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辅导员到专任教师,从思想领路到专业育人,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陈娟用十九年时间诠释了“教育是一场温暖的坚守”。自2006年参加工作以来,她以生为本、以教为志,在平凡的岗位上留下了坚守的足迹。
从辅导员到专任教师,从思想领路到专业育人,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陈娟用十九年时间诠释了“教育是一场温暖的坚守”。自2006年参加工作以来,她以生为本、以教为志,在平凡的岗位上留下了坚守的足迹。
辅导员生涯:用心用情,做学生的“知心人”
2006年,陈娟初入职场,成为一名辅导员。她深知,高职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他们需要的不仅是管理,更是引导与关爱。“学生无小事,事事须用心”是陈娟常挂在嘴边的话。她坚持每晚走访学生宿舍,与学生促膝长谈,倾听他们的困惑与期盼。2010年,一名学生因网恋遭遇诈骗,情绪濒临崩溃。陈娟及时发现、全程陪伴,不仅协助追回6000多元经济损失,更帮助该生走出心理阴霾。后来,此事件被《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百家案例》收录在册。2011年,又有学生因家境困难打算辍学,她反复与家长沟通,协助办理助学贷款、安排勤工助学,最终助力该生顺利完成学业。这样的故事,在她十九年的辅导员生涯中不胜枚举。学生们都说:“陈老师不仅是老师,更是朋友与家人。”
作为一名老党员,陈娟还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多次组织学生开展红色主题教育、志愿服务等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日常工作中。她说:“教师不仅是教书的匠人,更是育人的工程师。”
在她的引导下,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多次被评为省级、校级“优秀班集体”。她个人也因工作出色,连续多年获评“优秀辅导员”“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转岗专任教师:深耕教学,做知识的“传播者”
2013年,因学校工作需要,陈娟转岗为专职英语教师。面对全新挑战,她坚定如初:“教育的形式在变,但育人的初心永不改变。”她敏锐地察觉到高职学生存在学习动力不足、英语基础薄弱等问题,积极探索出“分层教学+趣味互动”课堂教学模式。她利用课余时间免费为学生“开小灶”,从音标到语法,从阅读到写作,一一耐心辅导。一名曾经英语成绩垫底的学生说:“就是在陈老师的引导下,我的英语成绩越来越好,我也越来越自信。”
她还主动承担起竞赛指导工作,多次带领学生参加“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能力大赛”等赛事,屡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与此同时,她还积极参加教学能力竞赛,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获2022年“楚怡杯”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竞赛三等奖,2024-2025学年度荣获“优秀教师”。
跨界与融合:茶艺课中的美育与德育探索
除了英语教学,陈娟尤其重视美育与德育的融合,自主开设《茶艺》选修课。她认为,教育应超越课本,融入生活与传统文化。该课程一经推出,便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网红课”,每学期选课名额迅速报满。学生在这门课中不仅学习茶艺技巧,更感悟到“静、敬、和”的处世哲学。一名学生感慨道:“幸好我的手速快才抢到了陈老师的课,我太喜欢这门优雅与知识兼具的课了!”
科研反哺教学:以课题研究推动教育创新
陈娟始终坚信:“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她积极投身科研,近年来主持2项省级规划课题、1项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项市级课题、1项校级课题,并参与多项省级以上课题。此外,还参编专著1部,教材若干本。她的研究方向聚焦于“高职英语教学改革”“课程思政融合路径”等,多项成果已应用于实际教学,有效提升了课堂实效性。
从辅导员到专任教师,从管理到讲台,从教学到科研,陈娟用十九年时间诠释了“多元角色”下的教育坚守。如今,她的许多学生已成长为技术骨干、行业精英,而她依然坚守三尺讲台,春风化雨,静待花开。正如她所言:“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而我,愿永远做那个点火的人。”
来源:湖南教育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