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到2025年1月已经超过3750万,比上一年涨了2%,也就是多了74万多人。这人口密度在中亚最高,每平方公里83.6人,塔什干市那边更夸张,接近7000人一平方公里。
在中亚这个地方,乌兹别克斯坦算是个典型例子,国家小但人多,资源跟不上趟儿,政府就得想办法管人口。国土面积在中亚占11%,人口却占近一半。
到2025年1月已经超过3750万,比上一年涨了2%,也就是多了74万多人。这人口密度在中亚最高,每平方公里83.6人,塔什干市那边更夸张,接近7000人一平方公里。
历史上,从苏联时代开始,鼓励多生,人口从1939年的408万蹿到1989年的1414万,独立后继承这个基数,但没了中央补贴,土地水资源就那么点,吃饭就业都成问题。
2022年贫困率还有11.7%,农村更高到18%,年轻人失业率2023年14.3%,逼得很多人往外跑。政府一看不行,得控人口,就搞出些硬手段,一方面内部推绝育,一方面对外通过婚姻输出女性。
乌兹别克斯坦政府从2000年代初就暗中推行人口控制,重点是针对妇女的绝育手术。卫生部门给医院下指标,塔什干的妇科医生得每月完成4个,农村医生一周8个。
这种任务直接压到基层,很多手术在剖腹产时候做,全国剖腹产率据说飙到80%,远超官方的6.8%,就是为了趁机绑输卵管,不告诉患者。
独立调查估计,从1999到2003年,手术就广泛应用,到2010年左右更普遍,数万妇女受影响,尤其生过两个孩子的容易被盯上。护士上门劝说,地方医生挨家挨户动员,完不成扣奖金甚至丢工作。
政府表面说这是自愿的,得有书面同意,但实际很多妇女醒来才发现没法再生,子宫被切除或管子被绑。2005年就有医生报告200例强制绝育,举报人后来被抓进监狱,罪名是走私反对派材料。
2007年联合国反酷刑委员会也指出强制绝育和子宫切除问题,虽然一度减少,但2009和2010年政府发指令,派医生去农村推广。目的很简单,少生孩子就能降母婴死亡率,改善国际排名,但这侵犯妇女权利,人权组织批评这是歧视性做法,剥夺生育自主。
乌兹别克斯坦官方一直否认,说指控是诽谤,和现实不沾边,还吹嘘母婴保护做得好,能当别国模范。但证据显示,这政策确实存在过,针对生育年龄妇女,影响上万家庭生活。
这种内部手段不是孤立的,跟国家整体人口策略挂钩。人口从独立时的2000万涨到2010年的2800万,资源分配跟不上,政府觉得得铁腕管。绝育手术不光控人口,还跟经济压力有关,贫困地区妇女多生负担重,政府想通过这减轻社会负荷。
但国际社会反应强烈,2012年兰开夏杂志报道全国性强制绝育运动,贫穷前苏联国家用这招应对人口增长。2014年开放社会基金会说每年数万妇女被强制,沉默是因为害怕报复。2013年报告显示绝育广泛,尤其农村,医生谎称说服妇女。
2010年NBC新闻说涉及上千医护,针对生育年龄妇女。2017年公共卫生评论指出强制绝育本质歧视,针对特定群体。乌兹别克斯坦法没禁强制绝育或移除生殖器官,2010年法令让区医生说服至少两个育龄妇女绝育。
2013年AWID报道跟HIV控制挂钩,但乌兹别克斯坦是人口控制。2014年UNAIDS文件提强制绝育,尤其人口政策下。这些事实说明,内部调控不是小打小闹,而是系统性操作,带来长期社会影响。
除了内部管,乌兹别克斯坦还通过跨国婚姻输出女性,缓解国内压力。从1990年代起,很多妇女嫁到国外,主要韩国和土耳其,这些地方经济比本土好,想通过婚姻改善生活。
韩国那边,娶乌兹别克新娘最贵,平均1830万韩元,相当于当地人几年收入,婚姻中介收大笔费。农村韩国男人通过中介去乌兹别克找媳妇,电影《我的结婚远征记》虽夸张,但反映现实。
乌兹别克妇女占韩国国际婚姻一部分,高峰2008年492例,近年平均278例。土耳其更突出,2023年3716乌兹妇女嫁入,比2014年的560多出好几倍,占外国新娘12%,2022年超过叙利亚人排第一。
语言相近,文化有交集,家庭网络帮联系,但也带问题,像家暴、语言障碍、中介骗钱。2021年欧亚网报道,每年数百乌兹妇女去韩国结婚,但外来新娘常遇家暴。2024年每日萨巴赫说乌兹新娘领跑土耳其外国新娘,增长快。
政府没直接推,但简化签证,支持流动,视作人口输出方式。女性打包去国外,带走部分压力,但现实不浪漫。韩国地方补贴鼓励娶外国媳妇,乌兹别克排第二贵后是菲律宾。土耳其从“表亲共和国”到外来配偶,跨国婚姻成社会空间。
2023年社会学评论说土耳其混婚增多,从跨国视角看。韩国传统家庭跟乌兹别克比,婚姻观变,2021年Quora问韩国进口外国新娘多,为什么国际婚姻高。乌兹别克斯坦外迁研究说有国际婚姻案例,尤其农村韩国男人娶乌兹女孩,经济原因。
2024年RFERL报道2022年乌兹妇女占土耳其外国新娘11%,语言障碍是问题。2024年Reddit帖说乌兹妇女嫁外国人难,但婚姻需男方准备。
2024年韩国国际婚姻涨18.3%,连续三年增长。人口转移缓解负担,但女性工具化,面临文化冲突、经济压力。人权组织质疑这是否自愿,还是贫困逼的。
这种输出不是新事儿,跟经济挂钩。乌兹别克斯坦依赖原料出口,经济单一,就业少,年轻人宁愿外出打工。跨国婚姻成渠道,2022年国际婚姻超1000起,但新增人口年增1.5%,输出赶不上增长。
2024年土耳其乌兹新娘3509起,保持高位。韩国从受害者到文化先锋,跨国婚姻长关联。乌兹别克斯坦外债2024年641亿刀,占GDP55.7%,公共债339亿,经济压力大。
零售市场现代化,但农村半数人口,传统市场主导。人口输出通过婚姻,帮缓解,但带新问题,像欺诈受害者报警,孤立无援。政策效果有限,人口仍涨,需可持续模式。
卡里莫夫时代,这些手段最严,他从1989年起领导,强调棉花生产和资源出口,同时管人口。2016年他死后,米尔济约耶夫上台,推动改革,经济开放吸引外资,人口调控温和化。
2017年起,医院任务指标减,手术案例降,人权报告显示变化。2024年美国国务院人权报告说无强制绝育报道,之前有。跨国婚姻继续,但监管强,减少欺诈。
人口仍增长,2022年3500万,2024年超3700万,2025年3754万,年增1.5%-2%。出生率2024年降3.7%,首次自2017年掉,结婚数十年低。青年失业14.3%,推动务工潮,多数去哈萨克斯坦81.1%、俄罗斯14.8%、韩国0.9%。
米尔济约耶夫2030战略,想成上中等收入国,优先赋权公民、可持续增长、环保、公共服务。世界银行支持,2025年项目23个,总额46.5亿刀。
2025年GDP预计涨5.9%,消费价涨8.8%,通胀降到9%,目标5%。财政赤字控3%,公债降33%以下。风险有俄罗斯经济恶化、商品价波动、食品胀。
改革减国家主导,自由化贸易投资,建技能匹配经济。2021年定为青年支持年,补贴创业、农业就业,涉文化艺术体育、信息素养、妇女就业。失业青年街头聚集,政府回应新举措。
2046年人口预期工作年龄达2700万,需创职。平均寿命72.5年,健康寿命差。密度高地区安集延804.9、费尔干纳613.1,低的纳沃伊9.9。移民入241800人,出250400人,多从俄罗斯36.5%、哈萨克24.2%。城市人口51%,农村49%。
改革遗产延续,但腐败、国家干预拖后腿,限外资。人口政策需尊重权利,否则乱套。长远看,得让老百姓日子好,自愿少生,不是强压。国家根本是人,善待才长远。
来源:灵兽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