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上半年的稳健增长到暑运的强劲冲刺,西安铁路局紧扣旅客出行和区域发展需要,以运力精准调配、服务暖心升级、经济深度赋能的多元化举措,既守护了亿万旅客的美好出行路,更以铁路“引擎”之力拉动文旅消费、激发市场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坚实动能。
截至9月3日18时
西安铁路局2025年
累计发送旅客
超1亿人次
达10024.8万人次
较去年突破1亿人次
提前6天
同比增长1.8%
创同期历史新高
从上半年的稳健增长到暑运的强劲冲刺,西安铁路局紧扣旅客出行和区域发展需要,以运力精准调配、服务暖心升级、经济深度赋能的多元化举措,既守护了亿万旅客的美好出行路,更以铁路“引擎”之力拉动文旅消费、激发市场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坚实动能。
运量连创新高
动态调度筑牢出行保障
今年以来,陕西铁路客流持续高位运行,关键节点运输数据屡破纪录。上半年全局累计发送旅客6971万人次,日均38.5万人次,同比增长2.2%;暑运62天再添“成绩单”,累计发送旅客2957.2万人次,日均47.7万人次,同比增长1.2%,刷新同期最高纪录。
重点假期运输成效尤为突出
春运40天累计发送旅客1741.7万人次,日均43.5万人次,同比增长2.7%,高峰期日均上线动车组185组、动集动车组54组,运力利用率达历史峰值;
清明假期发送283万人次,日均56.6万人次,同比增长5.5%;
“五一”假期更是迎来爆发式增长,累计发送513.7万人次,日均64.2万人次,同比增长8.2%,5月1日单日发送83.5万人次,一举刷新西安铁路局历史最高纪录,西安北站、汉中站等16个车站33次打破本站旅客发送量纪录。
为精准匹配客流变化,西安铁路局运用精益管理理念,以旅客出行需求为导向,实行“一日一图”动态调度机制:
上半年按需加开旅客列车6940列,同比增加1619列;
春运采用“基本+应急+梯次”模式,累计加开旅客列车3192列,其中夜间动车组480列,同比增长23.4%。
暑运期间,针对学生流、亲子流、旅游流叠加特点,累计加开旅客列车1060列,其中动车组614列,占比达57.9%;
新增西安至郑州夜间动车组,加开北京、上海、武汉等方向夜间动车组25对,让“昼游夜行”“错峰出行”成为旅客首选。
线路网络也在持续加密拓展
向南首开西安北至香港西九龙高铁,截至8月底累计发送旅客超136万人次,成为陕港经济文化交流“流动桥梁”;增开西安北至长沙高铁,首次直达武隆、张家界、常德等景区;
向北借助乌大、大西高铁全线贯通,动车组辐射范围扩大至张家口、乌兰察布,打通北京方向第二通道;
向东新增西安北至日照高铁,较既有线路节省44分钟至1.5小时;
向西将西安北至宝鸡南、彬州东列车分别延长至天水南、庆阳,强化关天经济圈联系,陕西铁路“四向辐射”格局进一步完善。
省内则实现“公交化”覆盖,西成高铁日均160趟动车往来西安与汉中,最快70分钟可达,暑运加开西安至宝鸡、安康等方向动集及普速列车35.5对,覆盖全部重点旅游城市与经济节点。
服务质效双升
科技人文传递出行温度
从购票、安检到候车、接驳,西安铁路局以“人性化+数字化”双轮驱动,全流程优化服务举措,尤其在高温、大客流等场景下,用细节传递铁路温情。
科技赋能让出行更便捷
西安站投用数字客流预警系统,通过AI摄像头实时监测进站口流量,AI智能判图系统违禁品识别率超99%,单个安检口日均通行能力提升至5万人次;引入腿部安检仪,单人次安检耗时缩短至8秒,效率提升30%。
宝鸡南站“客流热力预警系统”通过智能传感器动态调整通道,大客流时段进站排队时长减少40%。
岐山站试运行“新一代升降式站台安全防护装置”,“五段式”防护绳与32寸乘车信息显示大屏,既显科技感又筑牢安全防线。
重点服务精准触达特殊需求
春运期间,汉中站“汉水情”、安康站“硒乡情”等服务台提供“一站式”接送服务,全局服务重点旅客超4.7万人。
针对学生、务工群体,开行“点对点”专列,其中宣汉至上海务工专列连续27年开行,累计输送超160万人次,被老乡们亲切称为“致富专列”。
暑运期间,全局累计提供重点旅客预约服务超1.2万人次,处理遗失物品及各类求助4.04万件,收到旅客表扬1.34万件。
西安站、西安北站暑运期间为780余名旅客提供应急医疗救治,成立“宝贝寻亲站”帮旅客找回走失儿童899人。
暑运高温天气里
便民举措更是贴心到位
西安站在候车厅通廊加装12台冷风机,在车站顶部超750平方米玻璃区域安装144个喷头组成的喷淋系统,通过数字车站智能平台实时监测温度、动态控制启停;
咸阳西站、宝鸡站等在候车厅配备防暑降温药品及免费充电设备,增配风扇、冷风机等设施。
银西高铁5个客运站全面升级服务设施,站台加装直梯引导标识,检票口设置“老幼病残孕”专用灯箱,第三卫生间逐步配置挂衣架、护理台,哺乳室新增求助呼叫器,让候车环境更舒适、出行更便捷。
铁旅融合发力
特色服务激发经济活力
西安铁路局以“铁路+”为纽带,精准对接银发经济、文旅消费、特色场景需求,既打造现象级出行体验,更成为区域经济复苏的“助推器”。
银发旅游专列引领出行新风尚
积极响应国家“增开银发旅游列车”号召,全年累计开行银发旅游专列59列,服务旅客超3.3万人次。
打造“环秦岭”“三秦四季·清凉铜川”省内专列与新疆、西南、岭南、东北跨省专列,通过“多地收客、一线串联”模式,将服务延伸至陕北、陕南等地。
专列内配备棋牌桌、按摩椅及随车医护人员,让老年人畅游无忧。冬康养、春赏花、夏纳凉,“月月开行、趟趟不重复”的“环秦岭”银发旅游专列成为不少陕西银发旅客的出行首选。
除了以老年群体为主的银发旅游专列外,西安铁路局还深化“铁旅”融合,打造更多定制化、多元化的旅游列车品牌。
开行“坐着火车游宝鸡”“畅游关中平原”等旅游专线70列,覆盖冰雪游、庙会游等场景;
落实中国—中亚峰会精神,圆满开行中国—中亚国际人文旅游专列,推动中哈人文交流。
联合文旅部门推出“高铁+景区直通车”,汉中油菜花季期间,游客出站即可换乘“赏花专线”,直达39个A级旅游景区,实现“早上在西安吃肉夹馍,中午到汉中赏花海”的“一日游”体验。
特色场景服务精准对接消费热点
针对演唱会经济,西安北站开行至北京、上海、成都夜间“歌迷专列”,在候车大厅及车厢内打造音乐主题空间,满足歌迷异地观演返程需求;
针对体育经济,渭南站为8趟球迷专列开辟“站台—公交”无缝换乘通道。
文化传播载体也不断创新,西安客运段与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联合打造“高铁流动博物馆”,在陕港、陕粤高铁上推出“暑运”“七夕”等主题文化活动,让旅客在旅途中沉浸式体验文化魅力。
此外,推出大西客专、西成线等计次票/定期票,最低折扣6.5折,为旅客办理“北京-洛阳-西安”旅游计次票超4000件,以便捷票务激活短途出行与旅游消费。
下一步
西安铁路局将继续优化
“一日一图”调度机制
通过12306网站、客户端等渠道
实时更新列车开行信息
持续深化“铁路+文旅”融合
升级服务设施
以更充足的运力、更优质的服务
为“流动中国”注入更强陕西铁路动能
文字:李弢(集团公司党委宣传部) 刘桐飞 李丽娟(集团公司客运部)
图片:尤艇(西安站) 闫竹青(西安车务段)程茹悦(陕西国铁旅服传媒公司) 刘一江(宝鸡供电段) 彭宇锟(西安客运段)
编辑:王菲
校对:杨晓文
二审:张超 宋丹
三审:肖琛
投稿邮箱:xaxmtbjb@163.com
你花了 · 来阅读
和
再走吧~
来源:西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