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剑出鞘:导弹武器的前世今生 | 全国科普月 · 科普讲座(9月7日)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04 19:00 1

摘要:主讲嘉宾:鄢宁,我国导弹武器研制资深专家,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一直从事我国导弹武器的研制工作,参与了我国多型导弹武器的设计,获国防科技奖二项,曾任国家某军事论证专家组成员,曾在国家间会谈中代表中国作技术报告。在战略核导弹出现后,

本期导读

在浩瀚的军事科技领域中,

导弹武器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为现代战争的尖兵,

它深刻地改变了

战争的面貌与战略格局。

利剑出鞘:导弹武器的前世今生

全国科普月 · 科普讲座

活动信息:时间:2025年9月7日(周日)14:00-15:00地点:中国科技馆一层报告厅

主讲嘉宾:鄢宁,我国导弹武器研制资深专家,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一直从事我国导弹武器的研制工作,参与了我国多型导弹武器的设计,获国防科技奖二项,曾任国家某军事论证专家组成员,曾在国家间会谈中代表中国作技术报告。

在战略核导弹出现后,鉴于它强大的威慑力,人们不得不考虑使用这种武器的后果,战争形态发生了改变。导弹首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当时它的表现还算不上出色,也不够强大。但是,这种横空出世的新型武器却给人们带来了强大的震撼力与恐惧感。科学技术进步带动的武器革命性的改变必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导弹随后的发展精彩纷呈,形成了导弹武器体系。至今,强大技术支撑下的导弹武器体系已经成为极具威慑力的武器系统之一。
你想了解导弹武器技术吗?
9月7日(周日)下午2:00,导弹专家带来的这场“国防科普大家小书”之《导弹武器:不露声色的绝对威慑》分册的主题科普讲座带你一起探秘导弹武器的前世今生,看科学技术如何推动国防装备革新。讲座将带你领略科学技术如何使导弹武器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横空出世的“神秘武器”,并一步步“成长”为现代战争的尖兵……
这里,虚位以待……

2025年9月7日(周日)14:00-15:00地点:中国科技馆一层报告厅

【线下参与须知】活动开展地点为报告厅(主展厅闸机口斜对面),无需购票,免费参加!但须提前预约成功方可入场。报告厅位置在中国科技馆东大厅南侧,观众可从中国科技馆西门安检入馆后东行,报告厅入口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科学家手模墙”旁边。

在这里,你将领略到:
【导弹武器的横空出世】
1944年9月8日傍晚时分,伦敦泰晤士河畔被恐怖的“神秘武器”击中,并引起巨大爆炸。新型武器V-2导弹横空出世,震撼了全世界。它是怎么冒出来的?
【技术竞争带动下的导弹武器发展】
世界军事强国围绕导弹技术展开激烈的追逐和竞争,美国的第一型导弹、苏联的第一型导弹、首型洲际导弹、现役最大的导弹、精确打击弹道导弹……
【导弹武器&反导系统】
震撼的“子弹打子弹”,肆意横行的导弹怎么像飞机一样被击落了?随着反导技术的发展,弹道导弹有大麻烦了。
【我国导弹武器技术:从异常艰辛到独立自主】
从艰难的起步,到破茧而出,到“两弹一星”,再到潜艇战略核导弹,我国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未来的导弹武器】
面对反导系统的威胁,导弹武器将如何发展,怎样应对呢,未来的导弹是什么样子?
这不是一场简单的知识科普讲座,它讲的是技术革新下的国防技术革命!
技术如何变革战争的格局。
有的时候,技术发明者本人都无法预期自己研发的新技术的巨大威力。
科学大师们的智慧和思想。
从引进、仿制到创新,往往是相对落后的国家发展国防装备的一条可靠道路,但唯有创新才能走到前列。
大国之间的战略博弈。
科学技术改变了世界战争的作战样式和战法,甚至左右了世界战略格局的演变。

导弹武器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也是战争的终极武器。为此,世界军事强国围绕战略核导弹展开过激烈的竞争。导弹技术的发展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与反导系统之间的对抗更促使导弹武器技术不断更新。因此,导弹武器技术的发展是有因可循的。本书力图较全面地展现导弹武器的发展脉络,尽可能用非专业词汇来描述导弹武器的专业技术,希望有助于读者了解导弹武器的发展历史,提高国防意识,学习科学知识。

本文转载自科学出版社公众号,标题和内容有调整。

科学人文在线,与您共同关注科技史、科技哲学、科技前沿与科学传播,关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价值的阅读!欢迎点赞、转发、留言讨论,我们将每月选取互动活跃、留言精彩的读者给与赠书奖励,公号对话框输入“赠书”,可了解赠书活动详情。联系邮箱:kxrw@mail.sciencep.com。

转载说明:申请转载请在文末留言或邮件联系,转载时请完整保留文章出处说明,未经同意不允许修改、删减文章,不允许添加与文章内容无关的信息及广告。

今日荐读

导弹武器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也是战争的终极武器。为此,世界军事强国围绕战略核导弹展开过激烈的竞争。导弹技术的发展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与反导系统之间的对抗更促使导弹武器技术不断更新。因此,导弹武器技术的发展是有因可循的。本书力图较全面地展现导弹武器的发展脉络,尽可能用非专业词汇来描述导弹武器的专业技术,希望有助于读者了解导弹武器的发展历史,提高国防意识,学习科学知识。

本书适合大众阅读,特别适合广大青少年、部队官兵及航天爱好者阅读和参考。

主要作者简介

包为民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主任,兼任第十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国际宇航科学院主席团成员、工程学部主席。作为我国航天运载器总体及控制系统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他将理论知识和实髯工作相结合,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

https://shop.m.jd.com/sale/home?shortCode=vgpgxmtkig9m&jwebprog=0

来源:科学人文在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