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发现最延寿蛋白质:每多摄入10克,健康寿命可能性增加46%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4 18:25 1

摘要:研究显示:每多摄入10克白蛋白,健康寿命的可能性居然能增加46%!你没听错,不是活得更久,而是健康地活得更久,区别可大了去了。

最近,复旦大学的一项研究炸出圈了,说是发现了一种“延寿蛋白质”,名字叫白蛋白

研究显示:每多摄入10克白蛋白,健康寿命的可能性居然能增加46%!你没听错,不是活得更久,而是健康地活得更久,区别可大了去了。

听到这儿,我第一个想法是:那我是不是该去超市搬一车鸡蛋回来?还是直接喝蛋白粉?再或者,我这把年纪了,是不是已经错过了“延寿列车”?

问题就来了——白蛋白到底是个啥?吃进去就能延寿?真有这么神?再说了,咋摄入10克?多了会不会出事?少了有没有用?这些事儿,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说清楚。

先把白蛋白这个“主角”请出来。它其实就是人体血浆中含量最高的蛋白质,约占血浆总蛋白的60%。

说白了,它是我们体内的“搬运工”和“守门员”,负责运送各种营养物质,还能维持血液的渗透压,防止你全身水肿得像个包子一样。

它还有个重要身份——炎症指标和营养水平的晴雨表。你身体好不好,白蛋白一测就知道。

但重点来了,白蛋白不是你吃一口就能直接补进去的。它不像补钙那样,咕咚一口钙片就能进骨头。它是靠你吃进去的优质蛋白质,再通过肝脏合成出来的。

也就是说,你得吃得对,肝得好,身体才能“造”出足够的白蛋白。

那什么是优质蛋白?这儿就不能偷懒了。不是吃块红烧肉就算优质,真正能帮助你合成白蛋白的,是那些含有全部9种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质

比如:鸡蛋、牛奶、鱼、瘦肉、大豆制品。这些东西,你要吃得够、吃得勤、吃得均衡,身体才有料去“工厂”生产白蛋白。

有些人一听“蛋白质”,脑子里就冒出健身房那群大汉,一边撸铁一边喝蛋白粉。别误会,蛋白质不是健身专属,它是每个人每天都必须吃的营养素。

尤其是老年人,别觉得年纪大了吃不动、吃少点就好。

错!老年人反而更需要补蛋白。为什么?因为随着年龄增长,我们的基础代谢率下降,肌肉流失加快,免疫力下降,肝功能变差。

这时候要是蛋白质摄入不够,那白蛋白就会跟着降,接着就是免疫力下降、伤口难愈合、频繁感染、肌肉萎缩……一长串糟心事。

现在你明白为啥白蛋白跟“健康寿命”挂钩了吧?它不光反映你营养状况,还影响你抗病能力。而一旦你身体不能好好对抗小病小痛,老年生活质量就会直线滑坡

那问题来了:到底怎么吃,才能每天多摄入这“10克”白蛋白?

别慌,这里咱来掰指头算一算。要想合成10克白蛋白,大约需要摄入30~40克优质蛋白质。这听着多,其实操作不难。来,举几个例子:

· 一个鸡蛋大约含有6克蛋白质;

· 250毫升牛奶大概含8克;

· 一块100克的鸡胸肉有20多克;

· 半块豆腐也有7~10克;

· 一杯豆浆大概3~5克。

这么一看,如果你早上一杯豆浆+一个鸡蛋,中午来点豆腐+鱼肉,晚上再来点瘦肉或鸡蛋羹,一天30克蛋白轻轻松松就上去了。

但问题是,很多人压根不到这个量。尤其是早餐,一碗白粥配咸菜,蛋白质几乎为零。你看着吃得多,其实全是碳水。

再说一句容易被忽略的:肝功能

你吃进去的蛋白质,最后能不能变成白蛋白,关键看你肝是不是在线。如果肝功能不行,吃再多也白搭。保肝也得同步进行。

平时少喝酒,别乱吃保健品,控制脂肪肝,对白蛋白的合成才有保障。

你老老实实吃顿饭。

还有一点,别迷信某一种食物。什么“吃蛋白粉延寿”“喝骨头汤补蛋白”……听起来诱人,其实大多没啥科学依据。骨头汤里脂肪多、蛋白少,还不如啃块鸡胸肉来得实在。

蛋白粉呢,适合肾功能正常、日常摄入不足的人补一补,但也不能当饭吃。所有补充都得建立在你基础饮食合理的前提下。

咱们再说个冷知识——炎症状态下,白蛋白水平会明显下降。这说明它还是你身体“着火”的报警器。比如你感冒发烧、做手术、得感染时,白蛋白立马往下掉。

体检发现白蛋白低,不一定是吃得不够,可能是你身体哪儿有“火”。得找原因,别一股脑去补蛋白。

对了,现在还有人天天嚷嚷“吃素最健康”,这我不反对,但问题是,纯素食很难获得完整的必需氨基酸组合

你要是完全不吃动物性食物,就得特别注意植物蛋白的搭配,比如把豆类和谷物配着吃,才能做到蛋白互补。否则,长年下来,白蛋白可能就跟你说拜拜了。

说了这么多,咱们回到最开始的问题:白蛋白能延寿吗?

它不能让你变成不老仙人,但确实能帮你活得更有质量、更少病痛。而这个“延寿”的核心,不是你吃了什么神药,而是你每天是不是认真吃饭、吃够蛋白、吃对结构

所以啊,别再迷信什么“10年一遇秘方”,也别光盯着短视频里那些“神奇食材”。真正决定你老得慢不慢的,是你今天早餐有没有吃蛋白质,午饭有没有来点鱼,晚饭是不是只啃了点馒头泡菜。

不怕你笑,我这个年纪,最怕的不是老,而是老得不舒服。怕走不动、记不得、吃不下、睡不好。而白蛋白,就像是身体给你打的一张“健康信用卡”,你别透支它,也别不当回事。

讲真,这个研究虽然听起来像是在讲长寿,但它其实更像是在提醒:你今天的饮食方式,就是你明天的健康寿命。

那你呢?今天吃够蛋白了吗?你觉得自己平时摄入的蛋白质够不够?有没有想过去查查自己的白蛋白水平?有没有发现家里长辈天天吃不够蛋白的“隐形危机”?

留言聊聊呗,我们一起补一补这一课。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老年人营养与健康管理指导意见(2021年版).《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血清白蛋白与健康寿命关系的前瞻性研究.《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1]刘丹丹,徐乐天,陆伟.蛋白质摄入与健康老龄化关系的前瞻性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4,45(3):321-329.

[2]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3]李晓娜,高晓芹.蛋白质营养状况与慢性病的关系研究进展[J].营养学报,2023,45(2):156-160.

来源:曹医师健康驿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