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白月光”三个字在热搜上蹦跶的时候,我正端着一碗凉掉的酸辣粉,刷到许荔莎那条爆料,差点把汤扣键盘上。
“白月光”三个字在热搜上蹦跶的时候,我正端着一碗凉掉的酸辣粉,刷到许荔莎那条爆料,差点把汤扣键盘上。
不是震惊,是觉得离谱——于正跟何晟铭?
这俩人加起来都快拍出一部国产古装剧编年史了,突然被说成“爱而不得”,剧情比《宫锁心玉》还魔幻。
于正直播里那个“真太可笑了”的表情包,我反复看了三遍。
他越急着撇清,弹幕越兴奋,像一群蹲在瓜田的猹。
但最绝的是何晟铭,人家啥也没解释,甩了张手写《金光神咒》,笔锋稳得像我奶纳鞋底的针脚。
配文“气定神闲”四个字,活活把一场狗血绯闻写成了修仙文。
想起来他俩最后一次同框,还是2012年《笑傲江湖》选角闹掰那会儿。
于正想让何晟铭演令狐冲,他觉得“四阿哥”刚深入人心,转身就拒了。
当时媒体标题清一色“师徒反目”,结果转头何晟铭在采访里笑:“于老师剧本里的鸡腿太香,但我更想啃整块猪肘子。
”这话现在品品,哪是决裂,分明是成年人给彼此留的最后体面。
十三年合作十三部戏,从《美人心计》到《宫锁珠帘》,何晟铭在横店落下的眼泪估计能灌满半个护城河。
于正那些年被吐槽“于妈审美”,可没人否认他确实把何晟铭拍成了白月光本人—— widescreen里的四爷一个回眸,弹幕能刷三页“这才是朕的江山”。
后来分开,一个继续拍爆款,一个跑去唱《爱的供养》,欢子的演唱会海报上,何晟铭的名字缩在角落,像当年配角表里被忽略的“特约出演”。
这次风波最妙的是,没人扒出所谓的“实锤”,反而炸出一堆老剧粉。
有人翻出2011年快乐大本营,何炅让何晟铭用三个词形容于正,他憋半天说了“苛刻、护短、心软”。
现在再看,这不就是亲师徒闹别扭的标准句式?
就像我爸每次骂我“兔崽子”,转头又往我碗里夹最大的红烧肉。
何晟铭直播里那句“要把于老师伟大的业绩分享下”,听得我直乐。
这哪是澄清,分明是给前老板递台阶,顺便给吃瓜群众塞了把瓜子。
成年人的世界,连和解都透着股商务礼仪的客套,但偏偏比那些撕破脸的戏码好看。
毕竟这年头,能把恩怨过成段子的,才是真本事。
酸辣粉吃完了,热搜也降了。
突然想起何晟铭在《宫》里那句台词:“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当时觉得矫情,现在看,用来形容他和于正这些年的合作,竟挺合适——不是爱情,是“我懂你的欲言又止,你容我的年少轻狂”。
白月光从来不用挂在天边,它可能就藏在横店某个剧组盒饭里,隔着十三年,还冒着热乎气儿。
来源:海上梦天涯