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国呆了四天的普京,即便是结束了访华之旅后,也依然心系中俄合作,在看完阅兵之后,普京并未直接返回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而是率先前往了符拉迪沃斯托克,也就是海参崴,原来,普京与中方还另有大事要谈。
在中国呆了四天的普京,即便是结束了访华之旅后,也依然心系中俄合作,在看完阅兵之后,普京并未直接返回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而是率先前往了符拉迪沃斯托克,也就是海参崴,原来,普京与中方还另有大事要谈。
近段时间,中俄关系进入到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中俄两国面对美西方战争阵营的步步紧逼,已经结成了“背靠背”的战略合作关系。普京作为日理万机的大国总统,本次来华待了足足四天,这足见俄罗斯加强对华合作,发展对华关系的诚意。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在访华结束后,普京内心所思所想的还是中俄合作,为此,普京已经抵达了美丽的海滨城市海参崴,开始了其为期两天的远东之旅。
根据俄罗斯媒体的报道,普京的专机已经降落海参崴,其本人将会出席正在当地举行的东方经济论坛系列活动,普京此次行程的重点仍将聚焦远东地区发展前景,并将先后与老挝总理宋赛·西潘敦、蒙古国总理贡布扎布·赞丹沙塔尔及中方高层会晤,论坛全会开始前,俄总统将分别与上述领导人举行双边会谈。
普京此次落地海参崴,主要与中方有这样几件大事要谈,首先是能源合作问题。能源合作,是中俄两国战略合作的基石之一。中方作为世界最大的工业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全面工业化,为此,中方需要大量的石油、天然气等各种能源,而俄罗斯则是世界上主要的能源出口国。因此,中俄两国在能源合作上可谓是一拍即合。
不过,在当前的国际局势下,中俄的能源合作还是存在一些挑战。美国为了打压俄罗斯和其余新兴的经济体,悍然将俄乌问题与关税问题进行绑定,并叫嚣要对采购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加征“二级关税”,印度已经深受其害。在美国公然发出如此的可怕威胁的情况下,中俄之间的能源合作将如何进一步铺开,值得沟通。
另外,中俄之间的能源合作,还受到现有的基础设施的制约。据俄方的说法,在此次普京访华期间,中方与俄方签署了两份能源合作协议:一是将“西伯利亚力量1号”天然气管道每年最大输气量从380亿立方米提升至440亿立方米;二是将中俄远东路线天然气管道的每年最大输气量从100亿立方米增加到120亿立方米。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那么中俄两国就需要对中俄石油管道进行升级,现有的“西伯利亚力量-1”管道要进行改进,还在计划当中的“西伯利亚力量-2”管道的落实,也要走上快车道。上文已经提到,参加本次东方经济论坛的宾客之中,包括了蒙古国总理贡布扎布·赞丹沙塔尔,贯穿中俄蒙古国三国的“西伯利亚力量-2”管道的修建,很有可能就是本次普京要与中方、蒙古国沟通的重点。
蒙古科学院院长索德诺姆桑布·登贝尔在东方经济论坛期间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指出,“西伯利亚力量-2”这是一个很大的经济项目。这是未来的项目。当然,这个项目对蒙古国而言意义重大,蒙古国期待落实“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由此可见,按照蒙古国专家的估计,“西伯利亚-2”管道的落实很有可能已经近在眼前了。
此外,中俄之间包括煤炭、粮食、木材等各个领域内的合作,想必也会成为本次论坛上中俄双方沟通的焦点。与之相对应的,中俄两国之间的边境交通设施、边境口岸的升级改进工作,可能也会逐步落实铺开,中俄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势必会因为节节开花的经贸合作项目,而进一步加固。
俄媒《消息报》指出,独立专家安德列·巴尔霍塔总结说,2025年东方经济论坛将成为历年来规模最大的论坛之一。俄罗斯金融管理公司Anderida Financial Group创始人阿列克谢·塔拉波夫斯基则认为,签约金额可能达到5-5.5万亿卢布。让我们共同期待,本次东方经济论坛能够结出累累硕果,中俄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蒸蒸日上。
来源:930正在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