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资金面:本轮牛市流入最多资金的就是科技板块,科技里最多资金的是是CPO与PCB,而易中天就是核心之一,而从这两个龙虎榜发现,主力不光没有出货,还加仓了8亿资金,以说明了,他们自己做T砸盘之后,再你低吸,越买越多,而惨的是就是小散了!
太惨了,A股连续3天下!谁是反弹先锋呢?
明日将出现低点,如果修复,哪个板块最快修复呢?
而针对盘面我们做了以下总结,最后找到了一些思路!
一、谁才是大盘反转破局之人呢?
第一、大局观:大盘我们从9月1号转折看空到5号,而明日就将迎来了反弹,整体看多到11号。30日均线就是关键支撑。
第二、资金面:本轮牛市流入最多资金的就是科技板块,科技里最多资金的是是CPO与PCB,而易中天就是核心之一,而从这两个龙虎榜发现,主力不光没有出货,还加仓了8亿资金,以说明了,他们自己做T砸盘之后,再你低吸,越买越多,而惨的是就是小散了!
更说明了资金的态度,因为这里不光有机构,还有游资,更说明这里不是终点,不然为什么接力。
第三、技术面:标准就是提前调整达到30%,而当下3天大跌大跌4%左右的时候,并没有下杀,反而横的住。看看这两个图是否让你有感觉了呢?
能横住就是资金说明关注,更说明他的支撑,而提前调整更是好事!
第四、消费面:看看这里就明白整体GB300与B30A还是可能引发整体的爆发,而且还没有公布,而9月就是发布时间,所以算力出海的思考还是值得思考,虽然可能不是强的,但相对来说是是比较有确定性,而当下我们要的就是确定性!
二、 为什么是液冷?
解决高功耗散热=“降电费” = “直接提升盈利”!
液冷技术已成为解决高功耗散热问题的关键方案,其发展受到多重因素驱动:
1、AI 算力中心:电费占比突破 80%,部分场景达 90%!
AI 算力中心(搭载 GPU/TPU 的高密度集群)因单机柜功率飙升(10-30kW,英伟达 GB300 平台单机架达 15kW),散热能耗占比大幅提升,直接推高电费占比。
典型案例:某搭载 500 台 A100 GPU 的 AI 算力中心(单机柜功率 12kW),测算显示其总能耗中,计算设备能耗占 55%,散热能耗占 40% ,其余 5% 为照明、网络等辅助能耗。若电价 0.7 元 / 度,年电费约为:500 台 ×3kW(单 GPU 功耗)×8760 小时 ×0.7 元 / 度 + 散热系统能耗(总能耗 40%)≈3800 万元,而设备折旧、人工等年成本约 900 万元,电费占比高达81% 。
极端场景:浸没式液冷改造前的超算中心(如单机柜功率 30kW),散热能耗占比可超 50%,电费占总成本比例甚至突破90% ,此时 “降电费” 等同于 “直接提升盈利”。
2、算力需求爆发与散热革命:AI服务器功率密度大幅提升,英伟达GB300服务器单机柜功耗达120kW,传统风冷散热已无法满足需求,液冷技术能将PUE(能源使用效率)降至1.1以下,成为高密度算力的刚需选择。预计2025年中国液冷服务器规模达33.9亿美元,2028年将突破162亿美元。
3、多场景应用共振:
新能源车与储能:800V平台车型推动液冷电池热管理需求,2025年国内乘用车液冷渗透率预计达80%,液冷板市场突破150亿元。全球储能装机量2025年将破500GWh,液冷在100kW以上场景成为标配。
人形机器人:2027年全球市场规模有望达200亿美元,关节电机和AI芯片产热高,液冷是紧凑空间控温的唯一方案,单台价值量5000-1万元。
4、政策与技术成本双驱动:中国“东数西算”工程要求新建智算中心优先采用全液冷,三大运营商2025年超50% 新建数据中心将使用液冷。液冷单千瓦成本从2022年800元降至2024年450元,投资回报周期缩至2年。
5、未来核心变量:
技术迭代:浸没式液冷当前渗透率不足5%,2029年有望升至30%,市场规模破300亿元。相变材料、微通道散热等前沿技术可能改写竞争规则。
国产替代与全球化:国内液冷企业在成本(低20%-30%)和交付周期(4-6周,海外12周)上占优,海外订单增速超60%。3M停产电子氟化液(市占率超70%),给国产冷却液企业带来替代机遇
二、公司核心壁垒:技术唯一性与客户绑定的双重护城河
如同Anthropic通过“AI安全”构建其技术壁垒一样,液冷板块的二波行情必然由具备最强辨识度和不可替代性的标的引领。大元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解决了行业最大痛点,并构建了高壁垒。
1、技术唯一性:解决“漏液”痛点的终极方案
核心痛点:对于数据中心而言,液冷系统最大的风险是漏液,一旦发生可能导致整柜服务器短路,损失高达数十万元。
终极方案:大元的主营产品屏蔽泵,通过“电机与泵体一体化密封”设计,从物理原理上实现了漏液率接近0,完美解决了这一痛点,成为高端液冷方案(特别是CDU单元)的首选和必选。
契合未来趋势:英伟达GB300等新一代平台功耗更大,需高压(380V以上)、大流量的液冷系统支持。公司的高压屏蔽泵技术国内领先,天生契合未来需求,形成了强大的技术壁垒和供给端垄断优势。
2、客户绑定:从国内集成商到全球云巨头的深度渗透
深度绑定龙头:公司已是维谛(Vertiv)、英维克等液冷设备龙头的高压屏蔽泵独家供应商,同时也进入了中科曙光等公司的供应链。这种“深度绑定”意味着下游龙头客户的业绩放量将直接转化为公司的订单。
出海突破在即:公司正积极对接亚马逊AWS、微软Azure等北美云巨头,寻求直接认证。一旦通过,不仅毛利率将显著提升,更意味着公司从国内龙头迈向全球核心玩家,市场空间天花板被彻底打开。
生态位优势:与众多下游客户共同推进技术迭代,证明了公司并非简单的零部件供应商,而是被视为液冷解决方案生态中的关键合作伙伴。
3、产能与盈利前景
产能释放:合肥新产能基地2025年中投产,屏蔽泵年产能预计提升至500万台,支撑市占率目标(2027年20%+)。
毛利率提升:外企液冷泵毛利率达40-50%,公司当前液冷业务毛利率约30%,随规模化量产及高端客户占比提升,毛利率有望向行业高位靠拢。
三、未来价值测算与投资逻辑
1、业绩增长预期:公司预计2025年总收入实现20%+ 增长(传统业务)+液冷泵翻倍增长,净利润2.8亿元。2027年液冷泵利润或达2亿元,占净利润50%+。
2、市场空间与份额:仅英伟达GB300平台,2026年屏蔽泵潜在产值就达231亿元。若公司能获取40% 的份额,其产值也将突破百亿。
3、投资逻辑与风险:
核心逻辑:公司凭借液冷屏蔽泵技术卡位算力与新能源高景气赛道,主业复苏与新兴业务放量形成双击。若成功切入英伟达供应链,市值弹性显著。
主要风险:需关注宏观经济环境变化、下游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订单获取不及预期等风险。
总结:液冷黄金赛道中具备“硬科技”属性的核心标的。其投资逻辑并非概念炒作,而是基于解决行业真实痛点、拥有技术壁垒、绑定头部客户、业绩即将放量的坚实基本面。(昨日没有写文章和直播,是否有有人想念呢?有多少人来看了,没有看呢?留言讲一下!)
而对以他的价值和风控性,这个要自己思考,我只是抛砖引玉,你认为我这个逻辑成立吗?或是点赞+转发+留言:AI算力电费占比80%!液冷技术“降电费=增盈利”逻辑无敌,唯一供应英伟达来了!
以上只是个人交易复盘总结思考,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计划永远没有变化快,一切要结合盘面而动,文章内容属于个人思考与记录,作为记录本人对市场的理解,仅作个人分享记录,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据此买卖,盈亏自负!
(挖掘与整理资料不易,您的:点赞+转发+留言,是我们努力的动力,谢谢!)
总盘情况:今日大盘是比昨天更惨,不光指数跌的更多,更是早盘骗了很多人入局之后下杀,而且是全天几乎没有反弹,这样的下杀几乎是单边性的,科创50更是达到了7%的下杀,所以我们当时提出1号转折高点之后持续震荡看空到5号,这个风险性的提醒是非常明确的,但是平台不让我们唱的太空,所以无耐!而最后还是证明我们的判断是对的,而最后两市2908家下跌,上涨只有2106家,但交易量放大到2.54万亿,而情绪进一步的下降。而整体5号转折低点之后看多到11号,所以未来还是看好的思考,而3888不会是顶部,预期9月还是会突破!所以风险之后也要给大家打一下气!
情绪面:今日情绪冰点,涨停39家,跌停47家,封板率58%,而连板总数7家,高度4板。
板块上:当下的核心主线:大消费,而最强势板块:机器人+大消费+固态电池。当下主线不好判断,但是大消费可以走强,这一点大家要注意一下。助攻:储能+稳定币+殹药。
固态电池:龙头是宏裕包材4板,而后百看天际股份的爆发,另外也看胜利精密这样的后排是否持续,而当下的压制以非常明显是8板的天花板。
机器人:今日龙头首开股份2板,而高度才持续,而后排里看爱仕达1字板的思考。看后期是否轮是关键。
大消费:龙头是安正时尚3板,而排的美邦的补涨也值得观察,而另外的看安记食品的中军思考,还有就是看欧亚集团的2板里的走强也值得看一下。
成功没有捷径,唯有自律和坚持!祝一直在拼搏路上的你,越努力越幸运!
今日看点:
1、博威合金:A公司即将发布的首款AI手机的高端机型将全面使用公司的VC散热材料。
2、“总市值冠军”易主!农行首超“宇宙行” 年内市值暴增7千亿
3、泛消费: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消费者在重点领域消费可享受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4、钨:近期,钨系列产品价格加速上涨,国内55%黑钨精矿报27万元/吨,仲钨酸铵报价突破40万元/吨,较年初涨幅达80%。
5、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到2030年,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和体育赛事,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大幅跃升,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
跟踪商品题材
一、生猪14.03(-0.3%,猪成本15,牧原13.5元,饲料超50%、人工10-15%。)
二、电池碳酸锂7.35万(00%,盐湖成本3-4万,云母6-9万、锂辉6-8万。)
三、氧化镨钕59.75万(-0.5%),钕铁硼N35:147.5万(0%)(,轻成本35万-40万。MP79万,澳大利亚45-50万。开采:8,000–10,000元/吨,中重稀土130–150万元/吨)
先赞后看,月入百万!谢谢大家支持!
来源:木火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