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那风云变幻的1927年9月,三位怀揣着革命理想的青年——安哲、郑天久和牟春霆,他们如同播撒希望种子的使者,从武汉回到了家乡。安哲来自日照县安家村,郑天久是日照县山子河人,牟春霆则是日照县牟家小庄人。他们是共产党员,按照中央组织部的统一安排,踏上了在家乡开展革
在那风云变幻的1927年9月,三位怀揣着革命理想的青年——安哲、郑天久和牟春霆,他们如同播撒希望种子的使者,从武汉回到了家乡。安哲来自日照县安家村,郑天久是日照县山子河人,牟春霆则是日照县牟家小庄人。他们是共产党员,按照中央组织部的统一安排,踏上了在家乡开展革命活动的征程。
安哲,原名丰铎,字建廷,1906年出生于日照县安家村。
1921年春,安哲考入济南省立第一中学,1925年8月,在中共山东地委负责人邓恩铭和丁君羊的倡导下,与日照籍的同学成立了少年日照学会,学习马列著作,讨论时事政治,并利用假期回乡进行革命宣传活动。通过这一时期的学习和共产党人的启发教育,安哲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开始走上革命道路。
1926年春,安哲在济南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受中共山东区执委派遣,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后参加北伐。“马日事变”后,参加独立师保卫武昌。大革命失败后返回济南,任中共山东省委巡视员。经过血与火的洗礼,这时的安哲政治更加成熟。
1928年春,根据山东省委安排,安哲回到日照,与先期返乡的郑天九、牟春霆成立了中共日照县委,安哲任书记,他们在中共山东省委领导下,宣传马克思主义,创建党团组织,领导群众运动。
回到家乡后,他们不辞辛劳地深入群众,用热情洋溢的话语宣传革命思想,耐心地教育着每一个渴望改变命运的人。在秘密发展党员的过程中,他们如同在黑暗中寻找明灯,一点点地汇聚着革命的力量。不久后,在他们的努力下,酝酿成立了属中共海州特委领导的日照县委,安哲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卓越的领导能力,担任了海州特委委员兼日照县委书记。
县委成立后,就像一艘扬起风帆的大船,迅速扩大着党的影响。他们有着明确的目标,要抓紧建立基层党组织。为此,还采取了一系列极具前瞻性的方针:扩大外围组织、建立点线关系,甚至打破县界,在境外建立党组织。而在诸城四区南部那连绵的五莲山区,一片充满希望的土地,成为了他们重点关注的对象。
诸城五莲山区,那是一片神奇的地方。群山连绵,方圆近百里,南有会稽山,北有马耳山,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这里设置的天然屏障。五莲山光明寺更是有着丰厚的物质基础,每年能收地租粮60余万斤,寺里还存着多年的陈粮,山上树木柴草遍地。这样的地方,就像一颗等待挖掘的宝石,是建立革命根据地的理想之选。于是,日照县委果断决定,要在五莲山区建立党组织,开展武装斗争,然后以此为根据地,向诸、胶、日、莒、沂等地区发展。而县委书记安哲,就像一位肩负重任的勇士,挑起了这项工作的大梁。
时光来到1930年冬,安哲在诸城四区潮河乡潮河村,凭借着同族关系,结识了安子璋。安子璋是五莲山光明寺住持绪让的养子,他来自日照县蔡家庄,自小跟随绪让在潮河居住。他先后在潮河私立完小和诸城省立十三中学读书,在学生时代就受到进步书籍的影响,对当时黑暗的社会制度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内心对革命充满了同情。中学毕业后回到潮河,他就像一位正义的使者,常用衣物和钱财接济穷人,为穷苦人打抱不平,在群众中有着极好的口碑。安哲发现了他身上的闪光点,秘密发展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安子璋入党后,就像一颗被点燃的火种,迅速按照中共日照县委的指示,开始了秘密活动。他不辞辛劳地奔走于五莲山区的潮河、大榆林、老君堂、光明寺一带,每到一处,都热情地宣传革命道理。他的话语如同春风,吹进了人们的心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革命的队伍中来。在他的努力下,先后有潮河的马秀福、徐佃祥等22人加入了党组织。
1931年3月,五莲山区第一个中国共产党支部在五莲山光明寺的分院云山别墅成立,中共五莲山党支部旧址。
1931年3月,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时刻来临了。日照县委决定,在潮河村西和尚庙里成立党的组织——中共诸城特支,安子璋凭借着出色的表现和坚定的信念,担任了书记一职。特支属日照县委领导,下设4个党小组,分别分布在潮河、大榆林和光明寺。
中共诸城特支成立后,就像一群斗志昂扬的战士,在五莲山区一带积极开展活动。他们有着明确的目标,要发展党员,壮大党组织,秘密筹备农民武装暴动。他们采用了各种各样的宣传方式,利用走亲串友个别串联,在夜深人静时张贴标语,在山会集日散发传单,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同时,他们还秘密调查控制地主枪支及存放地点,仔细记录反动地主的罪恶行为,精心策划着斗争方式。为了更好地传递情报,他们先后在潮河村西大庙、驻跸岭大庙、于家村于贡芳家炮楼、牟家小庄牟春廷家等处建立了情报站、点,就像一条条无形的纽带,让信息在党组织中迅速传递。
在筹备枪支和活动经费方面,他们更是展现出了智慧和勇气。
1932年麦收后,安子璋瞅准时机,趁绪让和尚上五莲山算帐避暑之机,带领20多名党员和农民,如同夜行者一般,连夜将潮河西河老和尚的300余棵青杨树伐倒,悄悄卖给青岛火柴公司,换得了大洋1500块。随后,他们派以经商为职业的共产党员台梅斋去青岛购得短枪24支和子弹一批,交给了日照县委。共产党员邵福堂也根据特支指示,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谋略,以各种方式取得绪让的欢心和信任,从而掌握了光明寺的全部11支长短枪。为了解决党组织的活动经费,安子璋还想出了造假地契等办法,先后卖掉绪让在潮河的200多亩土地。这些行动,为后来的武装起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32年春,山东省委做出了重要决定,将日照县委改为中心县委,统一领导日照、诸城、莒县、沂水等县党的工作。中心县委直属山东省委领导,而诸城特支仍属日照中心县委直接领导。此时,党员队伍已经发展到了50余人,革命的力量在不断壮大。
然而,革命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1932年10月,酝酿已久的五莲山区农民武装起义(亦称日照暴动)爆发了。中共诸城特支组织部分党员和积极分子共80余人参加了暴动队伍。他们如同英勇的战士,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暴动持续了13天,经过大小战斗30余次,像一阵狂风,席卷了五莲山周围及日照县数百个村庄。但敌人的力量太过强大,在日、莒、诸等县反动武装和国民党主力部队的联合围剿下,暴动最终失败了。
义军伤亡惨重,中共诸城特支也遭到了破坏。但他们播下的革命火种,却在五莲山区的土地上深深地扎根,激励着后来的人们继续为了理想而奋斗。
来源:当沧海都已变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