙缺锌,先陪他转五分钟,比灌各种神药靠谱。
来源:辣椒地里收椒的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