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钱分明白了,心里的疙瘩也解开了……往后还是一家人。”三原县法院速裁对接中心调解室内,王女士签完协议后握住法官的手,声音哽咽。坐在对面的张大爷和老伴也轻轻点头,抬手抹了抹眼角,这场因81万元赔偿款引发的家庭纠纷,终于在温情调解中落下帷幕。
“钱分明白了,心里的疙瘩也解开了……往后还是一家人。”三原县法院速裁对接中心调解室内,王女士签完协议后握住法官的手,声音哽咽。坐在对面的张大爷和老伴也轻轻点头,抬手抹了抹眼角,这场因81万元赔偿款引发的家庭纠纷,终于在温情调解中落下帷幕。
半年前,一场车祸夺走了这个家庭顶梁柱35岁的张某的生命。身后,是年迈的父母、全职照顾两个幼子的妻子,以及一笔81万元的赔偿款。伤痛还未抚平,现实难题已然逼近:王女士担忧孩子未来的教育生活,老人发愁自己的养老看病,因分割意见不一,王女士将公婆告上法庭。案子到了立案庭速裁法官刘娟手里后,她意识到,这不是简单的财产分割问题,一纸判决容易,但亲情一旦撕裂就难再修复。所以,她决定从情、理、法三方面展开调解,帮助这个让悲痛击碎的家庭破镜重圆、共同前行。
首次调解,双方情绪激动,刘法官并未急于求成,而是耐心倾听,待双方情绪平复后再细致讲解法律规定:两个孩子抚养费共计28万元,归孩子所有,由王女士代为管理;二老的赡养费为18万元,属张大爷和李大妈,剩余35万元才是争议焦点。
“这笔钱,是他用生命换来的。他一定最希望你们彼此扶持,把孩子培养好,让父母安享晚年。”法官一番话,让双方陷入沉默。随后,刘法官采用“背靠背”沟通方式,对王女士点明老人丧子之痛与日后亲情可贵,又提醒老人体谅儿媳独自带娃的艰辛。经三次调解,双方态度逐渐缓和。张大爷主动退让:“我们紧一点,多给孩子留些。”王女士也落泪承诺:“我会常带孩子看你们。”最终双方达成协议:剩余35万元中,15万元归王女士用于孩子与生活,20万元归老人养老。赔偿款由保险公司20日内按约支付。签字后,王女士为公婆递上热水,老人轻声回应:“有难处,要开口。”曾经对簿公堂的一家人,终于找回了亲情该有的温度。
“没想到法院不仅判得公道,更解开了我们的心结。”王女士说。赔偿款已全部到位,案件圆满解决,亲情得以存续。正如刘娟法官所言:“司法不只是明断是非,更要用温度守护每一个遭遇困境的家庭,陪他们走向前路。”
作者:刘娟
编辑:赵佳欣
责编:马宁
审核:姚启明
来源:陕西法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